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751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一固定于该散热器上的风扇及一风扇扣合装置,散热器相对两侧设有卡掣部,所述风扇扣合装置包括一抵靠风扇顶面的主体件、置于主体件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第一卡扣件、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一与主体件枢接的操作件、一端与该操作件枢接而另一端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扣合件,转动操作件实现对风扇于散热器上的固定或者拆卸。该散热装置拆卸风扇时无需工具,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电子元件上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产生的热 量也越来越多,而过多的热量若无法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中央处理器运行时的稳定性。为此,业界通常在中央处理器顶面装设一散热器,并在散热器顶端设置一风扇,利 用风扇与散热器的组合来协助排出热量,然而要将风扇快速稳固的安装在散热器上并非易事。现有的风扇固定方法很多,大部分是利用螺丝将风扇直接锁固在散热鳍片上,来 达到风扇与散热器的结合。然而,这种风扇固定方法在装设螺丝时极易损坏到散热鳍片,并 使得散热鳍片产生变形,导致螺丝锁固变松而不能将风扇稳固在散热鳍片上,影响风扇和 散热器的结合,进而影响热量的及时排除。基于上述不足,业界改用风扇固定架固定风扇,现有的风扇固定架也不少,如中国 专利第02226374. 8号所揭示的风扇固定架即为其中之一,该风扇固定架主要包括一风扇、 一散热器及二固定片,该固定片通过螺丝将风扇锁固散热器侧面,风扇通过螺丝固定于固 定片上,从而实现风扇与散热器的结合。然而将风扇拆离固定架时,要借助其他工具才能实 现,不利于风扇的快速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风扇拆装操作方便的散热装置。—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一固定于该散热器上的风扇及一风扇扣合装置,散 热器相对两侧设有卡掣部,所述风扇扣合装置包括一抵靠风扇顶面的主体件、置于主体件 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第一卡扣件、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 一与主体件枢接的操作件、一端与该操作件枢接而另一端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扣合 件,转动操作件实现对风扇于散热器上的固定或者拆卸。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对风扇进行拆装时,通过主体件抵压风扇以及第二卡扣件与散热 器的一卡掣部卡扣,然后手动即可通过转动第二卡扣件的操作件将散热风扇固定散热器 上,实现对散热风扇的固定,操作方便。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组合图,其中散热装置的风扇扣合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图3是图1的组合图,其中散热装置的风扇扣合装置处于扣合过程中。图4是图1的散热装置的组合图,其中散热装置的风扇扣合装置处于扣合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散热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散热装置安装于一电路板10上,以对电路板10上的发热电子元件12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组合20、一风 扇80以及一将风扇80固定在散热装置组合20上的风扇扣合装置40。该散热器组合20包括一贴设在发热电子元件12上的矩形导热板21、将散热器组 合20固定安装在电路板10上的扣具22、以及焊接在导热板21上的散热器30。该散热器30为一铝挤型散热器,包括一基座31、自基座31垂直向上延伸的若干并 排的第一散热鳍片34、第二散热鳍片35。这些第一散热鳍片34相互平行设置,并形成若干 横向的通风道。这些第二散热鳍片35分成两组分别置于第一散热鳍片34相对两侧。上述 第二散热鳍片35平行于第一散热鳍片34,形成若干横向的通风道。第二散热鳍片35上设 置有纵向竖直的沟槽351,这些沟槽351使得第二散热鳍片35上形成若干纵向的通风道,有 利于提高散热器30的散热性能。该散热器30相对最外侧的二第二散热鳍片35顶部分别 向外延伸一钩状的卡掣部355,该钩状部355被所述沟槽351分割成若干小段,其中中间的 钩状部355用于与风扇扣合装置40卡扣以固定风扇80。该风扇80呈长方体状构造,用以安装于散热器30顶部。所述风扇扣合装置40在 本实施例中均由金属杆编制加工而成,包括一大致呈蜘蛛网状的主体件50、自主体件50相 对两侧向下延伸的二限位件55、安置在该主体件50另外相对两侧的第二卡扣件60、第一卡 扣件70。该二限位件55置于所述风扇80的侧面以限制风扇80于横向的移动。该主体件50呈网状设置,包括若干均勻间隔的圆形的金属线圈51及二 V型连接 杆52连接所述金属线圈51。每一限位件55由一金属杆弯折加工而成,包括一 U型的固定 部56及垂直该固定部56的一 U型的限位部57。每一限位件55的固定部56焊接固定在主 体件50顶部靠近边缘处,其限位部57则于主体件50的对应边缘垂直向下延伸。上述第一卡扣件70包括与主体件50枢接的一操作件71及与该操作件71枢接的 扣合件75。该操作件71由一金属杆体弯曲而成并呈U型设置。该操作件71的二自由端 72弯折成圆圈状以枢接在主体件50靠近外侧的金属线圈51上。该操作件71的两侧中部 分别弯折扭转360度各形成一具有圆圈状的枢接部73,以枢接收容所述扣合件75。该扣合 件75包括呈长方形的卡扣部77及自卡扣部77顶部垂直延伸的二连接部78。该连接部78 的自由端相对弯折呈钩状,以枢接在操作件71的枢接部73中。上述第二卡扣件60的形状与第一卡扣件70相似,包括一卡扣部61及自卡扣部61 顶部垂直延伸的二连接部62。该卡扣部61大致呈一长方形方框,以与散热器30的钩状部 355卡合固定。这些连接部62安置于主体件50顶部靠近边缘处,其自由端与主体件50对 应一侧的金属线圈51枢接。请参阅图2,使用风扇扣合装置40固定风扇80时,先将风扇80放置在散热器30 顶面。风扇扣合装置40的第一扣合件46钩扣在散热器30其中一侧的卡掣部355上,然后 旋转风扇扣合装置40,使其主体件50抵靠在风扇80的顶面并起到防护网的作用,同时二限 位件55抵靠在风扇80的另外相对两侧。如图3所示,将所述操作件71背向主体件50向 外转动,同时带动扣合件75钩扣在散热器30另一侧的卡掣部355上。最后,将操作件71 绕其自由端72相对主体件50向内翻转,使得扣合件75的连接部78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而随着操作件71的枢接部73的翻转而抵靠在主体件50上,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 主体件50靠近第一卡扣件70处设有一凸起部59,该凸起部59设置呈η型,以供操作件71 的二自由端72枢接,使得第一卡扣件70扣合风扇80时,操作件71与主体件50的枢接处 高于操作件71与扣合件75的枢接处,因此扣合件75的连接部78越过连杆枢转的死点位 置,使得扣合件75不容易松脱,实现对风扇80的更稳定的卡扣。将风扇80从电子元件上拆除时,向上向外扳动第二扣合件47的操作件71,解除第 二扣合件47的扣合件75与散热器30的卡掣部355的卡扣,再翻转主体件50,从而可将风 扇80从散热器30上解除。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卡扣件70的操作件71同时枢接于其主体件50和其扣合件 75,扣合件75勾扣散热器30的一卡掣部355,转动操作件71时,第一卡扣件70的扣合件 75勾扣散热器30的一卡掣部355或解除对散热器30的一卡掣部355的勾扣,从而使主体 件50抵压风扇80或解除对风扇80的抵压,而使风扇80与散热器30的装拆便捷。 可以理解地,第二卡扣件60亦可以设置成与第一卡扣件70相同的结构,即在使用 时分别扳动两侧的卡扣件,以实现对风扇80的便捷装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一固定于该散热器上的风扇及一风扇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器相对两侧设有卡掣部,所述风扇扣合装置包括一抵靠风扇顶面的主体件、置于主体件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第一卡扣件、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一与主体件枢接的操作件、一端与该操作件枢接而另一端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扣合件,转动操作件实现对风扇于散热器上的固定或者拆卸。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一固定于该散热器上的风扇及一风扇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器相对两侧设有卡掣部,所述风扇扣合装置包括一抵靠风扇顶面的主体件、置于主体件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第一卡扣件、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一与主体件枢接的操作件、一端与该操作件枢接而另一端与散热器的卡掣部卡扣的扣合件,转动操作件实现对风扇于散热器上的固定或者拆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扣合装置还包括自主体件另 外相对两侧延伸的二限位件,该二限位件置于所述风扇的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具有与主体件枢接的自由 端、置于操作件中部并与所述扣合件枢接的枢接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由一金属杆体弯曲并呈U 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磊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