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打捆机器人导丝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875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材打捆机器人导丝槽结构,包括上导丝槽和下导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槽上设置有多个成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抽丝过程中的死点,减小了抽丝过程中的摩擦,非常有利于抽紧力的减小,避免虚丝现象的发生,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机器人的适应性,使机器人不仅满足对型钢的包装,也可以满足对棒材钢捆的包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材打捆机器人的导丝槽结构,属于包装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图1为传统导丝槽造成的钢捆的虚丝现象示意图,我们知道,在对型钢打捆的机 器人中,导丝槽是直接与钢捆联系的重要部件,其结构直接影响打捆质量,打捆机器人对导 丝槽有严格的要求一是导丝槽的结构不能影响钢捆在辊道中的运行;二是保证捆丝能将 钢捆抱紧,而不出现如图1所示的虚丝现象;三是在保证抱紧钢捆的情况下,尽量有利于抽 紧力的减小。图1所示的虚丝现象是打捆机器人必须克服的问题,科技工作者一直进行相 关的研究工作,并作了大量地试验,结果发现,由于目前采用的盘条均为热轧盘条,没有经 过热处理,盘条的性能差别很大,软硬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小捆径 钢捆,盘条在抽紧过程中的弯曲半径小,极易造成盘条的卡死现象,这时再继续抽紧也不能 将盘条抽紧,造成虚丝现象,从而造成松捆现象,影响了包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避 免虚丝现象、保证打捆包装质量的钢材打捆机器人导丝槽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钢材打捆机器人导丝槽结构,包括上导丝槽和下导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导丝槽上设置有多个成型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避免了抽丝过程中的死点,减小了抽 丝过程中的摩擦,非常有利于抽紧力的减小,避免虚丝现象的发生,此外,本技术提高 了机器人的适应性,使机器人不仅满足对型钢的包装,也可以满足对棒材钢捆的包装。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导丝槽造成的钢捆的虚丝现象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抽紧前的导丝槽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成型器未打开时的抽紧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成型器a打开时的抽紧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成型器b打开时的抽紧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成型器c打开时的抽紧状态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1、钢捆 2、盘条3、上导丝槽4、在导丝槽5、成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述钢材打捆机器人导丝槽结构,包括上导丝槽3和下导丝槽4,所述的 导丝槽上设置有多个成型器5,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成型器5为三个。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抽紧前的导丝槽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 成型器未打开时的抽紧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成型器a打开时的抽紧状态 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成型器b打开时的抽紧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 述的成型器c打开时的抽紧状态示意图。如图3至图7所示在机器人的抽丝过程中,导丝槽中盘条2的变化过程如下抽 紧前,盘条2为自然状态,依附在成型器5的外周围,然后抽丝机构收紧盘条2,方向为从上 导丝槽3到下导丝槽4,成型器5未打开时,其使盘条处于绷紧的状态,盘条2以成型器为拐 点,张紧,当成型器a打开时,在抽紧力的作用下,盘条2贴附在钢捆1上,以此类推,成型器 b和c顺次动作打开,将捆丝紧靠在钢捆上,导丝槽3、4中的盘条2沿图7所示的方向收紧 钢捆1,本技术不仅解决了捆扎时容易出现的虚丝现象,而且使抽紧力大大降低,盘条 很紧密地附着于钢捆之上,有利于提高打捆机的打捆质量。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凡采用 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材打捆机器人导丝槽结构,包括上导丝槽和下导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槽上设置有成型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钢材打捆机器人导丝槽结构,包括上导丝槽和下导丝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槽上设置有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忠才石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昆航机器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