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左专利>正文

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384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量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热交换器,由若干个横切面呈圆形或者方形的套管依次相套成若干层通道,每层通道的厚度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套管从中心向外每层的长度逐渐缩短,并将通道两端密封,套管相隔两端的连通由连通管一端连接于套管一端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于套管一端密封的端壁上,分别错开连通内层和外层通道,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无燥音、方便安装、易维护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交换
,具体是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技术中的热泵热交换器一般采用在箱体中安装螺旋内管或在外管中安 装内管,此种热泵热交换器在应用时,高温的热介质在内管中流动,但存在以下缺陷1、内 管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较小,传热面积较小,传热效率低;2、热交换器的外形体积大,占用体 积大,安装与维护不方便,材料成本较高。 如专利号为2004201033767,技术名称为节能热泵交换器,就是采用在外管 中增加内管的数量达到扩大传热面积的效果,这种设计由于在外管中增加数量多的内管, 并且管线长度需要达到数米的长度,加工成螺旋盘管形状,才能达到设计效果,加工成螺旋 盘管需要,外管和内管只能采用管径较小的金属管,内管一般采用铜管,以提高传热效率, 内管是直接采用现成的铜管,铜管的厚度较大,内管的外表面积是热交换面积,内管的外表 面积小,只有增加内管的数量和长度,从而导致这种热交换器加工成螺旋盘管时体积较大、 成本较大和实际热交换效率较低,在大功率连续进行热交换时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结构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体积小、效率高、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热交换器。 本技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 由若干个横切面呈圆形或者方形的套管依次相套成若干层通道,每层通道的厚度 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套管从中心向外每层的长度逐渐縮短,并将通道两端密封,套管相隔 两端的连通由连通管一端连接于套管一端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于套管一端密封的端壁 上,分别错开连通内层和外层通道。 相隔通道在两端密封处依次相互连通串接或并接成一热交换组,相邻两组热交换 组的首尾设置有进出口。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无燥音、方便安装、 易维护和成本低。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套管相并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热交换器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具体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由若干个横切面呈圆形或者方形的套管1依次相套成若干层通道, 每层通道的厚度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套管l从中心向外每层的长度逐渐縮短,并将通道 两端密封,套管1相隔两端的连通由连通管2 —端连接于套管1 一端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 于套管1 一端密封的端壁上,分别错开连通内层和外层通道,相隔通道在两端密封处依次 相互连通串接成一热交换组9,相邻两组热交换组9的首尾设置有进出口 。 如图3所示套管1是并接成一热交换组9,其热交换效果是最佳。 如图4所示热交换组9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中,其原理是当压縮机3工作时,从 压縮机3的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入热交换组9的内部,热交换组9内冷热介质快 速发生热交换,经过释放热量的热介质进入冷凝器4,在冷凝器4内,将部分热量传递给周 围的空气,中温中压的制冷剂经过干燥过滤器5、毛细管6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7,从外部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的效果,在蒸发器7中的制冷剂吸收热量沸腾为气态后,进入 压縮机3内进行循环压縮; 如图5所示在图4的结构基础上,热交热组9连接有温水箱8,把吸收的热量传 递给温水箱8,对温水箱8中的冷水能进行预热,热水箱8中的水被电热管进一步加热成热 水,节约利用了从热水箱8流出热水的能量。权利要求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套管,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套管依次相套成若干层通道,通道两端密封,并且相隔通道在两端密封处依次相互连通串接成一热交换组,相邻两组热交换组的首尾设置有进出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横切面呈圆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横切面呈方形。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从中心向外每层的长 度逐渐縮短。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管相隔的连通是由连通管一端 连接于套管一端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于套管一端密封的端壁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管两端的连通管分别错开连通 内层和外层通道。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管构成的通道,每层通道的厚度 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管的相隔通道在两端密封处依 次相互连通并接成一热交换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交换
,具体是一种热交换器,由若干个横切面呈圆形或者方形的套管依次相套成若干层通道,每层通道的厚度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套管从中心向外每层的长度逐渐缩短,并将通道两端密封,套管相隔两端的连通由连通管一端连接于套管一端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于套管一端密封的端壁上,分别错开连通内层和外层通道,有益效果是体积小、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无燥音、方便安装、易维护和成本低。文档编号F28D7/10GK101726200SQ200810218790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江左 申请人:江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套管,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套管依次相套成若干层通道,通道两端密封,并且相隔通道在两端密封处依次相互连通串接成一热交换组,相邻两组热交换组的首尾设置有进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左
申请(专利权)人:江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