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辅助人体肩关节进行康复训练的装置,适用于因中风、工伤和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上肢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
技术介绍
肩关节是人体上肢重要关节,因此,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是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残障患者在上肢康复训练过程中,上肢康复机器人需要直接作用于人体上肢,训练过程必须安全、舒适,因此,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在结构上必须以考虑人体肩部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首先,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必须能满足人体肩部的基本运动,对肩部作全方位的肌肉及神经刺激;其次,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必在对患者肩关节的肌肉和神经作有效训练时,必须保证不对患者身体产生任何伤害,以保证康复训练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为了加强康复训练过程的安全性,必须在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机械结构上,限制机构运动的最大行程,以防止在控制系统紊乱的情况下产生意外;最后,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需要能够被灵活调节,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以保证康复训练过程的舒适性;现有的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要么结构庞大,不适合穿戴及家庭使用,要么功能太简单,无法对残障患者的肩关机做有效的康复训练;此外,部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肩支撑机构、外展内收机构和前曲后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肩支撑机构由后背支撑板(1)、后背调节板(2)、后背连接板(3)、肩前板(4)、肩背支撑板(5)、肩背座板(6)和肩前拉块(7)组成;所述各板均具有多条平行的调节槽,后背支撑板(1)与后背调节板(2)、后背调节板(2)与后背连接板(3)、后背连接板(3)与肩背支撑板(5)通过调节槽内的螺钉连接固定;肩背支撑板(5)分别与肩前板(4)、肩背座板(6)通过调节槽内的螺钉连接固定;肩前拉块(7)和肩前板(4)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所述外展内收机构实现肩关节的外展内收运动,由肩前连接板(8)、肩后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肩支撑机构、外展内收机构和前曲后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支撑机构由后背支撑板(1)、后背调节板(2)、后背连接板(3)、肩前板(4)、肩背支撑板(5)、肩背座板(6)和肩前拉块(7)组成;所述各板均具有多条平行的调节槽,后背支撑板(1)与后背调节板(2)、后背调节板(2)与后背连接板(3)、后背连接板(3)与肩背支撑板(5)通过调节槽内的螺钉连接固定;肩背支撑板(5)分别与肩前板(4)、肩背座板(6)通过调节槽内的螺钉连接固定;肩前拉块(7)和肩前板(4)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外展内收机构实现肩关节的外展内收运动,由肩前连接板(8)、肩后连接板(22)、肩前轴承座(9)、肩前轴(27)、肩后护板(23)、肩后拉盘(20)、肩后轴承座(25)、肩后轴(21)组成;肩前连接板(8)、肩后连接板(22)、肩前轴承座(9)、肩后护板(23)和肩后拉盘(20)上均具有均匀分布的调节孔;肩前连接板(8)一端与肩背座板(6)通过调节孔内螺钉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肩前轴承座(9)通过调节孔内螺钉连接固定;肩前轴(27)置于肩前轴承座(9)内;肩后连接板(22)一端与肩背座板(6)通过调节孔内螺钉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肩后护板(23)通过调节孔内螺钉连接固定,肩后轴承座(25)与肩后护板(23)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肩后拉盘(20)套于肩后轴(21)上,肩后轴(21)置于肩后轴承座(25)内,和肩前轴(27)的轴线重合;肩后拉盘(20)的圆周端面上有槽,槽内放置钢丝绳(16),钢丝绳(16)在执行机构的驱动下,拉动肩后拉盘(20)沿肩前、肩后轴共同的轴线旋转;所述前曲后伸机构实现肩关节的前曲后伸运动,由臂前连接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蔡华,江先志,陈文斌,黄晓琳,熊有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