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瑞蕾专利>正文

用玉米芯栽培白灵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582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玉米芯栽培白灵菇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配料、装袋、灭菌、培养、垒墙覆土、出菇;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白灵菇生物学转化率由原来40-50%提高到80-85%;生产成本原来的1.32元左右/袋下降到1.08元左右/袋;白灵菇成本产品质显著提高,口感更佳;玉米芯栽培白灵菇经改进后技术先进,工艺简单、合理,菌袋不易遭受污染,成品率高,农户栽培白灵菇积极性更高,效益更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人类食用菌类的历史悠久,人工栽种菌自汉朝时已经有之,但其技术、产量、品种 等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食用菌作为人类的一大食物系列,市场对食用菌数量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白 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类,人工栽培历史较短。因此,低成本、工艺简单、品质好、产量高、适 温广的技术研究和推广迫在眉捷。 白灵菇原产于我国的新疆、印度的克什米尔地以及南欧的部分国家。 白灵菇自1959年以来,印度、法国、德国、德国专家曾研究并尝试进行人工栽培,没有成功。1970年印度克什米尔进行了第一次段木驯化栽培;1974年法国利用麦秆、废麻和20%的燕麦驯化栽培成功;1977年法国成功地进行人工商业化栽培,但产出比不很理想;1983年我国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进行驯化栽培研究,1993年采用棉籽壳和麦麸驯化栽培成功。1995年-1998年我国著名真菌分类学家印晓岚先生与北京有关单位进行商业性开发,并正式确定其商品名称为白灵菇。1996年始我国新疆开始小面积示范推广,但是到目前为止,棉籽壳、玉米芯等培养料均需要进行预发酵而费工费时绝大部分仅出一茬菇,产量仍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采用的技术方案 1、配料 玉米芯55-65 %、玉米秆8-12 %、麦麸15-20 % 、玉米粉4-6 % 、豆粕2_4%、石灰 1. 5-3%、 CaC030 . 5-1. 2 %、三元复合月巴(N : P : K = 15 : 15 : 15)0. 3-0. 8 %、 KH2P04 0. 1-0. 3%、MgS04 0. 1-0 . 3%。 2、装袋 把配料装入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中,两头用绳扎紧,料要装紧一些。 3、灭菌 把装好的袋装入灭菌锅内进行蒸汽高温灭菌,当温度达到IO(TC时,停火闷锅6-8小时,即可出锅。 4、接种 当袋温冷却到室温时即可接种,接种时室内要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接种人员换 鞋换衣戴口罩,在接种器前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工作。用菌钩松散菌种。松散完一瓶要再 在火焰上烧一下,再松散下瓶。另外菌种瓶必须用0. 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棉塞必须在 菁菁灯上燃烧灭菌。接种时把菌袋口用酒精棉消毒,解开系袋绳,撑起袋口倒入菌种。震动袋口,以便菌种进入料面。再系上袋口。注意整个过程和所有物品不要离开无菌区。 5、培养 接完种后把菌袋拿到消完毒的培养室。培养室地面撒一层石灰,然后放袋。袋放 五层高,三趟为一组,趟间留10cm的空隙,作业道50cm。垒完一趟后上面用遮光布遮光。 培养期间,室内卫生一定要干净,地面要干燥。要定期喷雾杀菌杀虫药。培养期间 室内温在25t:以下,待温在27t:以下。湿度在75%以下。空气要全天候通风。光线要暗。 通过二十多天,菌丝长满全袋成为出菇菌袋。 6、垒墙覆土 (1)、选袋扎眼把长满菌丝的袋周扎深2-3寸的眼,再回放3-5天。 (2)、拌土在棚过道取土打碎,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拌成稀泥闷两个小时(就像垒墙用的泥)。 (3)、割袋把发满菌扎好眼的袋在1/2处环割,去掉其中一头的袋膜,使菌丝露出 来。(4)、垒墙(双垛墙)把露出菌丝的一头向里、南北垒,一袋挤一袋垒一趟,垒到离前角1. 5米为止,再间隔3-4寸垒另一趟,也是露出菌丝的一头向里,长短与开始一趟一样,垒完后把拌好水的土抹上,中间全压上土,袋上面压3公分的土, 土一直抹到袋头,然后再垛第二层袋,抹二层土,共垒6层,最上层土抹个小水沟在覆上一层地膜。 (5)、第二天把每头袋头缝隙用泥抹上,并在上面的地膜中间向下按间距5寸一个眼,扎到离地面一尺高。(6)、第五天开始把袋头的塑料袋割下来,同时向地面浇水。 7、出燕 出菇时要注意通风换气,换气口要钉纱布防菇等害虫飞入。空气湿度保持80 90%,温度18-25°C。每天要像垛孔内灌水一次,并向墙壁、地面洒水,当菌盖达2厘米时开 始打水,每天打水2 3次,当长到八分熟时即可采菇。采收后要清理料面,喷一遍3%的石 灰水上清液,让菌丝恢复生长,6 8天又可出菇。可采菇8 10潮。长出的榆黄蘑朵形 好,生物效率在100 150%。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 1、白灵菇生物学转化率由原来40-50%提高到80-85%。 2、生产成本原来的1. 32元左右/袋下降到1. 08元左右/袋。 3、白灵菇成本产品质显著提高,口感更佳。 4、玉米芯栽培白灵菇经改进后技术先进,工艺简单、合理,菌袋不易遭受污染,成 品率高,农户栽培白灵菇积极性更高,效益更明显。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料 玉米芯60%、玉米秆10%、麦麸18%、玉米粉5%、豆粕3%、石灰2%丄30)3 1%、 三元复合肥(N : P : K = 15 : 15 : 15) 0.6%、KH2P04 0.2%、MgS04 0.2%。 2、装袋 把配好的料按每袋0. 8公斤装入直径20厘米,长40厘米,厚0. 02厘米的低压聚5乙烯塑料袋中,两头用绳扎紧,料要装紧一些。 3、灭菌 把装好的袋装入灭菌锅内进行蒸汽高温灭菌,当温度达到IO(TC时,停火闷锅6-8小时,即可出锅。 4、g禾中 当袋温冷却到室温时即可接种,接种时室内要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接种人员换 鞋换衣戴口罩,在接种器前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工作。用菌钩松散菌种。松散完一瓶要再 在火焰上烧一下,再松散下瓶。另外菌种瓶必须用0. 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棉塞必须在 菁菁灯上燃烧灭菌。接种时把菌袋口用酒精棉消毒,解开系袋绳,撑起袋口倒入菌种。震动 袋口,以便菌种进入料面。再系上袋口。注意整个过程和所有物品不要离开无菌区。 5、培养 接完种后把菌袋拿到消完毒的培养室。培养室地面撒一层石灰,然后放袋。袋放 五层高,三趟为一组,趟间留10cm的空隙,作业道50cm。垒完一趟后上面用遮光布遮光。 培养期间,室内卫生一定要干净,地面要干燥。要定期喷雾杀菌杀虫药。培养期间 室内温在25t:以下,待温在27t:以下。湿度在75%以下。空气要全天候通风。光线要暗。 通过二十多天,菌丝长满全袋成为出菇菌袋。 6、垒墙覆土 (1)、选袋扎眼把长满菌丝的袋周扎深2-3寸的眼,再回放3-5天。(2)、拌土在棚过道取土打碎,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拌成稀泥闷两个小时(就像垒墙用的泥)。 (3)、割袋把发满菌扎好眼的袋在1/2处环割,去掉其中一头的袋膜,使菌丝露出 来。(4)、垒墙(双垛墙)把露出菌丝的一头向里、南北垒,一袋挤一袋垒一趟,垒到离前角1. 5米为止,再间隔3-4寸垒另一趟,也是露出菌丝的一头向里,长短与开始一趟一样,垒完后把拌好水的土抹上,中间全压上土,袋上面压3公分的土, 土一直抹到袋头,然后再垛第二层袋,抹二层土,共垒6层,最上层土抹个小水沟在覆上一层地膜。 (5)、第二天把每头袋头缝隙用泥抹上,并在上面的地膜中间向下按间距5寸一个眼,扎到离地面一尺高。 (6)、第五天开始把袋头的塑料袋割下来,同时向地面浇水。 7、出燕 出菇时要注意通风换气,换气口要钉纱布防菇等害虫飞入。空气湿度保持80 90%,温度18-25°C。每天要像垛孔内灌水一次,并向墙壁、地面洒水,当菌盖达2厘米时开 始打水,每天打水2 3次,当长到八分熟时即可采菇。采收后要清理料面,喷一遍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玉米芯栽培白灵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过程:(1)配料玉米芯55-65%、玉米秆8-12%、麦麸15-20%、玉米粉4-6%、豆粕2-4%、石灰1.5-3%、CaCO↓[3]0.5-1.2%、三元复合肥(N∶P∶K=15∶15∶15)0.3-0.8%、KH↓[2]PO↓[4]0.1-0.3%、MgSO↓[4]0.1-0.3%。(2)装袋把酵料装入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中,两头用绳扎紧,料要装紧一些。(3)灭菌把装好的袋装入灭菌锅内进行蒸汽高温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停火闷锅6-8小时以上,即可出锅。(4)接种当袋温冷却到室温时即可接种,接种时室内要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接种人员换鞋换衣戴口罩,在接种器前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工作。用菌钩松散菌种。松散完一瓶要再在火焰上烧一下,再松散下瓶。另外菌种瓶必须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棉塞必须在菁菁灯上燃烧灭菌。接种时把菌袋口用酒精棉消毒,解开系袋绳,撑起袋口倒入菌种。震动袋口,以便菌种进入料面。再系上袋口。注意整个过程和所有物品不要离开无菌区。(5)培养接完种后把菌袋拿到消完毒的培养室。培养室地面撒一层石灰,然后放袋。袋放五层高,三趟为一组,趟间留10cm的空隙,作业道50cm。垒完一趟后上面用遮光布遮光。培养期间,室内卫生一定要干净,地面要干燥。要定期喷雾杀菌杀虫药。培养期间室内温在25℃以下,待温在27℃以下。湿度在75%以下。空气要全天候通风。光线要暗。通过二十多天,菌丝长满全袋成为出菇菌袋。(6)垒墙覆土1)、选袋扎眼:把长满菌丝的袋周扎深2-3寸的眼,再回放3-5天。2)、拌土:在棚过道取土打碎,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拌成稀泥闷两个小时(就像垒墙用的泥)。3)、割袋:把发满菌扎好眼的袋在1/2处环割,去掉其中一头的袋膜,使菌丝露出来。4)、垒墙(双垛墙):把露出菌丝的一头向里、南北垒,一袋挤一袋垒一趟,垒到离前角1.5米为止,再间隔3-4寸垒另一趟,也是露出菌丝的一头向里,长短与开始一趟一样,垒完后把拌好水的土抹上,中间全压上土,袋上面压3公分的土,土一直抹到袋头,然后再垛第二层袋,抹二层土,共垒6层,最上层土抹个小水沟在覆上一层地膜。5)、第二天把每头袋头缝隙用泥抹上,并在上面的地膜中间向下按间距5寸一个眼,扎到离地面一尺高。6)、第五天开始把袋头的塑料袋割下来,同时向地面浇水。(7)出菇出菇时要注意通风换气,换气口要钉纱布防菇等害虫飞入。空气湿度保持80~9...

【技术特征摘要】
用玉米芯栽培白灵菇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过程(1)配料玉米芯55-65%、玉米秆8-12%、麦麸15-20%、玉米粉4-6%、豆粕2-4%、石灰1.5-3%、CaCO30.5-1.2%、三元复合肥(N∶P∶K=15∶15∶15)0.3-0.8%、KH2PO40.1-0.3%、MgSO40.1-0.3%。(2)装袋把酵料装入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中,两头用绳扎紧,料要装紧一些。(3)灭菌把装好的袋装入灭菌锅内进行蒸汽高温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停火闷锅6-8小时以上,即可出锅。(4)接种当袋温冷却到室温时即可接种,接种时室内要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接种人员换鞋换衣戴口罩,在接种器前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工作。用菌钩松散菌种。松散完一瓶要再在火焰上烧一下,再松散下瓶。另外菌种瓶必须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棉塞必须在菁菁灯上燃烧灭菌。接种时把菌袋口用酒精棉消毒,解开系袋绳,撑起袋口倒入菌种。震动袋口,以便菌种进入料面。再系上袋口。注意整个过程和所有物品不要离开无菌区。(5)培养接完种后把菌袋拿到消完毒的培养室。培养室地面撒一层石灰,然后放袋。袋放五层高,三趟为一组,趟间留10cm的空隙,作业道50cm。垒完一趟后上面用遮光布遮光。培养期间,室内卫生一定要干净,地面要干燥。要定期喷雾杀菌杀虫药。培养期间室内温在25℃以下,待温在27℃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蕾
申请(专利权)人:郑瑞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