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甲醛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017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甲醛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原料包括聚甲醛和辅料,所述辅料为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硅油、抗氧剂和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聚甲醛和辅料重量份配比为:聚甲醛100份、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0-30份、聚四氟乙烯0-30份、硅油0-30份、抗氧剂0-1份、稳定剂0-1份。制备方法包括共混和挤出造粒步骤,它是一种高自润滑性、高耐磨性齿轮专用聚甲醛。满足齿轮耐磨精密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聚甲醛(POM)由于其优良的机械特性、耐磨损性和加工性能,在汽车、电气、电子等 领域早已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作为齿轮原料来讲,更是由于POM特有的自润滑性,使其占 据了长期齿轮专用料的位置。但是,随着市场上齿轮的微小化和精密化的发展,P0M在润滑 性能方面和高耐磨性能方面已显得有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聚甲醛在润滑性能方面和高耐磨性能方面存 在的不足,提供,它是一种高自润滑性、高耐磨性齿轮专 用聚甲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聚甲醛共混材料,所述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原料包括聚甲醛和辅料,所述辅料 为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硅油、抗氧剂和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 合物;所述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聚甲醛100份、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0-30 份、聚四氟乙烯0-30份、硅油0-30份、抗氧剂0-l份、稳定剂0-l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245、抗氧剂1010或者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述稳定剂为双氰胺或者三聚氰胺。本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所述的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共混将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分别加入高混机进行共混聚甲醛100份、热塑性 弹性体聚氨酯0-30份、聚四氟乙烯0-30份、硅油0-30份、抗氧剂O-l份、稳定剂O-l份;混合温度为20 5(TC,高混机转速为20 50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1 10分钟;(2) 挤出造粒将步骤(1)共混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160 25(TC;螺杆转速为50 500转/分钟。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甲醛共混材料克服了现有聚甲醛在润滑性能方面和高耐磨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它是一种高自润滑性、高耐磨性齿轮专用聚甲醛共混材料,可以作为齿轮专用料, 满足齿轮耐磨精密化的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1) 共混将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分别加入高混机进行共混聚甲醛100份、热塑性 弹性体聚氨酯10份、聚四氟乙烯5份、硅油2份、抗氧剂1010 0. 5份、双氰胺l份;混合温度为25'C,高混机转速为8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5分钟;(2) 挤出造粒将步骤(1)共混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18(TC;螺杆转速为350转/分钟。 实施例2(1) 共混将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分别加入高混机进行共混聚甲醛100份、热塑性 弹性体聚氨酯8份、聚四氟乙烯8份、硅油1份、抗氧剂245 0.5份、三聚氰胺l份;混合温度为5(TC,高混机转速为30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6分钟;(2) 挤出造粒将步骤(1)共混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16(TC;螺杆转速为300转/分钟。 实施例3(1) 共混将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分别加入高混机进行共混聚甲醛100份、热塑性 弹性体聚氨酯5份、聚四氟乙烯10份、硅油O. 5份、抗氧剂168 0. 5份、三聚氰胺l份;混合温度为2(TC,高混机转速为40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8分钟;(2) 挤出造粒将步骤(1)共混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20(TC;螺杆转速为400转/分钟。 实施例4(1) 共混将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分别加入高混机进行共混聚甲醛100份、热塑性 弹性体聚氨酯30份、硅油30份、双氰胺l份;混合温度为2(TC,高混机转速为50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l分钟;(2) 挤出造粒将步骤(1)共混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25(TC;螺杆转速为50转/分钟。 实施例5(1)共混将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分别加入高混机进行共混聚甲醛100份、聚四氟 乙烯30份、抗氧剂IOIO、抗氧剂245和抗氧剂168的重量比为1: l的复配混合物l份;混合温度为5(TC,高混机转速为2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10分钟; (2)挤出造粒将步骤(1)共混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16(TC;螺杆转速为500转/分钟。试验例对由实施例l-3制备的聚甲醛共混材料进行下列试验(1) 通过测定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获得不同形态下的力 学性质变化。(2) 通过测量体系热变形温度,研究聚甲醛共混材料体系的耐热性能。(3) 通过测定体系的摩擦系数和体积损耗,研究聚甲醛共混材料体系的摩擦性能。 具体试验数据见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根据试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聚甲醛共混材料在保持拉伸和弯曲强度基本不变 的前提下,降低了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具有高自润滑性、高耐磨性,能够满足齿轮耐 磨精密化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 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聚甲醛共混材料,所述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原料包括聚甲醛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硅油、抗氧剂和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聚甲醛和辅料重量份配比为聚甲醛100份、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0-30份、聚四氟乙烯0-30份、硅油0-30份、抗氧剂0-1份、稳定剂0-1份。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甲醛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IOIO、抗氧 剂245或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者复配。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甲醛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双氰胺或者三聚氰 胺中的一种。4.一种如权利要求l-3之任一所述的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 共混将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分别加入高混机进行共混聚甲醛100份、热塑 性弹性体聚氨酯0-30份、聚四氟乙烯0-30份、硅油0-30份、抗氧剂0-l份、稳定剂0-l份;混合温度为20 5(TC,高混机转速为20 50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1 10分钟;(2) 挤出造粒将步骤(1)共混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160 25(TC;螺杆转速为50 500转/分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原料包括聚甲醛和辅料,所述辅料为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硅油、抗氧剂和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聚甲醛和辅料重量份配比为聚甲醛100份、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0-30份、聚四氟乙烯0-30份、硅油0-30份、抗氧剂0-1份、稳定剂0-1份。制备方法包括共混和挤出造粒步骤,它是一种高自润滑性、高耐磨性齿轮专用聚甲醛。满足齿轮耐磨精密化的要求。文档编号C08L59/00GK101629008SQ20091030407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孙治琴, 庞绍龙, 奕 张, 王建平, 陈红军 申请人: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星化工新材料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甲醛共混材料,所述聚甲醛共混材料的原料包括聚甲醛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硅油、抗氧剂和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聚甲醛和辅料重量份配比为: 聚甲醛100份、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 0-30份、聚四氟乙烯0-30份、硅油0-30份、抗氧剂0-1份、稳定剂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奕王建平庞绍龙陈红军孙治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星化工新材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