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槽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92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解槽组结构。该分解槽组结构包括若干分解槽,分解槽呈单排结构排列,从首槽开始的每两台分解槽为一组,每组分解槽高度相同,且从首槽开始的每一分解槽与和该分解槽间隔一个分解槽的另一分解槽通过管道相连,分解槽组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分解槽的若干分解溜槽,处于奇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分解溜槽相连形成一组分解槽,处于偶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分解溜槽相连形成另一组分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使分解槽单排两组、每两台同一标高溜槽隔槽相连,使设备备品备件统一;每个分解槽容积增大使分解槽数量减小,占地面积减少、搅拌减少、节约电能;槽顶检修设备电动葫芦共用,使投资减少,运行和检修维护量减少。(*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晶种分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解槽组结构
技术介绍
晶种分解是利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重要工序,它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氧化 铝技术指标有着重大影响。分解过程首先需要向首槽不断的加入AL(OH)3晶种,经过降温, 首槽中溶液的过饱和度增加,AL (OH) 3颗粒就会在分解槽中不断的析出,附聚,长大,这样在 末槽就可以通过过滤源源不断的得到AL(OH)3成品和晶种。传统分解槽规格参差不齐,高 度就有 9 种规格(30. 5,31. 4,32,32. 8,33. 5,34. 2,34. 8,35. 5,36. 5m),致使分解槽容积大 小不一致,一条分解流程进料量在1200 1600m3/h,需要14 16台分解槽,才能达到铝酸 钠溶液分解停留时间。若进料要在2200m3/h,要满足分解时间就需要两条分解流程,传统方 法是建两排分解槽共28 30台槽子,槽顶检修用电动葫芦也需要两套,投资巨大,费时费 工,槽子占地面积约在4615m2。所以,这样的布置占地面积大,设备规格不统一,产能小,投 资大。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分解槽组的俯视结构和侧视结构,该分解槽组结构包括电 动葫芦1、分解槽2。以一座210万吨的氧化铝厂为例,如图1所示的传统分解槽组结构的 缺陷为晶种料浆流量在6700m3/h,需要4排64台分解槽,12台电动葫芦,投资庞大;64台 分解槽占地面积约在9847m2,占地面积巨大,数量众多,使运行和检修人员工作量增大;槽 子多则分解槽搅拌多,每台搅拌减速机电机在75kw,运行使耗电量增加;从工艺上考虑,每 条线的进料量最大在1600m3/h左右,产能最多在50t/h左右氧化铝,若溶出进料量增大,分 解槽将很难通过,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分解槽组布置方案, 使得分解槽组总占地面积小、节约电能、提高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解槽组结构,所述分解槽组结构包括 若干分解槽,所述分解槽呈单排结构排列,从首槽开始的每两台分解槽为一组,每组分解槽 的高度相同,且从首槽开始的每一分解槽与和该分解槽间隔一个分解槽的另一分解槽通过 管道相连,所述分解槽组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分解槽的若干分解溜槽,所述处于奇数位次 的分解槽通过所述分解溜槽相连形成一组分解槽,所述处于偶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所述分 解溜槽相连形成另一组分解槽。其中,所有分解槽的容量均为511m3。其中,所述分解槽组包括18个分解槽,还包括电动葫芦,从首槽开始,前8台分解 槽共用一组电动葫芦,后10台共用一组电动葫芦。其中,所述电动葫芦为吊装电动葫芦。其中,前6台分解槽的每两台与相邻的后两台的槽顶高度差均为1. 2m,后12台分解槽的每两台与相邻的后两台的槽顶高度差均为0. 9m。上述技术方案的能够产生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分解槽单排两组、每两台同一标 高溜槽隔槽相连,使设备备品备件统一,便于采购;每个分解槽容积增大使分解槽数量减 小,占地面积减少、工作范围缩小、同比搅拌减少、节约电能;槽顶检修设备电动葫芦共用, 使投资减少,运行和检修维护量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分解槽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槽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槽组结构中溜槽连接结构的分解槽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2是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槽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1为电动葫 芦,2为分解槽。在本实施例中,将分解槽统一为最大规格(Φ14Χ36. 5m),这样就使分解槽 组的容积总和不变而使分解槽数量减小,从而保证铝酸钠溶液分解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 的分解时间,即,使能够充分分解;从首槽开始每两台分解槽具有同一槽顶高度,前六台分 解槽高差为1. 2m,后面分解槽高差统一为0. 9m,从首槽开始,奇数槽子标号为一条分解流 程,偶数分解槽子的标号为一条分解流程,分解溜槽隔槽相连。这样既保证了分解时间,又 保证了铝酸钠溶液的流速,不易在分解槽提料管里产生结疤,因此可以少开动力风,节省电 能。另外,槽顶检修用电动葫芦也可减少,以一条70万吨产能的氧化铝厂分解车间为例,若 晶种进料量在2200m3/h,就需要规格为Φ 14X36. 5m的分解槽18台,分两组,每组9台,首 槽槽顶标高45m,末槽槽顶标高37. lm。如图3所示,所有分解槽规格为Φ14Χ36.5πι,分解 槽 RplOl、Rpl03、Rpl05、Rp 107、Rp 109、Rplll、Rpll3、Rpll5、Rpll7 组成第一组,Rpl02、 Rpl04、Rpl06、Rpl08、Rpll0、Rpll2、Rpll4、Rpll6、Rpll8 组成第二组。图 3 是示出 了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槽组结构中溜槽连接结构的分解槽组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溜 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分解槽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槽组结构包括若干分解槽,所述分解槽呈单排结构排列,从首槽开始的每两台分解槽为一组,每组分解槽的高度相同,且从首槽开始的每一分解槽与和该分解槽间隔一个分解槽的另一分解槽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分解槽组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分解槽的若干分解溜槽,所述处于奇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所述分解溜槽相连形成一组分解槽,所述处于偶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所述分解溜槽相连形成另一组分解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槽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分解槽的容量均为511m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槽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槽组包括18个分解槽,还 包括电动葫芦,从首槽开始,前8台分解槽共用一组电动葫芦,后10台共用一组电动葫芦。4.如权利要求3之任一项所述的分解槽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为吊装电 动葫芦。5.如权利要求1 4之任一项所述的分解槽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前6台分解槽的每两 台与相邻的后两台的槽顶高度差均为1.2m,后12台分解槽的每两台与相邻的后两台的槽 顶高度差均为0. 9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解槽组结构。该分解槽组结构包括若干分解槽,分解槽呈单排结构排列,从首槽开始的每两台分解槽为一组,每组分解槽高度相同,且从首槽开始的每一分解槽与和该分解槽间隔一个分解槽的另一分解槽通过管道相连,分解槽组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分解槽的若干分解溜槽,处于奇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分解溜槽相连形成一组分解槽,处于偶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分解溜槽相连形成另一组分解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使分解槽单排两组、每两台同一标高溜槽隔槽相连,使设备备品备件统一;每个分解槽容积增大使分解槽数量减小,占地面积减少、搅拌减少、节约电能;槽顶检修设备电动葫芦共用,使投资减少,运行和检修维护量减少。文档编号C01F7/06GK201614297SQ20092027459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解槽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槽组结构包括若干分解槽,所述分解槽呈单排结构排列,从首槽开始的每两台分解槽为一组,每组分解槽的高度相同,且从首槽开始的每一分解槽与和该分解槽间隔一个分解槽的另一分解槽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分解槽组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分解槽的若干分解溜槽,所述处于奇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所述分解溜槽相连形成一组分解槽,所述处于偶数位次的分解槽通过所述分解溜槽相连形成另一组分解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田年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