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637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其包括一个测厚工具和两块测量点定位板;所述的测厚工具包括一个U型手柄,在手柄外围包覆保温层,千分表固定在U型手柄一个端部上,千分表针尖穿出手柄,对应千分表针尖位置处、在手柄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测量杆,测量杆端头也穿出手柄;所述的测量点定位板一和测量点定位板二的形状与待测刀具形状相吻合,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测量孔,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价格低、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准确进行刀厚的多点重复测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复杂形状刀头进行多点全方位的简易、快速、准确的厚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刀头是精密部件,刀头材料的耐磨性能极高。为确定刀头的使用寿命,需对其耐磨性进行测试,根据其试验过程中实际产生的磨损量及失效磨损量进行寿命计算。对磨损量的确定通常采用刀头的去重量或减薄量,由于刀头结构的特殊性(无法实现频繁拆装),在此只能根据对其试验后的减薄量作为刀头寿命计算的依据。由于每次试验后,刀头磨损厚度差很小(大约5~8微米),无法采用目前通用的刀头厚度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其测量精度分别为0.02毫米和0.01毫米)进行测量。而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如六坐标仪,由于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且使用时对环境要求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进行刀厚的多点重复测量的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其包括一个测厚工具和两块测量点定位板;所述的测厚工具包括一个U型手柄,在手柄外围包覆保温层,千分表固定在U型手柄一个端部上,千分表针尖穿出手柄,对应千分表针尖位置处、在手柄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测量杆,测量杆端头也穿出手柄;所述的测量点定位板一和测量点定位板二的形状与待测刀具形状相吻合,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测量孔,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如上所述的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其所述的两块测量点定位板上的测量孔的位置及孔径相对应一致。本技术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其用测量点定位板上设置的定位孔完成定位板与刀具的精确定位,用测量点定位板上设置的测量孔完成千分表针尖与测量杆在刀头上的快速准确定位;利用测量工具上设置的高精度千分表及测量杆实际位置的变化确定刀头的厚度,通过磨损前、后刀厚的变化量,可确定出刀头的实际磨损量。本技术装置,价格低、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准确进行刀厚的多点重复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测厚工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测量点定位板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测量点定位板二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层;2.测量杆;3.千分表针尖;4.千分表;5.手柄;6.定位孔;7.测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它包括一个测厚工具和两块测量点定位板。为全面掌握刀头不同部位的磨损量,在测量点定位板设置204个测量孔7并进行编号,以便准确、快速确定不同测量点的位置。测厚工具上固定有千分表4和测量杆2,保持千分表针尖与测量杆2的相对位置固定,用标准量块标定后,可根据千分表的显示,得出刀头的实际厚度。如图1所示,测厚工具包括一个U型手柄5,在手柄5外围包覆保温层1,千分表4固定在U型手柄5一个端部上,千分表针尖3穿出手柄5,对应千分表针尖3位置处、在手柄5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测量杆2,测量杆2端头也穿出手柄5。如图2和图3所示,测量点定位板一和测量点定位板二的形状与待测刀具形状相吻合,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边缘处开设有204个测量孔7,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上还开设有若干定位孔6,两块测量点定位板上的测量孔7的位置及孔径相对应一致。本技术所述的刀头厚度测量装置使用时:首先将须测量的安装有刀头的刀体拆出,竖直放置在支架上,用丙酮擦拭干净后,将测量点定位板一和测量点定位板二按其定位要求用强力磁铁固定在刀头两侧;在使用标准量块对测量工具完成标定后,测量人A手持测厚工具并将千分表4的针尖3按编号顺序依次插入已安装在刀头表面的测量点定位板一的每个测量孔7中,测量人B也将测量工具上的测量杆2插入刀头另一侧的测量点定位板二的对应测量孔7中,此时可以进行读数并记录;直至完成测量点定位板上的所有测量孔处的测量,用标定数值与记录值进行比对,即可得到所有测量点处的刀厚。测厚工具要有良好的保温措施,防止测量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使测量工具的温度均匀性产生变化,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千分表4的针尖3和测量杆2的材料应采用耐磨性好的硬质合金,以减少频繁使用产生磨损而引发的测量误差;同时采用3次重复测量,排除偶发干扰因素。采取上述措施后,对大量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为3微米,大大超过常规测量工具所能达到的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测厚工具和两块测量点定位板;所述的测厚工具包括一个U型手柄(5),在手柄(5)外围包覆保温层(1),千分表(4)固定在U型手柄(5)一个端部上,千分表针尖(3)穿出手柄(5),对应千分表针尖(3)位置处、在手柄(5)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测量杆(2),测量杆(2)端头也穿出手柄(5);所述的测量点定位板一和测量点定位板二的形状与待测刀具形状相吻合,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测量孔(7),在每块测量点定位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头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测厚工具和两块测量点定位板;所述的测厚工具包括一个U型手柄(5),在手柄(5)外围包覆保温层(1),千分表(4)固定在U型手柄(5)一个端部上,千分表针尖(3)穿出手柄(5),对应千分表针尖(3)位置处、在手柄(5)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测量杆(2),测量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悦吴华谭再跃史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