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海龙专利>正文

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482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侧设有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后侧设有用于收纳垃圾的垃圾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前罩板下侧端且可沿竖向转轴旋转的盘刷和横向设置于左、右盘刷后侧部的一对上、下滚刷,所述左、右盘刷和下滚刷底侧贴近地面,所述上滚刷设置于下滚刷与左、右盘刷之间且高于下滚刷,以与下滚刷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前吸后排的垃圾传送通道,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前侧设有正对于所述垃圾传送通道的投料口。该装置不仅工作效率高,清扫效果佳,而且结构简单、轻巧,造价和使用维护费用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垃圾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街头小巷、广场公园、工厂场地、住宅小区等场所的垃圾清扫工作 一般由清扫工人完成,所用工具为扫把、垃圾斗和垃圾车,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而且清扫产生灰尘又造成了二次污染。而用于清扫大马路的大型垃圾自动清 扫车,由于造价高、使用维护费用高,且体大笨重,故无法在上述小地方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垃圾清扫装置,该装置不仅工作效率高,清 扫效果佳,而且结构简单、轻巧,造价和使用维护费用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侧设有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后侧设有用于收纳垃圾的垃圾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前罩板下侧端且可沿各自竖向转轴由外向内回转的一对左、右盘刷和横向设置于所述左、右盘刷后侧部的一对上、下滚刷,所述左、右盘刷和下滚刷底侧贴近地面,所述上滚刷设置于下滚刷与左、右盘刷之间且高于下滚刷,以与下滚刷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前吸后排的垃圾传送通道,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前侧设有正对于所述垃圾传送通道的投料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垃圾清扫传动装置的工作,自动实现对垃圾的清 扫、收集、运输,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清扫效果好。此外,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 故制造成本低,且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故操作简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其中,1、车体,2、前罩板,3、左、右盘刷、4、上滚刷,5、下滚刷,6、垃圾收集室,7、投 料口 , 8、柔性挡板,9、导板,10、梳刷齿,11、喷水器,12、驱动机头,13、小齿轮,14、大齿轮, 15、滚刷半轴,16、驱动轮,17、空心轮轴,18、转向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l,所述车体l前侧设有垃 圾清扫传动装置,后侧设有用于收纳垃圾的垃圾收集室6,所述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包括设置 于前罩板2下侧端且可沿各自竖向转轴由外向内回转的左、右盘刷3和横向设置于左、右盘 刷3后侧部的一对上、下滚刷4和5,所述左、右盘刷3和下滚刷5底侧贴近地面,所述上滚刷4设置于下滚刷5与左、右盘刷3之间且高于下滚刷5,以与下滚刷5相互配合形成一个 前吸后排的垃圾传送通道,所述垃圾收集室6的前侧设有正对于所述垃圾传送通道的投料 □ 7。 上述车体1上设有位于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左右两旁侧的柔性挡板8,以防止垃圾 从车体的两旁侧飞出。 上述左、右盘刷3的刷毛均布于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圆锥面上,所述左、右盘刷3 后侧斜设有前上端铰接于前罩板2上的导板9。 上述车体1上设有用于对上、下滚刷4和5进行梳刷的上、下两排梳刷齿10,以在 上、下滚刷4和5旋转工作时除去附在刷毛上的残留垃圾,防止垃圾缠绕在滚刷刷毛上。 上述车体1上设有喷水器ll,所述喷水器11的喷水口设置于所述左、右盘刷3上 侧,以进行滴水防尘工作。 上述垃圾收集室6可以为一箱体或一柔性垃圾袋,也可以为一箱体内设有垃圾袋 的箱体与垃圾袋组合结构。 上述垃圾清扫传动装置为一密封传动装置,所述密封驱动装置由驱动轮16驱动,经大、小齿轮14和13及驱动机头12传动,带动下滚刷5逆时针旋转,且以相同角速度驱动上滚刷4顺时针旋转及左、右盘刷3的前侧由外往内回转,如图1所示。 下面结合图2对构成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各部件做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 车体1是本装置各部件的安装主体,其上设有利于各部件连接的轴承座及其它连接固定孔等。其外侧可设有由薄壁塑料或玻璃钢材质等构成的外罩壳,以达到美观和罩尘的目的。 左、右盘刷3的刷毛均布在与地面成(45 60)度角的圆锥回转体的外周面上,且 可沿轴向作上下调整。 上、下滚刷4和5的刷毛共8排沿径向均布在其旋转轴的外周部上,且在上、下滚 刷4和5的径向可作调整,该旋转轴两端具有螺纹孔固定槽。 垃圾收集室6具有垃圾收集功能,其前侧设有与车体1相配合的垃圾投料口 7,其 可以为一硬质玻璃钢箱体或一紧固与车体1上的柔性垃圾袋,又或者是一箱体内设有垃圾 袋的箱体与垃圾袋组合结构。 柔性挡板8可由软性橡胶材质的材料制成。 导板9具有导向垃圾进入滚刷回转吸入腔的作用,其前上端铰接于前罩板2上,可 做上下摆动,可由软性橡胶材质或轻质的硬性材料制成。 喷水器11可在左、右盘刷3工作前和工作过程中进行喷水,实现滴水防尘、喷雾压 尘的作用。 驱动机头12为内置蜗杆蜗轮传动、外壳密封固定的结构或锥齿轮传动结构。 小齿轮13为渐开线直齿传动,且用方形槽孔固定,具有塑料材质特征。 大齿轮14为渐开线直齿传动,且用方形槽孔固定,具有塑料材质特征。 滚刷半轴15用于连接固定滚刷、小齿轮及定位轴承。 驱动轮16为一外轮廓橡胶包覆且用螺孔连接固定的塑胶实心轮,具有超越离合 功能。 空心轮轴17用于连接固定驱动轮、大齿轮及定位轴承。 转向轮18用于实现360度转向功能。 本技术的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在两侧驱动轮16前行时,通过两侧大、小齿轮 14和13以及驱动机头12(或锥齿轮传动)的传动作用,带动左、右盘刷3和上、下两滚刷 4、5回转,垃圾在导板9和两柔性挡板8及两滚刷4、5的作用下,进入滚刷回转吸入腔,再 从滚刷回转排出腔进入后方的垃圾收集室6。两滚刷通过车体1里的上、下两排梳刷齿10 作用,可防止垃圾缠绕.在喷水器ll作用下,作业时可起到防尘效果。在两侧驱动轮16后 退时,左、右盘刷3及两滚刷4、5均不会回转。在转弯时,左、右盘刷3及两滚刷4、5均会回 转,但不影响两驱动轮16回转及转向轮16转向。 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 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侧设有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后侧设有用于收纳垃圾的垃圾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前罩板下侧端且可沿各自竖向转轴由外向内回转的一对左、右盘刷和横向设置于所述左、右盘刷后侧部的一对上、下滚刷,所述左、右盘刷和下滚刷底侧贴近地面,所述上滚刷设置于下滚刷与左、右盘刷之间且高于下滚刷,以与下滚刷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前吸后排的垃圾传送通道,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前侧设有正对于所述垃圾传送通道的投料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位于垃圾 清扫传动装置左右两旁侧的柔性挡板,以防止垃圾从车体的两旁侧飞出。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盘刷的刷毛均布 于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圆锥面上,所述左、右盘刷后侧斜设有前上端铰接于前罩板上的导 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对上、 下滚刷进行梳刷的梳刷齿,以在上、下滚刷旋转工作时除去附在刷毛上的残留垃圾。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喷水器,所 述喷水器的喷水口设置于所述旁刷上侧,以进行滴水防尘工作。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垃圾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垃圾清扫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侧设有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后侧设有用于收纳垃圾的垃圾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清扫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前罩板下侧端且可沿各自竖向转轴由外向内回转的一对左、右盘刷和横向设置于所述左、右盘刷后侧部的一对上、下滚刷,所述左、右盘刷和下滚刷底侧贴近地面,所述上滚刷设置于下滚刷与左、右盘刷之间且高于下滚刷,以与下滚刷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前吸后排的垃圾传送通道,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前侧设有正对于所述垃圾传送通道的投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海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