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忠专利>正文

自动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18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成型机,包含机架、液压机构,所述机架,包含机架座、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导柱;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安装在机架座上,经导柱连接在一起;移模板与导柱连接处设置有轴瓦;所述自动成型机的机架上还设置承重梁;所述移模板上设计有弹性承重机构,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承重梁上;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是弹簧机构,所述液压机构中还设置了积层型引导逆止阀18和19,锁紧力增加了20%,本方案通过调节弹簧承重机构的松紧来达到所需的承重力(向上的力),从而减少轴瓦7对导柱3的摩擦系数,使导柱3、轴瓦7的寿命大大提高,约三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成型机,属于自动成型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成型机,包含机架,液压机构,所述机架,包含机架座、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导柱;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安装在机架座上,经导柱连接在一起;移模板与导柱连接处设置有轴瓦。机架需承受几十吨至几百吨的压力<视机器大小而定>。移模板经油压系统进行前进、后退,每经过一次往复,产出一模产品。由于移模频繁往复运动,轴瓦、导柱较易磨损,影响自动成型机的机架工作寿命;所述机液压机构,包括PLC控制器、电磁阀的线圈a、b、c、d、e、f、g,油缸16,油缸17,油泵32、油泵33;整个机构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线圈a、c、e、g通电即快速前进;线圈b、c、e、g通电即快速后退;线圈a、c、g通电即慢速前进;线圈b、c、g通电即慢速后退;线圈a、d、g通电即模具锁紧;油缸17是通过油泵32、33供油,其他四条油缸16靠自流补充,待锁紧时五条油缸同时加压。这样就可以用小流量的泵来实现200mm/s的快速前进和后退,并且能够保证足够大的压力,也节约了能源。但这种液压机构的锁紧力不够,会影响成型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为经济、并且工作寿命长的机架且液压机构锁紧力大的自动成型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成型机,包含机架,液压机构,所述机架,包含机架座、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导柱;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安装在机架座上,经导柱连接在一起;移模板与导柱连接处设置有轴瓦;所述自动成型机的机架上还设置承重梁;所述移模板上设计有弹性承重机构,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承重梁上;所述液压机构,包括PLC控制器、电磁阀的线圈a、b、c、e、g,油缸16,油缸17,油泵32、油泵33;整个机构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线圈a、c、e、g通电即快速前进;线圈b、c、e、g通电即快速后退;线圈a、c、g通电即慢速前进;线圈b、c、g通电即慢速后退;线圈a、d、g通电即模具锁紧;油缸17是通过油泵32、33供油,其他四条油缸16靠自流补充,待锁紧时五条油缸同时加压。液压机构中还设置了积层型引导逆止阀18和19。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是弹簧机构。本专利技术方案在所述自动成型机的机架上还设置承重梁;所述移模板上设计有弹性承重机构,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承重梁上;通过调节弹簧承重机构的松紧来达到所需的承重力<向上的力>,从而减少轴瓦7对导柱3的摩擦系数,使导柱3、轴瓦7的寿命大大提高,约三倍以上;同时,本专利技术自动成型机的液压机构中还设置了积层型引导逆止阀7和8,锁紧力增加了20%。-->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架主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架俯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架左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机构视图。其中:1、承重梁;2、固模板;3、导柱;4、移模板;5、固定机构;6、后固板;7、轴瓦;8、弹性承重机构;9、机架座;10、凹模;11、凸模;12、油箱;13、阀门(1);14、阀门(2);15、充液阀;16、油缸;17、油缸(2);18、逆止阀;19、卸压阀;20、单向阀;21、料枪;22、电磁换向阀;23、电磁换向阀;24、单向阀;25、电磁换向阀;26、逆流阀;27、电磁换向阀;28、逆流阀;29、单向阀;30、单向阀;31、电动机;32、油泵;33、油泵。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2、3,本专利技术自动成型机,包含机架,所述机架,包含机架座9、固模板2、移模板4、后固板6,导柱3;所述固模板2、移模板4、后固板6安装在机架座9上,经导柱3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柱3通过固定机构5固定在机架座6上,移模板4与导柱3连接处设置有轴瓦7;所述自动成型机的机架上还设置承重梁1;所述移模板4上设计有弹性承重机构8,所述弹性承重机构8支撑在所述承重梁1上。所述固模板2固定有凹模10,所述移模板4上固定有凸模11;移模板4经油压系统进行前进、后退,每经过一次往复,产出一模产品;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是弹簧机构;通过调节弹簧承重机构的松紧来达到所需的承重力<向上的力>,从而减少轴瓦7对导柱3的摩擦系数,使导柱3、轴瓦7的寿命大大提高,约三倍以上。如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自动成型机,还包含液压机构,所述液压机构,包含油箱12;阀门(1)13;阀门(2)14;充液阀15;油缸16;油缸(2)17;逆止阀18;卸压阀19;单向阀20;料枪21;电磁换向阀22;电磁换向阀23;单向阀24;电磁换向阀25;逆流阀26;电磁换向阀27;逆流阀28;单向阀29;单向阀30;电动机31;油泵32;油泵33。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磁阀的线圈a、b、c、e、g,油缸16,油缸17,油泵32、油泵33;整个机构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线圈a、c、e、g通电即快速前进;线圈b、c、e、g通电即快速后退;线圈a、c、g通电即慢速前进;线圈b、c、g通电即慢速后退;线圈a、d、g通电即模具锁紧;油缸17是通过油泵32、33供油,其他四条油缸16靠自流补充,待锁紧时五条油缸同时加压。液压机构中还设置了积层型引导逆止阀18和19。本专利技术自动成型机液压机构中还设置了积层型引导逆止阀18和19,锁紧力增加了2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成型机,包含机架,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含机架座、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导柱;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安装在机架座上,经导柱连接在一起;移模板与导柱连接处设置有轴瓦;所述自动成型机的机架上还设置承重梁;所述移模板上设计有弹性承重机构,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承重梁上;所述液压机构,包括PLC控制器、电磁阀的线圈a、b、c、e、g,油缸16,油缸17,油泵32、油泵33;整个机构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线圈a、c、e、g通电即快速前进;线圈b、c、e、g通电即快速后退;线圈a、c、g通电即慢速前进;线圈b、c、g通电即慢速后退;线圈a、d、g通电即模具锁紧;油缸17是通过油泵32、33供油,其他四条油缸16靠自流补充,待锁紧时五条油缸同时加压。液压机构中还设置了积层型引导逆止阀18和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成型机,包含机架,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含机架座、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导柱;固模板、移模板、后固板安装在机架座上,经导柱连接在一起;移模板与导柱连接处设置有轴瓦;所述自动成型机的机架上还设置承重梁;所述移模板上设计有弹性承重机构,所述弹性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承重梁上;所述液压机构,包括PLC控制器、电磁阀的线圈a、b、c、e、g,油缸16,油缸17,油泵32、油泵33;整个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