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686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土壤的饱和含水量,将饱和含水量与补偿含水量之和作为土壤水分保持试验的总滴水量;将土壤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每隔一定时间取出土壤试样称重,直至质量不再减少;每隔一定时间在土壤试样顶面滴入一定质量蒸馏水,直至将总滴水量的蒸馏水全部滴完;让土壤试样静置吸水,每隔一定时间取出土壤试样称重,直至质量不再增加;将土壤试样放置在室内环境中失水,测量不同失水时间后土壤试样的质量;测试不同阶段土壤试样中不同位置的H信号量;建立土壤水分保持系数计算模型,即获得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评定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判断土壤干旱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水分特征参数测定,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在农业工程和土壤学领域中,涉及诸多表征土壤水分特征的参数,比如田间持水量、含水量、吸湿系数等。然而,现阶段能够表征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的参数主要是田间持水量,为了获得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需要测定土壤的田间持水量。

2、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是土壤不受地下水影响所能保持水量的最大值。田间持水量是每种类型土壤都具有的特性常数,是一个固定值,而土壤的含水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值,所以测定田间持水量只能获得土壤含水量的某一固定值,而不能实时观测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也不能预测土壤何时处于干旱状态,何时需要及时补水。

3、在农业工程和土壤学领域的现有技术中,从未有专家学者提出土壤水分保持系数这一参数,而对于土壤水分保持系数的测定方法更是空白。土壤水分保持系数可认为是定量表征单位时间内水分从土壤内部迁移至表层并挥发至空气中的情况,简而言之,土壤水分保持系数越大,意味着水分越难以从土壤深层挥发至空气中,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土壤试样为圆柱形,其直径为50mm、高度为50mm;所述第一试样模具为圆筒形,其顶部开口、底部采用透水石、侧壁密封,所述第一试样模具的内腔直径略大于50mm、内腔高度为50mm;将装有土壤试样的第一试样模具浸泡于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确保第一试样模具的顶部边缘比容器中的蒸馏水液面高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土壤试样为圆柱形,其直径为50mm、高度为50mm;所述第一试样模具为圆筒形,其顶部开口、底部采用透水石、侧壁密封,所述第一试样模具的内腔直径略大于50mm、内腔高度为50mm;将装有土壤试样的第一试样模具浸泡于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确保第一试样模具的顶部边缘比容器中的蒸馏水液面高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吸水过程中,每浸泡4-8h后取出土壤试样进行称重;在烘干过程中,烘干温度为100-110℃,每烘干4-6h后取出土壤试样进行称重;土壤试样的饱和含水量等于土壤试样吸水后的质量与土壤试样烘干后的质量之差;土壤试样的补偿含水量为其饱和含水量的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土壤水分保持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土壤试样为圆柱形,其直径为50mm、高度为50mm;所述第二试样模具为圆筒形,其顶部开口、底部密封、侧壁密封,所述第二试样模具的内腔直径略大于50mm、内腔高度比土壤试样高4-6mm;在烘干过程中,烘干温度为100-120℃,每烘干4-6h后取出土壤试样进行称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珊珊刘鹏飞李吉晟季节王志华李刘欢李响严雨苓杨媛徐增淼张扬王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