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0404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质管网系统。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它包括TOP节点后手动阀、自动切断阀、压力调节阀、流量孔板、流量调节阀、介质总管、介质分管,介质总管上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TOP节点后手动阀、自动切断阀、压力调节阀、流量孔板、流量调节阀,TOP节点后手动阀位于TOP节点后;介质总管的输出端分别与n个介质分管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n为2~50个,介质分管的输出至炉前设备;其特征在于:TOP节点后手动阀与自动切断阀3之间串联连接有一过滤组。该系统能防止介质管网系统堵塞。(*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介质管网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所应用的加热炉、退火炉、热处理炉等炉型中,介质管网部分构成了炉 子的“动脉”系统,介质管网系统配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炉子的使用状况。一般,工厂管网输送介质到TOP (take over point)节点前,然后通过炉前介质管 网系统输送到炉上各设备。炉前介质管网系统一般由TOP节点后手动阀、自动切断阀、压力 调节阀、流量孔板、流量调节阀、介质总管、介质分管等组成,如图1所示。在工作过程中,若 介质清洁度不高或外部管网中含有杂物,很容易造成管网堵塞、甚至对精密的检测元件造 成损坏,造成炉子停炉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该系统能防止介质 管网系统堵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 它包括TOP节点后手动阀、自动切断阀、压力调节阀、流量孔板、流量调节阀、介质总管、介 质分管,介质总管上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TOP节点后手动阀、自动切断阀、压力调 节阀、流量孔板、流量调节阀,TOP节点后手动阀位于TOP节点后;介质总管的输出端分别与 n个介质分管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n为2 50个,介质分管的输出至炉前设备;其特征在 于T0P节点后手动阀与自动切断阀3之间串联连接有一过滤组。所述的过滤组包括第一旁通管、第一手动阀、第一过滤器、第二手动阀、第二旁通 管、第三手动阀、第二过滤器、第四手动阀,第一旁通管上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第 一手动阀、第一过滤器、第二手动阀,第一旁通管的输入端与TOP节点后手动阀的输出端相 连通,第一旁通管的输出端与自动切断阀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旁通管上从输入端至输出 端依次设置有第三手动阀、第二过滤器、第四手动阀,第二旁通管的输入端与TOP节点后手 动阀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二旁通管的输出端与自动切断阀的输入端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TOP节点后手动阀与自动切断阀之间串联连接有一过滤组,能防止介质管网 系统堵塞,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不会因介质堵塞管网而停炉检修管网,提高炉子的运行率。2、检修维护方便,对于在TOP节点后安装过滤器组的管道,不需停炉检修过滤器 组的网元件,在线检修过滤器即可。3、过滤器组后的检测元件及设备不会因杂物堵塞而造成损坏,可以有效保护过滤 器组后的检测元件及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介质管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T0P节点前手动阀,2-T0P节点后手动阀,3-自动切断阀,4_压力调节阀, 5_流量孔板,6-流量调节阀,7-T0P节点,8-介质总管,9-介质分管,10-第一旁通管,11-第 一手动阀,12-第一过滤器,13-第二手动阀,14-第二旁通管,15-第三手动阀,16-第二过滤 器,17-第四手动阀。图中的箭头表示介质的流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它包括TOP节点后手动阀2、自动切断 阀3、压力调节阀4、流量孔板5、流量调节阀6、介质总管8、介质分管9、过滤组,介质总管8 上从输入端(为TOP节点7)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TOP节点后手动阀2、自动切断阀3、压力 调节阀4、流量孔板5、流量调节阀6,T0P节点前手动阀1位于TOP节点7前,TOP节点后手 动阀2位于TOP (take over point)节点7后(介质总管8的输入端为前,介质总管8的输 出端为后);介质总管8的输出端分别与n个介质分管9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n为2 50 个(图2中只画出了 3个,介质分管的个数根据需要确定),介质分管9的输出至炉前设备; TOP节点后手动阀2与自动切断阀3之间串联连接有一过滤组。所述的过滤组包括第一旁通管10、第一手动阀11、第一过滤器12、第二手动阀13、 第二旁通管14、第三手动阀15、第二过滤器16、第四手动阀17,第一旁通管10上从输入端 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手动阀11、第一过滤器12、第二手动阀13 (第一过滤器12位于第 一手动阀11与第二手动阀13之间),第一旁通管10的输入端与TOP节点后手动阀2的输 出端相连通,第一旁通管10的输出端与自动切断阀3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旁通管14上从 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第三手动阀15、第二过滤器16、第四手动阀17 (第二过滤器16 位于第三手动阀15与第四手动阀17之间),第二旁通管14的输入端与TOP节点后手动阀 2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二旁通管14的输出端与自动切断阀3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一过滤器12、第二过滤器16均可采用现有产品。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往往由于外部管网内的杂质或输送过来的介质本洁净度不 高,造成管网堵塞,从而导致停炉检修。为了避免杂质造成的停炉检修及不必要的仪器损 坏,在TOP节点后加一组过滤器组,若来源介质不好,通过过滤器组,过滤掉引起堵塞管网 的杂物,达到净化介质的目的,避免因介质不好造成停炉检修。其工作原理为第三手动阀15和第四手动阀17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手动阀11和 第二手动阀13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二过滤器16处于工作状态,第一过滤器12处于备用 状态。当工作一段时间后,第二过滤器16工作状态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手动切换到第一 过滤器12上。其操作程序为首先打开第一手动阀11和第二手动阀13,然后关闭第三手动 阀15和第四手动阀17,此时,第一过滤器12处于工作状态,第二过滤器16处于备用状态。 利用第二过滤器16处于备用状态,可以不用停炉检修第二过滤器16,使其保持有过滤功 能。依次原理,可以不定期的检修过第二过滤器16或第一过滤器12。而使整个系统保持畅 通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它包括TOP节点后手动阀(2)、自动切断阀(3)、压力调节阀(4)、流量孔板(5)、流量调节阀(6)、介质总管(8)、介质分管(9),介质总管(8)上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TOP节点后手动阀(2)、自动切断阀(3)、压力调节阀(4)、流量孔板(5)、流量调节阀(6),TOP节点后手动阀(2)位于TOP节点(7)后;介质总管(8)的输出端分别与n个介质分管(9)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n为2~50个,介质分管(9)的输出至炉前设备;其特征在于:TOP节点后手动阀(2)与自动切断阀(3)之间串联连接有一过滤组。

【技术特征摘要】
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它包括TOP节点后手动阀(2)、自动切断阀(3)、压力调节阀(4)、流量孔板(5)、流量调节阀(6)、介质总管(8)、介质分管(9),介质总管(8)上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置有TOP节点后手动阀(2)、自动切断阀(3)、压力调节阀(4)、流量孔板(5)、流量调节阀(6),TOP节点后手动阀(2)位于TOP节点(7)后;介质总管(8)的输出端分别与n个介质分管(9)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n为2~50个,介质分管(9)的输出至炉前设备;其特征在于TOP节点后手动阀(2)与自动切断阀(3)之间串联连接有一过滤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过滤保护的介质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组 包括第一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发禹郑剑辉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