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瓶栽杏孢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951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瓶栽杏孢菇的方法,它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瓶、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生长及收获工序过程,它使用的栽培瓶其瓶身高度为17~18cm,瓶身直径7~8cm,瓶口直径5~6cm;接种采用液体菌种,菌种用量没瓶10~15毫升;对少量芽出多的栽培瓶进行人工疏蕾,确保一瓶只出一个菇。该方法使用小栽培瓶,容量小,节省原材料的使用,也减少了灭菌时间,瓶口小,能限制芽出数量及长出瓶口菇的数量,对少量芽出多的栽培瓶进行人工疏蕾,确保一瓶只出一个菇,培养的杏孢菇其菇形好,长势整齐,A级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杏孢菇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肉厚、开伞慢、菇柄组织密实、雪白粗大、孢子少、保鲜期长。营养丰富,寡糖含量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口感极佳。所以它是目前广泛栽培的一个蘑菇菌种,现有的工厂化瓶栽技术中使用的栽培瓶,其瓶体和瓶口较大,一个瓶口容易长出多个子实体,这样就势必造成子实体大小不一,影响杏孢菇的整齐度和品质。再就是使用固体菌种,生产周期长,出菇不整齐,容易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该方法可以实现一个瓶出一颗菇,生产周期短,杏孢菇长势整齐,品质优良,效益显著。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它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瓶、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生长及收获工序过程,其特征在于它使用的栽培瓶其瓶身高度为17 18cm,瓶身直径7 8cm,瓶口直径5 6cm ;接种采用液体菌种,菌种用量没瓶10 15毫升;对少量芽出多的栽培瓶进行人工疏蕾,确保一瓶只出一个菇。所述的栽培瓶,最好其瓶身高度为17. 5cm,瓶身直径7. 3cm,瓶口直径5. 5cm。 菌丝体培养分两个时期进行,前期在洁净环境中培养,5 7天后移到后期培养室进行,直至可以搔菌。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采用自动接种机接种。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根据杏孢菇的特点,采用了上述尺寸和形状的栽培瓶培养,容量小,节省原材料的使用,也减少了灭菌时间;瓶口小,能限制芽出数量及长出瓶口菇的数量,实现一瓶一菇栽培,菇形好,长势整齐,A级品率高;由于使用小瓶,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由于瓶口小,料面离瓶口距离相应加大,受环境影响会减少,在干湿处理时料面失水会减少,有利于干湿控制措施方法的实施。再就是使用液体菌种,还具有生产周期短,出菇整齐,不容易污染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它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瓶、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生长及收获工序过程,它使用的栽培瓶其瓶身高度为17cm,瓶身直径8cm,瓶口直径6cm ;接种采用液体菌种,采用自动接种机接种,菌种用量没瓶10 15毫升;对少量芽出多的栽培瓶进行人工疏蕾,确保一瓶只出一个菇。菌丝体培养分两个时期进行,前期在洁净环境中培养,5 7天后移到后期培养室进行,直至可以搔菌。 实施例2 :其它措施和实施例一样,不同点是使用的栽培瓶其瓶身高度为17. 5cm,瓶身直径7. 3cm,瓶口直径5. 5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体瓶栽杏孢菇的方法,它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瓶、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生长及收获工序过程,其特征在于:它使用的栽培瓶其瓶身高度为17~18cm,瓶身直径7~8cm,瓶口直径5~6cm;接种采用液体菌种,菌种用量没瓶10~15毫升;对少量芽出多的栽培瓶进行人工疏蕾,确保一瓶只出一个菇。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单体瓶栽杏孢菇的方法,它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瓶、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生长及收获工序过程,其特征在于它使用的栽培瓶其瓶身高度为17~18cm,瓶身直径7~8cm,瓶口直径5~6cm;接种采用液体菌种,菌种用量没瓶10~15毫升;对少量芽出多的栽培瓶进行人工疏蕾,确保一瓶只出一个菇。2. 按着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瓶栽杏孢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