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卷轴自动充放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978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复卷机的自动充放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收卷轴自动充放气装置,它包括有小墙板(2)、两只机械阀和两只气控阀及挡块(6),还包括连接法兰(12),回转盘(3)的回转轴(3-2)与连接法兰(12)活动连接,回转盘(3)的回转轴(3-2)轴心处开有纵向贯通的气道孔(7),气道孔(7)具有气道孔进气端(7-1)和气道孔出气端(7-2),气道孔出气端(7-2)分别与两只机械阀和两只气控阀相连接,机械阀还与气控阀相连接,气控阀还与气涨轴的气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好处是:实现了对收卷轴的自动充气和放气,由人工操作改为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充气和放气,降低了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轴复卷机的自动充放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收卷轴自动充 放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幅状材料的双轴复卷机中,有时需要将母卷套装在收卷轴上,有时需要将母卷 从收卷轴上取下,因此收卷轴均采用的是可以充气和放气的气涨轴,通过对气涨轴充气和 放气来完成母卷从气涨轴上的安装和取下。双轴复卷机的主墙板内装有回转盘,回转盘由 回转轴和套接固接在回转轴外的回转盘面组成,回转盘上开有气涨轴安装孔,气涨轴一端 穿过气涨轴安装孔,气涨轴通过两只轴承与固接在回转盘上的法兰活动连接,气涨轴一端 带有气嘴,双轴复卷机装有两只气涨轴。这种气涨轴给安装和取下母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由于母卷要经常从气涨轴上取下或装上,因此需要经常对气涨轴充气和放气。目前对 气涨轴的充气和放气均采用人工操作,即由人工从气涨轴的气嘴处进行充放气,由于操作 人员要完成成千上万次气涨轴的充气和放气工作,这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劳动强度,使工作 效率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对收卷轴的自动充气 和放气的收卷轴自动充放气装置。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卷轴自动充放气装置,它包括有与主墙板相固 接的小墙板,还包括有设置在回转盘的回转盘面上的两只机械阀和两只气控阀,还包括有 设置在主墙板上的挡块,还包括有固接在小墙板上的连接法兰,回转盘的回转轴与连接法 兰活动连接,回转盘的回转轴轴心处开有纵向贯通的气道孔,气道孔具有气道孔进气端和 气道孔出气端,气道孔出气端分别与一号机械阀、二号机械阀、一号气控阀和二号气控阀相 连接,一号机械阀还与一号气控阀相连接,二号机械阀还与二号气控阀相连接,一号气控阀 还与一号气涨轴的气嘴相连接,二号气控阀还与二号气涨轴的气嘴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小墙板通过支撑轴和主墙板相固接。进一步,所述的回转盘的回转轴通过两只轴承与连接法兰活动连接,两只轴承之 间的回转轴处还套有轴套,一只轴承端面处的回转轴上还套装有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很多好处本技术在回转盘的回转轴轴心处开有 纵向贯通的气道孔,还在回转盘上设置机械阀和气控阀,在主墙板上设置挡块,本技术 实现了对收卷轴的自动充气和放气,由人工操作改为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充气和放气,降低 了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安装工作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件3回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气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收卷轴自动充放气装置,它包括有与主墙板1通过四根 支撑轴9相固接的小墙板2,还包括有设置在回转盘3的回转盘面3-1上的两只机械阀和 两只气控阀,还包括有设置在主墙板1上能与机械阀接触或脱离的挡块6,还包括有法兰边 12-1固接在小墙板2上的连接法兰12,连接法兰12的筒体12-2装在小墙板2的内孔中, 连接法兰12套装在回转轴3-2外,回转盘3的回转轴3-2通过两只轴承13与连接法兰12 活动连接,两只轴承13之间的回转轴3-2处还套装有轴套15,一只轴承13端面处的回转轴 3-2上还套装有挡块14。两只机械阀为一号机械阀4-1和二号机械阀4-2,一号机械阀4-1 即B1,二号机械阀4-2即B2,两只气控阀为一号气控阀5-1和二号气控阀5-2,一号气控阀 5-1即C1,二号气控阀5-2即C2。回转盘3的回转轴3-2轴心处开有纵向贯通的气道孔7, 气道孔7具有气道孔进气端7-1和气道孔出气端7-2,气道孔进气端7-1即A,气道孔出气 端7-2即A1,气道孔进气端7-1与外界的气源11相通,气道孔进气端7-1和气道孔出气端 7-2相通,即A与A1相通。气道孔出气端7-2分别与一号机械阀4-1、二号机械阀4_2、一号 气控阀5-1和二号气控阀5-2相连接,一号机械阀4-1还与一号气控阀5-1相连接,二号机 械阀4-2还与二号气控阀5-2相连接,一号气控阀5-1还与一号气涨轴10-1的气嘴8-1相 连接,二号气控阀5-2还与二号气涨轴10-2的气嘴8-2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气源11进入气道孔进气端7-1即A,A与气道孔出气端 7-2即A1相通,A1再分成两气路一路气经B1和C1与D1相连;另一路气经B2和C2与D2 相连。当一号机械阀4-1与挡块6相接触,一号机械阀4-1动作,导致一号气控阀5-1动作 换向,将一号气涨轴10-1内的气体排出;反之,当二号机械阀4-2与挡块6接触,二号机械 阀4-2动作,导致二号气控阀4-2动作,导致二号气控阀5-2动作换向,将二号气涨轴10-2 内的气体排出;在整个过程中,只要一号机械阀4-1和二号机械阀4-2不动作,即一号机械 阀和二号机械阀4-2不与挡块6接触,一号机械阀4-1和二号机械阀4-2与挡块6相 脱离,一号气涨轴10-1和二号气涨轴10-2—直被充气。本技术的回转盘3既可圆周 转动,又能起到储存气体的功能。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 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卷轴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与主墙板(1)相固接的小墙板(2),还包括有设置在回转盘(3)的回转盘面(3-1)上的两只机械阀和两只气控阀,还包括有设置在主墙板(1)上的挡块(6),还包括有固接在小墙板(2)上的连接法兰(12),回转盘(3)的回转轴(3-2)与连接法兰(12)活动连接,回转盘(3)的回转轴(3-2)轴心处开有纵向贯通的气道孔(7),气道孔(7)具有气道孔进气端(7-1)和气道孔出气端(7-2),气道孔出气端(7-2)分别与一号机械阀(4-1)、二号机械阀(4-2)、一号气控阀(5-1)和二号气控阀(5-2)相连接,一号机械阀(4-1)还与一号气控阀(5-1)相连接,二号机械阀(4-2)还与二号气控阀(5-2)相连接,一号气控阀(5-1)还与一号气涨轴(10-1)的气嘴(8-1)相连接,二号气控阀(5-2)还与二号气涨轴(10-2)的气嘴(8-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收卷轴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与主墙板(1)相固接的小墙板(2),还包括有设置在回转盘(3)的回转盘面(3-1)上的两只机械阀和两只气控阀,还包括有设置在主墙板(1)上的挡块(6),还包括有固接在小墙板(2)上的连接法兰(12),回转盘(3)的回转轴(3-2)与连接法兰(12)活动连接,回转盘(3)的回转轴(3-2)轴心处开有纵向贯通的气道孔(7),气道孔(7)具有气道孔进气端(7-1)和气道孔出气端(7-2),气道孔出气端(7-2)分别与一号机械阀(4-1)、二号机械阀(4-2)、一号气控阀(5-1)和二号气控阀(5-2)相连接,一号机械阀(4-1)还与一号气控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永联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