一种排锯机锯片的减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527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排锯机锯片的减震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安装在排锯机的主轴箱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上端有挂钩,第一推板右侧有销轴,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通过安装螺栓平行固定;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下端各向外侧有一个圆柱内腔体,第二推板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导杆,导杆与第二推板间有与左进气口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左进气口进入导杆中心水平向右到第一减震片的左侧;导杆通过一弹簧轴与左侧板上固定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弹簧轴套接有弹簧。它提供了一种可提高锯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减震效果、结构简单紧凑的排锯机锯片的减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锯机及其他锯片需要减震的场合。种排锯机锯片的减震方法,可应用于钢管排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锯片减震装置都是在锯片侧面一定距离处安装固定不动的减震片,锯片在 锯切过程中震动撞到减震片上后弹回,减震效果不明显,并且减震片不能移动,不能为锯片 腾出向前移动的空间,所以只能在锯片单侧安装减震片,更加影响了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锯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减震效果、结构简单紧凑 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 安装在排锯机的主轴箱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上端有挂钩,第一推板右侧有销 轴,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通过安装螺栓平行固定;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下端各向外侧有一 个圆柱内腔体,第二推板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导杆,导杆与第二推板间有与左进气口 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左进气口进入导杆中心水平向右到第一减震片的左侧;导杆通过一弹 簧轴与左侧板上固定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弹簧轴套接有弹簧;第一推板的圆柱内腔体内 侧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第一推板间有与右进气口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右进气口进入,由活塞 中心水平向左到第二减震片的右侧;活塞通过一周限位螺栓连接在右侧板上,在右侧板内 的限位螺栓上套接有限位导杆,限位螺栓的中心连接有工作弹簧;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 片在锯片的一左一右,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与锯片之间有间隙;锯片轴连接在与第一 推板和第二推板形成的圆柱内腔体中间并与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平行。 所述的活塞与限位导杆之间为密封腔,密封腔与右下进气口相通,右下进气口通 入气源,将活塞和第二减震片推到工作位置,此时工作弹簧被压縮。 所述的左进气口和右进气口连接气源,气源通过左进气口和右进气口经各自所路至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在锯片、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表面形成一层气膜。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锯切完成后自动离开锯片,为锯片移动腾出空间,并在下一次锯切前锯片回到切削位置后自动复位,满足了钢管排锯机每次锯切后锯片需要向前移动离开钢管被切削表面后抬起、下次锯切前回到切削位置后落下的工艺要求。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减震效果好及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螺栓;2、导杆;3、第一减震片;4、锯片;5、第二减震片;6、活塞;7、限位导杆;8、限位螺栓;9、工作弹簧;10、第一推板;11、第二推板;12、安装螺栓;13、销轴;14、挂钩;15、主轴箱;16、左进气口 ;17、右进气口 ;18、右下进气口 ;19、弹簧轴;20、左侧板;21、弹簧;22、右侧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它至少包括安装在排锯机的主轴箱的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ll,第二推板11上端有挂钩14,第一推板10右侧有销轴13,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通过安装螺栓12平行固定。第一推板IO和第二推板11下端各向外侧有一个圆柱内腔体,第二推板11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导杆2,导杆2与第二推板11间有与左进气口 16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左进气口 16进入导杆2中心水平向右到第一减震片3的左侧;导杆2通过一弹簧轴19与左侧板20上固定的调节螺栓1螺纹连接,弹簧轴19套接有弹簧21 ;第一推板10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活塞6,活塞6与第一推板10间有与右进气口 17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右进气口 17进入,由活塞6中心水平向左到第二减震片5的右侧;活塞6通过一周限位螺栓8连接在右侧板22上,在右侧板22内的限位螺栓8上套接有限位导杆7,限位螺栓8的中心连接的有工作弹簧9。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在锯片4的一左一右,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与锯片4之间有间隙。锯片4轴连接在与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形成的圆柱内腔体中间并与第一推板IO和第二推板11平行。活塞6与限位导杆7之间为密封腔,密封腔与右下进气口 18相通。 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安装在排锯机的主轴箱15上,更换锯片4时将安装螺栓12拆下来,将第一推板10抬起至水平位置,挂钩14钩住销轴13,锯片4更换完毕后将上述零件复原。工作时,可通过调节螺栓1和限位螺栓8调节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以及与锯片4之间的间隙,保证在锯片表面形成均匀的气膜,锯切时气源由左进气口 16和右进气口 17通过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进入到锯片4和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之间的间隙,并在锯片4表面形成一层气膜,从而起到为锯片4减震的作用;另外在锯切时由右下进气口 18通入气源,将活塞6和第二减震片5推到工作位置,此时工作弹簧9被压縮,锯切完毕后锯片4向前移动,右下进气口 18不再通入气源,工作弹簧9弹开,活塞6和第二减震片5离开工作位置,为锯片向前移动腾出了空间。权利要求,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安装在排锯机的主轴箱的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第二推板(11)上端有挂钩(14),第一推板(10)右侧有销轴(13),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通过安装螺栓(12)平行固定;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下端各向外侧有一个圆柱内腔体,第二推板(11)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导杆(2),导杆(2)与第二推板(11)间有与左进气口(16)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左进气口(16)进入导杆(2)中心水平向右到第一减震片(3)的左侧;导杆(2)通过一弹簧轴(19)与左侧板(20)上固定的调节螺栓(1)螺纹连接,弹簧轴(19)套接有弹簧(21);第一推板(10)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活塞(6),活塞(6)与第一推板(10)间有与右进气口(17)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右进气口(17)进入,由活塞(6)中心水平向左到第二减震片(5)的右侧;活塞(6)通过一周限位螺栓(8)连接在右侧板(22)上,在右侧板(22)内的限位螺栓(8)上套接有限位导杆(7),限位螺栓(8)的中心连接有工作弹簧(9);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在锯片(4)的一左一右,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与锯片(4)之间有间隙;锯片(4)轴连接在与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形成的圆柱内腔体中间并与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平行。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6)与 限位导杆(7)之间为密封腔,密封腔与右下进气口 (18)相通,右下进气口 (18)通入气源, 将活塞(6)和第二减震片(5)推到工作位置,此时工作弹簧(9)被压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左进气口 (16)和右进气口 (17)连接气源,气源通过左进气口 (16)和右进气口 (17)经各自所路至第 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在锯片(4)、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表面形成 一层气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安装在排锯机的主轴箱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上端有挂钩,第一推板右侧有销轴,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通过安装螺栓平行固定;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下端各向外侧有一个圆柱内腔体,第二推板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导杆,导杆与第二推板间有与左进气口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左进气口进入导杆中心水平向右到第一减震片的左侧;导杆通过一弹簧轴与左侧板上固定的调节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锯机锯片的减震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安装在排锯机的主轴箱的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第二推板(11)上端有挂钩(14),第一推板(10)右侧有销轴(13),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通过安装螺栓(12)平行固定;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下端各向外侧有一个圆柱内腔体,第二推板(11)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导杆(2),导杆(2)与第二推板(11)间有与左进气口(16)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左进气口(16)进入导杆(2)中心水平向右到第一减震片(3)的左侧;导杆(2)通过一弹簧轴(19)与左侧板(20)上固定的调节螺栓(1)螺纹连接,弹簧轴(19)套接有弹簧(21);第一推板(10)的圆柱内腔体内侧连接有活塞(6),活塞(6)与第一推板(10)间有与右进气口(17)连通的气路,气路由右进气口(17)进入,由活塞(6)中心水平向左到第二减震片(5)的右侧;活塞(6)通过一周限位螺栓(8)连接在右侧板(22)上,在右侧板(22)内的限位螺栓(8)上套接有限位导杆(7),限位螺栓(8)的中心连接有工作弹簧(9);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在锯片(4)的一左一右,第一减震片(3)和第二减震片(5)与锯片(4)之间有间隙;锯片(4)轴连接在与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形成的圆柱内腔体中间并与第一推板10和第二推板11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吉辉孙丽丽刘录锋姚赟马占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