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067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包括一机动车体、一盘扫机构、一滚扫机构以及一垃圾收集单元,该机动车体包括一车把、一驾驶座、一底盘、一驱动单元及前、后车轮,所述盘扫机构、滚扫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底盘下方的前端和中部位置,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则设置在所述机动车体后端并承接于所述所滚扫机构之后。该道路清扫车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直流电机为动力,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使用成本低,无污染,能在狭窄弯急道路及人行道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
技术介绍
清扫车作为环卫设备之一,是一种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 效清扫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干线公路、市政以及机场道面、城市住宅区、广场、厂 区、码头、校园以及公园等道路清扫。 目前,国产清扫车主要采用改装汽车底盘的方法生产,采用的底盘主要是庆铃 五十铃和东风底盘,布置主、副双发动机形式。传统汽车底盘结构主要由传动系、行驶系、转 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庞大,只适合用于大型的城市道路清扫车, 不适合用于小型低速的道路清扫车。 另外,上述国产清扫车作业方式通常为湿式吸扫结合式,其扫刷布置形式为前置 和中置两种,风机形式有通用和专用两种。工作原理是通过几个扫刷把道路上一定宽度内 的垃圾集中到某一吸盘处,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和负压,把吸盘处的垃圾吸入垃圾箱,同时 依靠喷水装置对地面喷水,以及吸盘内喷水降尘,使较重的垃圾颗粒沉入垃圾箱,而微小的 灰尘随风机排入大气。如果路面灰尘较多,扫路车会产生二次扬尘。在寒冷地区,由于湿式 吸扫用水易结成冰块,清扫车冬季不作业。 综上所述,传统的清扫车,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能在弯曲狭窄道路使用,另外由 于风机的吸力有限,较大灰尘砂粒吸不进去,还需人工再次清理;以发动机为动力源,使用 汽油机或柴油机,排出的尾气会给周空气造成污染,不环保;且其技术要求高,需培训专业 人员驾驶,维修和使用成本高,影响了机械化清扫代替人工扫路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以 蓄电池为动力源,直流电机为动力,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使用成本低,无污染,能在狭窄 弯急道路及人行道使用的小型纯扫式道路清扫车。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包括一机动车体、 该机动车体包括一车把、一驾驶座、一底盘、一驱动单元及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 路清扫车还包括一盘扫机构、一滚扫机构以及一垃圾收集单元,所述盘扫机构、滚扫机构分 别设于所述底盘下方的前端和中部位置,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则设置在所述机动车体后端并 承接于所述所滚扫机构之后。 所述盘扫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盘扫分支,任一盘扫分支包括一支架、一盘扫刷、 一摇臂组合、一盘扫提升手柄、一盘扫电机及一盘扫减速装置,所述盘扫刷设在所述支架上 并通过所述盘扫减速装置连接至所述盘扫电机,所述摇臂组合一端分别连接盘扫刷,另端 均连接至所述盘扫提升手柄。 所述滚扫机构包括一滚刷、一滚刷调节支架、一滚扫操控机构、一滚扫电机及一滚扫减速装置,所述滚刷安装在所述滚刷调节支架上并连接至所述滚扫操控机构,所述滚刷 的旋转轴通过所述滚扫减速装置连接至滚扫电机。 所述滚扫操控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一调节机构连接杆、一L型连接杆、一电动推 杆连接头、一电动推杆以及一滚扫升降按钮,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杆还连接至所述滚刷调节 支架。 所述滚扫机构还包括一滚刷前挡泥板及一用于调节前挡泥板的脚踏压杆,所述滚 刷前挡泥板位于所述滚刷前方并连接至所述脚踏压杆,该脚踏压杆设在所述底盘上且位于 架驶座旁。 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包括一气流通道、一轴流风机、一垃圾箱、一多级滤尘设备及一 震动风机,所述气流通道的承接所述滚刷机构、穿过所述多级滤尘设备和轴流风机,所述垃 圾箱位于所述多级滤尘设备的前端,所述震动风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多级滤尘设备上。 所述垃圾箱还包括一重力降尘室,该重力降尘室位于所述垃圾箱的底部,所述气 流通道的前端还连接一吸尘嘴。 该道路清扫车还包括一集成控制面板,该集成控制面板设在底盘上并位于车把的 下方,所述盘扫机构的盘扫提升手柄、所述滚扫机构的滚扫升降按钮、所述垃圾收集单元的 轴流风机和震动风机的操作按钮均设在所述集成控制面板上。 所述驱动单元为一直流无级变速驱动系统,该直流无级变速驱动系统包括一直流 电机、一无极变速机构以及一机械传动系统,该直流电机通过该无极变速机构连接所述前 轮,并通过所述机械传动系统连接至所述控制面板。 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总体尺寸小,结构紧凑, 可以在狭窄弯急的道路及人行道清扫路,而无污染,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木低, 明显改善劳动条件。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道路清扫车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道路清扫车的另一角度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盘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技术盘扫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滚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技术滚扫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垃圾收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包括一机动车体1、一盘扫机构2、一滚扫机构3、一垃圾收集单元4、以及一集成控制面板5。 该机动车体1包括一车把11、一驾驶座12、一底盘13、一驱动单元(图未示)及前车轮15、后车轮16,所述驱动单元为一直流无级变速驱动系统,该直流无级变速驱动系统包括一直流电机、一无极变速机构以及一机械传动系统,该直流电机可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通过该无极变速机构连接所述前车轮15,并通过所述机械传动系统连接至所述控制面板5,利于在控制面板5上操控。 请结合图3和图3a所示,所述盘扫机构2设于所述底盘13下方的前端位置,用于 清扫和收集附近及隔离带边的垃圾。所述盘扫机构2包括左右设置的两盘扫分支20,任一 盘扫分支20包括一支架21、一盘扫刷22、一摇臂组合23、一盘扫提升手柄24、一盘扫电机 25及一盘扫减速装置26,所述盘扫刷22设在所述支架21上并通过所述盘扫减速装置26 连接至所述盘扫电机25,所述盘扫电机25是直流电机,所述摇臂组合23 —端分别连接盘扫 刷22,另端均连接至所述盘扫提升手柄24。所述盘扫提升手柄24设置在所述集成控制面 板5上,利于操作。 在清扫车作业时,盘扫刷22通过所述摇臂组合23、盘扫提升手柄24的作用,能伸 出车外需要的地方并降落在地上,还可以调节接地压力,盘扫刷22采用直流电机和减速装 置驱动以实现其旋转和变速;停止作业时,盘扫刷22能收回清扫车的车体1内,并能自动和 地面有一定的间隙且自动锁紧。 请结合图4和图4a所示,所述滚扫机构3包括一滚刷31、一滚刷调节支架32、一 滚扫操控机构33、一滚扫电机34及一滚扫减速装置35,所述滚刷31安装在所述滚刷调节 支架32上并连接至所述滚扫操控机构33,所述滚刷31的旋转轴通过所述滚扫减速装置35 连接至滚扫电机34。所述滚扫操控机构33包括依次连接的一调节机构连接杆331、一 L型 连接杆332、一电动推杆连接头333、一电动推杆334以及一滚扫升降按钮(图未示),所述 调节机构连接杆331还连接至所述滚刷调节支架32。所述滚扫机构3还包括一滚刷前挡泥 板36及一用于调节前挡泥板36的脚踏压杆37,所述滚刷前挡泥板36位于所述滚刷31前 方并连接至所述脚踏压杆37,该脚踏压杆37设在所述底盘13上且位于架驶座12旁。 所述滚刷31由所述滚扫电机34驱动旋转进行滚扫。所述滚扫操控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包括一机动车体、该机动车体包括一车把、一驾驶座、一底盘、一驱动单元及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清扫车还包括一盘扫机构、一滚扫机构以及一垃圾收集单元,所述盘扫机构、滚扫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底盘下方的前端和中部位置,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则设置在所述机动车体后端并承接于所述所滚扫机构之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包括一机动车体、该机动车体包括一车把、一驾驶座、一底盘、一驱动单元及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清扫车还包括一盘扫机构、一滚扫机构以及一垃圾收集单元,所述盘扫机构、滚扫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底盘下方的前端和中部位置,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则设置在所述机动车体后端并承接于所述所滚扫机构之后。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扫机构 包括左右设置的两盘扫分支,任一盘扫分支包括一支架、一盘扫刷、一摇臂组合、一盘扫提 升手柄、一盘扫电机及一盘扫减速装置,所述盘扫刷设在所述支架上并通过所述盘扫减速 装置连接至所述盘扫电机,所述摇臂组合一端分别连接盘扫刷,另端均连接至所述盘扫提 升手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扫机构 包括一滚刷、一滚刷调节支架、一滚扫操控机构、一滚扫电机及一滚扫减速装置,所述滚刷 安装在所述滚刷调节支架上并连接至所述滚扫操控机构,所述滚刷的旋转轴通过所述滚扫 减速装置连接至滚扫电机。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全电动纯扫式道路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扫操控 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一调节机构连接杆、一 L型连接杆、一电动推杆连接头、一电动推杆以 及一滚扫升降按钮,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杆还连接至所述滚刷调节支架。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小型全电动纯扫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吉彬晏岱郑发金刘昌棋曾寿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