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总成、电池配电箱、电池管理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1、为满足对电池管理系统的集成化需求,在电池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多个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壳体上,以使集成化结构可以满足集成化需求。但这种将多个电子元器件集成化设计,电子元器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多个电子元器件结构较紧凑,使得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快速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一般需要在集成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壳体上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较低,不利于保障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总成、电池配电箱、电池管理系统及汽车,以解决现有集成化结构中电子元器件存在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一种电池正极总成,包括正极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
3、所述正极模块包括模块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内的多个高压元器件,所述高压元器件包括主正继电器和主保险;
4、至少一个所述高压元器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面相连;
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极总成还包括导热引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引出件包括第一导热铜排和/或第二导热铜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内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适于与所述BMS控制器相连,用于向所述BMS控制器发送正极实测数据,以使所述BMS控制器在所述正极实测数据满足预设过温条件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制冷。
5.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极总成还包括导热引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引出件包括第一导热铜排和/或第二导热铜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内的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适于与所述bms控制器相连,用于向所述bms控制器发送正极实测数据,以使所述bms控制器在所述正极实测数据满足预设过温条件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制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包括电流感应器和/或温度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容置空间,多个高压元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内的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极总成还包括第一导热胶,所述第一导热胶设置在所述导热引出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极总成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灌封胶,所述灌封胶包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并用于连接托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正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导热胶,所述散热翅片通过所述第二导热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相连。
14.一种电池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壳体、设置在所述配电壳体内的多个高压元器件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高压元器件包括主正继电器、主保险和主负继电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配电箱还包括导热引出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引出件包括第一导热铜排、第二导热铜排和第三导热铜排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配电箱还包括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配电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儒,彭青波,郑铿庭,赵源,查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