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030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包括直浇管,直浇管与混浇管连通,补缩帽分别与混浇管与内浇管联通,内浇管与内浇口联通,所述混浇管与补缩帽相切,即混浇管设置在补缩帽的切线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由于在直浇管上联通有混浇管,混浇管与补缩帽相切,这样高温铁水进入直浇管经混浇管再进入补缩帽内,因为高温铁水有一定的速度,因此进入补缩帽内沿补缩帽内弧流向内浇管,铁渣在直浇管进入混浇管过程中速度减慢,铁渣上浮,在补缩帽内铁渣再次上浮,这样铁渣都尽可能地上浮了,下部就是纯净的铁水,这样进入模具的铁水含渣量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冶金行业,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中,铸铁模是用于炼铁工艺中浇铸铸铁的模具,广泛用于炼铁企业的 铸铁设备中。传统的浇铸系统有直浇口,直浇口与内浇口联通,在模具上设置有出汽片,高 温铁水直接通过直浇口进入到模具中,这样高温铁水直接进入模具,铁水内的少量铁渣也 同时进入模具中,使得模具含渣量高,产品质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产品含渣量 低,铁水用量少,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包括直浇管,直浇管与混浇管连通,补缩帽分别与混 浇管与内浇管联通,内浇管与内浇口联通。上述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所述混浇管与补缩帽相切,即混浇管设置在补缩帽 的切线位置。上述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所述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出汽片。上述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所述的直浇管与混浇管垂直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有以下优点由于在直浇管上联通有混浇管,混浇 管与补缩帽相切,这样高温铁水进入直浇管经混浇管再进入补缩帽内,因为高温铁水有一 定的速度,因此进入补缩帽内沿补缩帽内弧流向内浇管,铁水从直浇管进入混浇管过程中 速度减慢,铁渣上浮,在补缩帽内铁渣再次上浮,这样铁渣都尽可能地上浮了,下部就是纯 净的铁水,这样进入模具的铁水含渣量低。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包括直浇管1直浇管1混浇管2联通, 补缩帽3分别与混浇管2与内浇管4联通,内浇管4与内浇口 6联通,所述混浇管与补缩帽 相切,即混浇管设置在补缩帽的切线位置,这样高温铁水流经路线为A — B — C和A — D — E 入模具内,所述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出汽片5,述的直浇管与混浇管垂直设置。权利要求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包括直浇管,其特征在于直浇管与混浇管连通,补缩帽分别与混浇管与内浇管联通,内浇管与内浇口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浇管与补缩帽 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顶部设置 有出汽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浇管与混浇管垂直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包括直浇管,直浇管与混浇管连通,补缩帽分别与混浇管与内浇管联通,内浇管与内浇口联通,所述混浇管与补缩帽相切,即混浇管设置在补缩帽的切线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有以下优点由于在直浇管上联通有混浇管,混浇管与补缩帽相切,这样高温铁水进入直浇管经混浇管再进入补缩帽内,因为高温铁水有一定的速度,因此进入补缩帽内沿补缩帽内弧流向内浇管,铁渣在直浇管进入混浇管过程中速度减慢,铁渣上浮,在补缩帽内铁渣再次上浮,这样铁渣都尽可能地上浮了,下部就是纯净的铁水,这样进入模具的铁水含渣量低。文档编号B22D7/06GK201659269SQ20092027659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史富生, 方依汉 申请人:河南鑫磊煤化集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补缩帽口的浇铸模具,包括直浇管,其特征在于:直浇管与混浇管连通,补缩帽分别与混浇管与内浇管联通,内浇管与内浇口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依汉史富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磊煤化集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