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佐兵专利>正文

街道清扫垃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24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社区、街道的清扫垃圾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扫装置为外置式结构,容易使灰尘扬起,反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箱体分出独立的垃圾斗部,垃圾斗部的底部设有横跨箱体的转页轮轴,转页轮轴上设有多片与轴线平行的转页,转页轮轴与垃圾车的车轮为联动结构,箱体底部设有缺口,缺口处延伸有倾斜的起尘板,起尘板的下侧边缘接近地面,垃圾车箱体倾斜时转页边缘与地面相接触也与起尘板表面相接触。垃圾车箱体的底部设置转页轮轴,转页轮轴上固定转页,转页轮轴与车轮大轴为联动,推动垃圾车可以实现清扫,无需其他辅助驱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转页轮轴为包围式结构,防止扬尘,杜绝了二次污染,采用两工作方向相反的飞轮连接,可以在垃圾车前进或者后退时都能进行清扫。(*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扫车,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社区、街道的清扫垃圾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街道或者小区清扫一般都是由清洁工人拿着扫帚清扫,清扫的速度慢,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清扫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工人清扫时比较容易疲劳。虽然现在也有使用自动化的设备,比如那种清扫车,但是这种清扫车,整体体积较大,不方便在小区或者窄小的街道上清扫,为保持卫生清洁,还是需要清洁工手动清扫。 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5月7日公开了一份CN101173507A号文献,名称为路面清扫车,包括设有车轮的车体,车体的前部安装有垃圾箱,垃圾箱的前侧设有收集斗,收集斗得前侧设有清扫辊,车体还设有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车体两侧分别铰接设有支撑臂,清扫辊转动设置在两支撑臂的前端之间并与车体的车轮传动连接,支撑臂的前端分别设有支撑轮。 中国专利局于2009年1月7日公告了一份CN201176577Y号专利,名称为垃圾清扫车。包括车体和位于所述车体前方的轮刷,所述轮刷外部设有刷毛,车体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前部下方的前轮、位于壳体后部的后轮,壳体上方设有电机,电机带动轮刷旋转,轮刷架设于壳体上,轮刷后部圆周方向设有垃圾袋,轮刷可上下移动,轮刷处于最低位置时,轮刷底部刷毛与地面接触。这种结构的清扫车,清扫时需要将电机打开,电机需要电源驱动,电机和电源就会增加清扫车的重量,推动比较累,同时,电机通过电源驱动来实现轮刷旋转,会增加操作的成本。 以上两种的清扫车,其清扫装置比如清扫辊和轮刷都是外置式,在清扫的时候灰尘容易扬起,而且垃圾收集斗得的前端与地面接触,如果碰到突起物容易憋住,影响清扫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扫装置为外置式结构,容易使灰尘扬起,反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提供一种将清扫装置设置在垃圾车箱体内部,尽量包围清扫装置,防止扬尘的街道清扫垃圾车。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纯人工的无需外加动力,成本较低的街道清扫垃圾车。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街道清扫垃圾车,包括箱体、车轮和把手,车轮设置于箱体下部的两侧,把手设置于箱体的前端或后端,箱体分出独立的垃圾斗部,垃圾斗部的底部设有横跨箱体的转页轮轴,转页轮轴上设有多片与轴线平行的转页,转页轮轴与垃圾车的车轮为联动结构,箱体底部设有缺口 ,缺口处延伸有倾斜的起尘板,起尘板的下侧边缘接近地面,垃圾车箱体倾斜时转页边缘与地面相接触也与起尘板表面相接触。转页轮轴与车轮为联动结构,车轮旋 转时,转页 轴同时旋转,这样垃圾车在前进或者后退时,转页轮轴同时旋转,转页轮轴上的转页就可以对路面进行清扫,转页轮轴的旋转速度与车轮的旋转速度不同,转页轮轴的旋转速度大于车轮的旋转速度,这样才能保证以人行走的速度来快速地转动转页轮轴进行清扫,转页轮轴安装需要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要使得垃圾车箱体倾斜时转页的边缘与地面相接触,也与起尘板的表面相接触,保证转页轮轴旋转时,地面上的垃圾能被转页巻起并沿着起尘板滑到垃圾斗部内,起尘板的角度与高度要合适,起尘板太倾斜或太高,巻起的垃圾容易从起尘板斜面掉落,起尘板太平或者太短,垃圾斗部内存储的垃圾容量就小,超过容量后,垃圾还是容易掉落,箱体两侧的车轮为独立结构或者用同一车轮大轴相连,转页轮轴与车轮之间的联动结构可以采用链条、皮带或者齿轮相互连接并传递动力;也可以在垃圾车的前部或者后部连接自行车的一部分,通过脚踩脚踏板,脚踏板驱动车轮,从而带动转页轮轴旋转,转页轮轴上的转页设置在箱体底部,其中一部分还在箱体内部,从而最大可能防止扬尘,防止了二次污染,为了保证垃圾清扫到起尘板上不会滑落,起尘板要控制好倾斜角度,同时还要控制好角度, 一般在30 °左右,且起尘板上边缘在竖直方向上不超过转页轮轴的轴线。 作为优选,箱体两侧的车轮之间通过车轮大轴相连接,车轮大轴上设有链盘,转页轮轴上设有飞轮,链盘的直径与飞轮的直径之比为2 : 1。链盘与车轮大轴为固定式连接,链盘随车轮大轴同步旋转,链盘的外圆上设有链齿,飞轮与转页轮轴为固定式连接,飞轮带动转页轮轴旋转,飞轮的外圆上设有链齿,链盘的直径与飞轮的直径之比为2 : l,使得转页轮轴的旋转速度大于车轮的旋转速度。 考虑到垃圾车的行走方向,可能向前或者向后,转页轮轴上的飞轮为两个,两个飞轮的工作旋转方向相反,两个飞轮都与车轮大轴上的链盘通过链条相连。飞轮选用工作方向只有一个的飞轮,飞轮沿着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是空转,不能带动转页轮轴旋转,飞轮的工作旋转方向相反,保证垃圾车前进或者后退时转页轮轴始终朝一个方向旋转。 —种方案转页轮轴上的飞轮设置在转页轮轴的同一侧,两个飞轮并排固定在转页轮轴上,链条采用双排链,飞轮的旋转方向从起尘板的下侧旋转到起尘板的上侧。 另一种方案转页轮轴上的飞轮共两个分别设置在转页轮轴的两端,车轮大轴上的链盘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车轮大轴的两端并与转页轮轴两端的飞轮分别对应,所述的链条采用单排链。转页轮轴的两端各设置一个飞轮,这样由链盘传递过来的动力作用到转页轮轴上时两边对称,转页轮轴的受力比较合理,转页轮轴旋转时不会出现偏转,降低了故障率。 以上两种方案根据转页轮轴与车轮大轴的布置位置,飞轮与链盘设置在链条的内侧或者飞轮与链盘设置在链条的两侧。第三种方案飞轮共两个设置于同侧或者两侧并与对应的链盘直接相啮合。 作为优选,考虑到垃圾能顺利清扫进垃圾车箱体内部,垃圾斗部的底部为倾斜状,起尘板处的位置低于垃圾斗部前端的底部,垃圾车箱体倾斜时垃圾斗部的底部为水平或者起尘板稍高于垃圾斗部前端的底部。垃圾斗部内的底部为倾斜状,垃圾从起尘板进入到垃圾斗部内时不会堆积到起尘板处,能滑落到垃圾斗部的前端。 作为优选,垃圾斗部内插有活动的垃圾斗,垃圾斗的前端伸入到起尘板下部,垃圾斗的前端为平板状或者设有低于起尘板高度的挡板。通过垃圾斗可以转移清扫起来的垃圾,以防垃圾车斗部内的垃圾过多无法再顺利清扫,垃圾斗部内的垃圾达到足够容量时,不用每次都到垃圾桶去倒,縮短了清扫时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垃圾车的前端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高低平衡车轮,高低平衡车轮的直径较小,高低平衡车轮触地的时候,垃圾斗的前端翘起,转页的边缘接触到地面。高低平衡车轮可以保证垃圾车随地随停,在清扫的时候还能保持垃圾车的平衡,高低平衡车轮还能保证垃圾斗的前端翘起,这样从垃圾斗部转移垃圾到箱体时,垃圾不会从垃圾斗掉落。 作为优选,转页轮轴上的转页截面为波浪型,转页采用帆布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垃圾车箱体的底部设置转页轮轴,转页轮轴上固定转页,转页轮轴与车轮大轴为联动,推动垃圾车可以实现清扫,无需其他辅助驱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转页轮轴为包围式结构,防止扬尘,杜绝了二次污染,采用两工作方向相反的飞轮连接,可以在垃圾车前进或者后退时都能进行清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俯视图2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联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联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车轮,3、转页轮轴,4、车轮大轴,5、把手,6、垃圾斗,7、转页,8、起2板,9、垃圾斗部,10、平衡车轮,11、飞轮,12、链盘,13、双排链,14、齿轮,15、单排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街道清扫垃圾车,包括箱体、车轮和把手,车轮设置于箱体下部的两侧,把手设置于箱体的前端或后端,其特征在于箱体分出独立的垃圾斗部,垃圾斗部的底部设有横跨箱体的转页轮轴,转页轮轴上设有多片与轴线平行的转页,转页轮轴与垃圾车的车轮为联动结构,箱体底部设有缺口,缺口处延伸有倾斜的起尘板,起尘板的下侧边缘接近地面,垃圾车箱体倾斜时转页边缘与地面相接触也与起尘板表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佐兵
申请(专利权)人:李佐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