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检测,特别涉及一种轨道测量机器人及综合巡检车。
技术介绍
1、在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作为直接承载列车的主要结构,其稳定的几何状态是影响列车运行平稳及安全的关键因素。目前,铁路行业针对轨道几何状态的测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道尺、磨耗尺等人工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使用多种轨检仪进行轨道几何尺寸测量;有些地铁单位也会采用大型轨道巡检车进行综合测量。
2、使用人工巡道方式时,虽然使用道尺、磨耗尺等可以得到精准的测量结果,但是检测结果同时受巡检人员的经验、责任心等因素影响,存在主观判断误差,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另外,采用人工测量,存在检测效率极低、检查不全面的问题,无法满足轨道线路维修部门的需求,同时也有工作量大、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成本高等缺点。
3、采用轨检仪检测可以有效解决人工检测效率低及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但是针对轨道的几何状态需要使用多种检测仪器,如轨道几何尺寸、钢轨磨耗、第三轨几何尺寸等均需要不同的检测仪器。
4、大型轨道巡检车集各种功能于一体,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模块(3)的安装位、以及将所述行走组件(5)与驱动模块(3)动力连接的联轴器接口(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5)至少包括两组用于在轨道上移动的行走轮组件(53),两组所述行走轮组件(53)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位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的两组行走轮组件(53)之间,所述联轴器接口(56)设置于所述行走轮组件(53)朝向所述驱动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模块(3)的安装位、以及将所述行走组件(5)与驱动模块(3)动力连接的联轴器接口(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5)至少包括两组用于在轨道上移动的行走轮组件(53),两组所述行走轮组件(53)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位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的两组行走轮组件(53)之间,所述联轴器接口(56)设置于所述行走轮组件(53)朝向所述驱动模块(3)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3)至少包括驱动装置和联轴器组件(33),所述联轴器组件(33)与所述联轴器接口(56)可拆式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联轴器组件(33),所述联轴器组件(33)通过联轴器接口(56)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行走轮组件(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至少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组件(32),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组件(32)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联轴器组件(33)。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安装位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连接结构(102),所述驱动模块(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接结构(102)配合连接的第二驱动连接结构(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连接结构(102)包括第一驱动定位销钉(1021)和第一驱动螺纹孔(1022),所述第二驱动连接结构(301)包括用于配合第一驱动定位销钉(1021) 的第二驱动定位孔(3011)、以及用于配合第一驱动螺纹孔(1022)的第二驱动锁紧件(3012)。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拓展接口结构(101),所述拓展功能模块(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拓展接口结构(101)配合可拆式连接的第二拓展接口结构(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拓展接口结构(101)包括第一拓展定位销钉(1011)和第一拓展螺纹孔(1012),所述第二拓展接口结构(201)包括用于配合第一拓展定位销钉(1011)的第二拓展定位孔(2011)、以及用于配合第一拓展螺纹孔(1012)的第二拓展锁紧件(20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结构(42)可拆式连接的第一连杆连接结构(11),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结构(11)包括滑槽(111)和柱塞螺孔(112),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结构(42)包括与滑槽(111)相配合的滑块(421)、以及与柱塞螺孔(112)相配合的旋钮柱塞(422),所述滑块(421)与所述主杆(41)相连接,所述柱塞螺孔(112)穿设于所述滑块(421)。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41)与第二连杆连接结构(42)之间通过万向连接头(44)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结构(43)与第二连杆连接结构(42)的结构相同,所述主杆(41)两端均设置有万向连接头(44),并且所述主杆(41)两端的万向连接头(44)分别采用左旋和右旋方式与第二连杆连接结构(42)和第三连杆连接结构(43)进行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结构(42)可拆式连接的第一连杆连接结构(11)。
14.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5)还包括总成组件(51)和用于在平地转运的转运支撑轮组(52),所述转运支撑轮组(52)设置在所述行走轮组件(53)的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支撑轮组(52)包括伸缩组件和支撑轮(521);所述的伸缩组件包括固定支架(523)和移动支架(524),所述固定支架(523)至少设有上限位孔(525)和下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春,吕圣杰,李洁茹,杨子赫,花聪聪,李徐军,曹光客,吴海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