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贝类的净化方法,尤其是双壳贝类的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牡蛎、扇贝、贻贝、毛蚶、缢蛏和菲律宾蛤仔等双壳贝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海鲜产品,在我国资源丰富。然而,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一些养殖海域已经受到Cu、Pb、Zn、Cd等重金属的污染。牡蛎、扇贝、贻贝、毛蚶、缢蛏和菲律宾蛤仔等具有生物累积作用,能在水体中将浓度很低的重金属离子短期内累积于体内,除对自身产生危害作用外,其累积于体内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申请号为03134147.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滩涂埋栖性贝类生物净化方法,在放有滩涂埋栖性贝类的暂养水体中单独或混合添加硅藻、金藻、小球藻、扁藻等微藻活体,在海水温度10~28条件下,经4~24小时净化处理,可使贝类体内泥沙排出,完成埋栖性贝类出售前的净化。该方法只能使贝类体内的泥沙排出,而未能使贝类体内的重金属排出。然而,要使贝类完全达到食用卫生许可的水平,还需要将贝类体内的超标部分重金属排出。关于双壳贝类体内重金属的排出,国内外也有一些相关报道。国外的报道较多的是将受重金属污染海区的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壳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双壳贝类暂养在水温为22~28℃、盐度为12~32‰、保持连续充气的砂滤天然海水中,多次向砂滤天然海水中投放微藻活体进行净化处理2~31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壳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双壳贝类暂养在水温为22~28℃、盐度为12~32‰、保持连续充气的砂滤天然海水中,多次向砂滤天然海水中投放微藻活体进行净化处理2~31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壳贝类为牡蛎、扇贝、贻贝、毛蚶、缢蛏和菲律宾蛤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天然海水的pH值调节到7.6~7.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活体为小球藻、扁藻、金藻、骨条藻、角毛藻中的一种或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