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395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的播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它包括气管固定架、负压管、正压管、风泵、负压分配室、正压分配室、风泵支架、中央减速箱皮带轮、张紧轮、皮带、风泵皮带轮。风泵皮带轮安装在风泵。风泵安装在风泵支架正上方。负压分配室和正压分配室分别与风泵联结。负压管和负压分配室联结,正压管和正压分配室联结。负压分配室包括漩涡泵负压接头、负压过渡接口、负压管接口座、负压管接头、密封端盖。正压分配室包括漩涡泵正压接头、正压管接头、正压密封端盖。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气力式排种器提供正负气压,实现单粒精量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中种植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播种主要采用机械式原理和技术,不仅难以实现精量播种,而且容易产生种子破损和型孔堵塞,大大降低排种器的工作性能。目前,气力式精量播种成为精量播种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气力式精量播种是通过气流的吸附力将种子从种子堆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单粒或双粒精密播种的目的。同机械式播种相比相比具有省种、不伤种、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适应力强、易于实现单粒精播和作业速度高等诸多优点。迄今为止,未见有关气力式排种器风泵系统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为气力式排种器提供正负气压,实施精量直播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包括气管固定架、负压管、正压管、风泵、负压分配室、正压分配室、风泵支架、中央减速箱皮带轮、张紧轮、皮带、风泵皮带轮。所述的风泵皮带轮安装在风泵上。风泵安装在风泵支架正上方。负压分配室和正压分配室分别与风泵连接。负压管和负压分配室连接,正压管和正压分配室连接。负压管和正压管分别通过相应的气管固定架。本风泵系统为气力式排种器提供正负气压,实现气力式排种器的精量播种。所述的负压分配室包括漩涡泵负压接头、负压过渡接口、负压管接口座、负压管接头、密封端盖。密封端盖焊接负压管接口座上。6个负压管接头均布焊接在压管接口座圆周上。负压过渡接口焊接在负压管接口座上。漩涡泵负压接头焊接在负压过渡接口上。所述的正压分配室包括漩涡泵正压接头、正压管接头、正压密封端盖。正压密封端盖安装在漩涡泵正压接头上。7个正压管接头均布焊接在漩涡泵正压接头圆周上。所述的正、负气压管的数量的排种器的数量匹配。所述的风泵系统的气压可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型可以实现为气力式排种器提供正负气压,实施气力式排种器的精量播种。2、同机械式精密排种器相比具有省种、不伤种、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的优点,且作业速度高、适应力强、易于实现单粒精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泵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a)为负压分配室内型结构图。图2(b)为负压分配室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a)为正压分配室内型结构图。图3(b)为正压分配室外形结构示意图。图1-图3的编号含义为:1a1-第一气管固定架、1a2-第二气管固定架;2a1-第一负压管、2a2-第二负压管、2a3-第三负压管、2a4-第四负压管、2a5-第五负压管、2a6-第六负压管;3a1-第一正压管、3a2-第二正压管、3a3-第三正压管、3a4-第四正压管、3a5-第五正压管、3a6-第六正压管;4-风泵;5-负压分配室;6-正压分配室;7-风泵支架;8-中央减速箱皮带轮;9-张紧轮;10-皮带;11-风泵皮带轮;12-漩涡泵负压接头;13-负压过渡接口;14-负压管接口座;15-负压管接头;16-密封端盖;17-正压管接头;18-正压密封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图1、图2可知,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包括第一至第二气管固定架1a1、1a2、第一至第六负压管2a1、2a2、2a3、2a4、2a5、2a6、第一至第六正压管3a1、3a2、3a3、3a4、3a5、3a6、风泵4、负压分配室5、正压分配室6、风泵支架7、中央减速箱皮带轮8、张紧轮9、皮带10、风泵皮带轮11。其特征在于:中央减速箱皮带轮8通过皮带10,经过张紧轮9,和风泵皮带轮11连接。风泵皮带轮11安装在风泵4。风泵4安装在风泵支架7正上方。负压分配室5和正压分配室6分别与风泵连接。第一至第六负压管2a1、2a2、2a3、2a4、2a5、2a6和负压分配室5连接,并通过气管固定架1a1。第一至第六正压管3a1、3a2、3a3、3a4、3a5、3a6和正压分配室6连接,并通过气管固定架1a2。所述负压分配室5包括漩涡泵负压接头12、负压过渡接口13、负压管接口座14、负压管接头15、密封端盖16。密封端盖16焊接负压管接口座14上。6个负压管接头15呈60°夹角均布焊接在压管接口座14圆周上。负压过渡接口13焊接在负压管接口座14上。漩涡泵负压接头12焊接在负压过渡接口13上。所述的正压分配室6包括漩涡泵正压接头17、正压管接头18、正压密封端盖19。正压密封端盖18安装在漩涡泵正压接头17上。7个正压管接头18呈51.4°夹角均布焊接在漩涡泵正压接头17圆周上。所述的正、负气压管的数量与排种器的数量匹配。所述的风泵系统气压可调。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包括第1至第2气管固定架(1a1、1a2)、第1至第6负压管(2a1、2a2、2a3、2a4、2a5、2a6)、第1至第6正压管(3a1、3a2、3a3、3a4、3a5、3a6)、风泵(4)、负压分配室(5)、正压分配室(6)、风泵支架(7)、中央减速箱皮带轮(8)、张紧轮(9)、皮带(10)、风泵皮带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减速箱皮带轮(8)通过皮带(10)、张紧轮(9)与风泵皮带轮(11)联结;所述的风泵皮带轮(11)安装在风泵(4)上,风泵(4)安装在风泵支架(7)正上方;负压分配室(5)和正压分配室(6)分别与风泵联结;第1至第6负压管(2a1、2a2、2a3、2a4、2a5、2a6)与负压分配室(5)联结,并通过气管固定架(1a1)。第1至第6正压管(3a1、3a2、3a3、3a4、3a5、3a6)和正压分配室(6)联结,并通过气管固定架(1a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力式排种器的风泵系统,包括第1至第2气管固定架(1a1、1a2)、第1至第6负压管(2a1、2a2、2a3、2a4、2a5、2a6)、第1至第6正压管(3a1、3a2、3a3、3a4、3a5、3a6)、风泵(4)、负压分配室(5)、正压分配室(6)、风泵支架(7)、中央减速箱皮带轮(8)、张紧轮(9)、皮带(10)、风泵皮带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减速箱皮带轮(8)通过皮带(10)、张紧轮(9)与风泵皮带轮(11)联结;所述的风泵皮带轮(11)安装在风泵(4)上,风泵(4)安装在风泵支架(7)正上方;负压分配室(5)和正压分配室(6)分别与风泵联结;第1至第6负压管(2a1、2a2、2a3、2a4、2a5、2a6)与负压分配室(5)联结,并通过气管固定架(1a1)。第1至第6正压管(3a1、3a2、3a3、3a4、3a5、3a6)和正压分配室(6)联结,并通过气管固定架(1a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式排种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庆喜黄海东田波平舒彩霞段宏兵吴江生刘光李继波张猛覃国良黄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