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击流微通道反应器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19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撞击流微通道反应器,于平板材料上刻有至少两条同轴或呈一定角度相向对撞的当量水力直径为0.1-2mm的微通道,且在对撞通道中间形成宽(或对撞距离)为0.5-10mm的撞击区。微通道可以平行阵列分布,连通至具有梯级分支构型的两个入口。可以单片组装,或将若干芯片按次序堆叠,压合成具有至多四个进料口的撞击流微通道反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撞击流微反应器适用于瞬间完成的反应过程或反应沉淀过程,如生成液体或固体(超细粉体或纳米材料等)的气-液和液-液快速反应。微通道阵列形式实现了撞击区反应高度均匀性,解决了以往认为撞击流反应器难以安排多级系统(多对撞击流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微通道反应器,具体地说是反应过程或反应沉淀过程。种撞击流微通道反应器,适用于瞬间完成的
技术介绍
撞击流(Impinging Streams,简记为IS)的概念由Elperin首先提出。撞击流是 强化相间传递尤其是外扩散控制的化工过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制备超细粉体、燃料 燃烧、干燥以及粉碎研磨固体颗粒等领域最有可能得到应用。利用撞击流原理开发的反应 器,国内以伍沅(CN1463789A、 CN2455353Y、 CN2696710Y、 CN200948420Y)的浸没循环撞击 流反应器(SCISR)和气_液撞击流反应器为代表,国外有Brauer Heinz的静态射流混合 器(DE2900083), MahajanA J和Kinvan D J. (AICHE J,42(7) :1801-14,1996)在撞击流 反应器中制备超细粉体等。浸没循环式撞击流反应器主要为一个下部装工艺介质、上部保 持为气相空间的圆筒型容器,在下部工艺介质内两端处安装有两个导流筒和两个安装在导 流筒内的螺旋浆,循环式设计解决了停留时间过短的问题;气液撞击流反应器也为一个筒 形构型,包括吸收室,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撞击流微通道反应器,包括微通道平板芯片,其特征在于:在芯片上的中部刻制有条形用于物料对撞的纵向微通道或微孔式通道,即撞击区;在撞击区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刻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横向微通道,横向微通道与撞击区相连通,于芯片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微通道相连通的、于芯片上通透的流体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撞击流微通道反应器,包括微通道平板芯片,其特征在于在芯片上的中部刻制有条形用于物料对撞的纵向微通道或微孔式通道,即撞击区;在撞击区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刻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横向微通道,横向微通道与撞击区相连通,于芯片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微通道相连通的、于芯片上通透的流体入口。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对称的横向微通道同轴共线或 以30-180°角于撞击区相交而相向对撞。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共线对撞的横向微通道水力直径 为0. 1-2. 0mm,长度为1.0-20. Omm ;左右两侧微通道间撞击区的宽度,即撞击距离为 0. 5-10mm。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的对称微通道为一条以上,分 别采用平行阵列分布;且左右两侧的微通道分别具有梯级分支构型,微通道作为分支逐级 汇合,分别连通至各自的流体入口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从流体入口开始以一分二形 式逐级设2n个分支通道,0《n < IO,分支通道的水力直径以0_80%递减,直至撞击区;所 述左右两侧微通道上的流体入口分别为1-2个,即撞击流微通道反应器具有2或4个进料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通道构型为半圆弧或鞍形,通道 截面为倒梯形或矩形。7. 按照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文焦凤军初建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