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数据传输,具体地,涉及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及芯粒间互连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芯粒间高速高带宽互连的无源均衡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设备对内存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已无法满足terabyte级别设备的内存带宽需求。在高速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在传输介质中的频率依赖性衰减,导致码间干扰(isi)问题,进而影响接收机的眼图开口、电压裕度以及时序抖动,降低系统的灵敏度和误码率(ber)。为了补偿高速i/o通道中的频率依赖性损耗,需要应用均衡化方法。
2、传统的有源均衡技术在电路实现过程中,使用有源器件(如晶体管、放大器等)来调制信号,功耗较大。同时,由于需要更大的芯片面积来进行电路布局,在高密度的中介层上设计难度尤其高,难以应用于高i/o密度系统中。因此,无源均衡器在低功耗、高带宽、高i/o密度系统中更具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及芯粒间互连系统。
2、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下层锯齿状金属铜线、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通过第二过孔连接信号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通路的发射端与第一焊盘连接,所述信号通路的接收端与第二焊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的一端,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的另一端。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下层锯齿状金属铜线、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通过第二过孔连接信号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通路的发射端与第一焊盘连接,所述信号通路的接收端与第二焊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的一端,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芯粒间互连的无源均衡器,其特征在于:锯齿状的上层锯齿状金属铜线和下层锯齿状金属铜线均由多条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剑飞,高赛,毛志刚,贺光辉,王琴,景乃锋,绳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