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2293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包括导向杆(4)和底座(5),导向杆(4)垂直固定在底座(5)上。导向杆(4)的上端固定有数字显示器(2),中部制有条形孔(6);高度标尺(1)的上端插装在数字显示器(2)上,下端制有圆孔(7);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制有轴孔(8),前端制有与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缺口(10);销轴(9)依次穿过圆孔(7)、条形孔(6)、轴孔(8)将高度标尺(1)的下端、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与导向杆(4)铰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提高了钢轨轨顶面扭转斜度检测的准确性,而且解决了既有线路上钢轨轨顶面扭转斜度难以检测的难题,确保钢轨接头处过渡的平顺性,提高列车高速通行时的安全性、平稳性以及旅客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主要用于线路上钢轨轨顶扭转斜度的检测。
技术介绍
在铁路线路的铺设中,一般都设有一定斜度的相对于轨道平面的轨底坡。道岔是 铁路线路交叉部分的过渡连接,主要的部件是尖轨和心轨,其后端通过扭转的方式与其它 线路连接,使得车轮顺利过渡。现有道岔生产中,是通过将AT钢轨的跟端进行压型加工并 扭转一定斜度的方式和线路钢轨保持相同的斜度,再用焊接或接头夹板等连接的方式将其 连接。目前是以前端AT轨轨底为基准面检测压型段轨底的斜度,来确定整个跟端的扭转斜 度,易造成轨顶实际的斜度与轨底的斜度不一致,对行车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对正在铺设 或已运行的线路上,由于基准面难以选择,轨头的实际扭转斜度测量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不但提高了钢 轨轨顶面扭转斜度检测的准确性,而且解决了既有线路上钢轨轨顶面扭转斜度难以检测的 难题,确保钢轨接头处过渡的平顺性,提高列车高速通行时的安全性、平稳性以及旅客的舒 适度。本技术的设计思路钢轨扭转时以钢轨轨顶中心A点为扭转中心点扭转,将 轨头检测样板的圆弧面与轨头面紧密接触,同时轨头检测样板也以A点为旋转中心与钢轨 同步旋转,二者相对扭转斜度相同。以钢轨轨底为基准面,钢轨扭转之前,轨头检测板上B 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为hl,绕A点扭转之后,轨头检测板B点相对于该基准面的高度为 h2,两状态B点的高度差为H = hl-h2,AB两点之间距离为L,两状态I和II的B点与轨顶 中心A点构成三角形,通过计算轨头检测样板的相对旋转斜度H/L来间接测量钢轨扭转斜 度。为了减小所求结果误差,提高检测的精度,可根据实际的检测条件,在满足检测要 求的前提下,尽量增大L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减小在近似计算时产生的误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包括导向杆(4)和底座 (5),导向杆(4)垂直固定在底座(5)上。导向杆(4)的上端固定有数字显示器(2),中部制 有条形孔(6);高度标尺⑴的上端插装在数字显示器(2)上,下端制有圆孔(7);轨头检 测样板(3)的尾端制有轴孔(8),前端制有与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缺口(10);销轴 (9)依次穿过圆孔(7)、条形孔(6)、轴孔(8)将高度标尺(1)的下端、轨头检测样板(3)的 尾端与导向杆(4)铰接在一起。所述底座(5)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轨头检测样板(3)的前端制有与60Kg/m标准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 缺口(10)。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提高了钢轨轨顶面扭 转斜度检测的准确性。2、本技术可以对已铺设的任意状态线路进行检测,准确的测量出实际轨顶相 对于轨道平面的扭转斜度,并予以调整,确保钢轨接头处过渡的平顺性,提高列车高速通行 时的安全性、平稳性以及旅客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检测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钢轨未扭转时检测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线路上检测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3、4、5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1、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包括导向杆4和底座5,导向杆4垂直固定在底座5 上,且底座5的底面为水平面。导向杆4的上端固定有数字显示器2,中部制有条形孔6 ;高 度标尺1的上端插装在数字显示器2上,下端制有圆孔7 ;高度标尺1可以沿着数字显示器 2相对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数字显示器可以准确检测滑动的位移量。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 端制有轴孔8,前端制有与60Kg/m标准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缺口 10 ;销轴9依次 穿过圆孔7、条形孔6、轴孔8将高度标尺1的下端、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与导向杆4铰接 在一起。销轴可以沿条形孔上下滑动,所以轨头检测样板既可以转动又可以上下移动。2、一种使用所述的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检测线路上钢轨轨顶扭转斜度的方 法第一步,尖轨13跟端未扭转时,以钢轨轨底为基准面C,用高度尺测量轨头中心点 A离基准面C的距离为H1,将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的底座5置于同一基准面C上,使轨 头检测样板3前端的圆弧状缺口 10与半边轨头紧密吻合,此时,销轴9带动高度标尺1在 数字显示器2上移动,通过数字显示器2即可显示轨头检测样板3前端的圆弧状缺口 10与 半边轨头紧密吻合时销轴9的中心点B离基准面C的高度为hi ;第二步,选择线路上尖轨13跟端垫板12的上表面为检测的基准面D,卸掉其上的 连接螺栓件及附件;由于垫板是平行放于岔枕上的,该基准面D平行于垫板的下底面,也平 行于岔枕面,所以以该基准面D检测的结果也就是轨顶面相对于轨道平面的扭转斜度;将 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的底座5置于基准面D上,使轨头检测样板3前端的圆弧状缺口 10与尖轨跟端12半边轨头紧密吻合,此时,销轴9带动高度标尺1在数字显示器2上移动, 通过数字显示器2即可显示轨头检测样板3前端的圆弧状缺口 10与半边轨头紧密吻合时 销轴9的中心点B离基准面D的高度为h2’ ;第三步,实际线路中,尖轨13通过铁座11固定在垫板12的上,轨下都设有不同厚 度的橡胶垫板,用高度尺测量轨头中心点A离基准面D的距离为a,此时h2 = h2’-(a-Hl);第四步,用长度尺测量轨头中心点A与销轴9的中心点B的距离L,采用公式 /L计算扭转的斜度。以上的步骤中,Hl、hl、L在检测尺制作完之后就已成为定值,会因所测轨型的不同有所变化,所以无需每次使用前进行测量。因此检测尺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测量h2’、a即可, 再将所测结果带入式子/L即可计算得出钢轨轨头扭转的斜度。权利要求一种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包括导向杆(4)和底座(5),导向杆(4)垂直固定在底座(5)上,其特征是导向杆(4)的上端固定有数字显示器(2),中部制有条形孔(6);高度标尺(1)的上端插装在数字显示器(2)上,下端制有圆孔(7);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制有轴孔(8),前端制有与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缺口(10);销轴(9)依次穿过圆孔(7)、条形孔(6)、轴孔(8)将高度标尺(1)的下端、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与导向杆(4)铰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其特征是所述底座(5)的底面 为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其特征是所述轨头检测样 板(3)的前端制有与60Kg/m标准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缺口(10)。专利摘要一种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包括导向杆(4)和底座(5),导向杆(4)垂直固定在底座(5)上。导向杆(4)的上端固定有数字显示器(2),中部制有条形孔(6);高度标尺(1)的上端插装在数字显示器(2)上,下端制有圆孔(7);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制有轴孔(8),前端制有与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缺口(10);销轴(9)依次穿过圆孔(7)、条形孔(6)、轴孔(8)将高度标尺(1)的下端、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与导向杆(4)铰接在一起。本技术不但提高了钢轨轨顶面扭转斜度检测的准确性,而且解决了既有线路上钢轨轨顶面扭转斜度难以检测的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轨轨顶扭转斜度检测尺,包括导向杆(4)和底座(5),导向杆(4)垂直固定在底座(5)上,其特征是:导向杆(4)的上端固定有数字显示器(2),中部制有条形孔(6);高度标尺(1)的上端插装在数字显示器(2)上,下端制有圆孔(7);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制有轴孔(8),前端制有与钢轨半边轨头相吻合的圆弧状缺口(10);销轴(9)依次穿过圆孔(7)、条形孔(6)、轴孔(8)将高度标尺(1)的下端、轨头检测样板(3)的尾端与导向杆(4)铰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彦录李松冯金凤王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