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特种车辆,具体为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技术介绍
1、水陆两栖车是结合了车与船的双重性能,既可像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穿梭,又可像船一样在水上泛水浮渡的特种车辆。由于其具备卓越的水陆通行性能,可从行进中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桥或船的限制,因而在交通运输上,具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多用于军事,救灾救难,探测等专业领域。后经开发改造用于旅游。水陆两栖车在陆上行驶时一般以车轮和履带与地面接触;而位于水上时,其动力来源可来自车轮或履带直接划水,也采用专门的推进器。目前常规水陆两栖车的水上行进阻力仍相对较大,导致行驶速度不快,而且波浪对车体冲击力较大,易造成车体及其他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尽可能降低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在水上行进时的阻力。
2、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包括车体框架,后支架,船头框架,安装座,双纵梁,立杆,顶部框架,延伸臂,螺旋桨,支座,推进器,电动推杆,传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框架(1),后支架(2),船头框架(3),安装座(4),双纵梁(5),立杆(6),顶部框架(7),延伸臂(8),螺旋桨(9),支座(10),推进器(11),电动推杆(12),传动杆(13),安装臂(14),车轮(15),其中,在车体框架(1)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架(2),在车体框架(1)前侧固定连接有船头框架(3),在车体框架(1)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在车体框架(1)下侧固定连接有双纵梁(5),在双纵梁(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立杆(6),在立杆(6)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7),在立杆(6)上或顶部框架(7)上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框架(1),后支架(2),船头框架(3),安装座(4),双纵梁(5),立杆(6),顶部框架(7),延伸臂(8),螺旋桨(9),支座(10),推进器(11),电动推杆(12),传动杆(13),安装臂(14),车轮(15),其中,在车体框架(1)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架(2),在车体框架(1)前侧固定连接有船头框架(3),在车体框架(1)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在车体框架(1)下侧固定连接有双纵梁(5),在双纵梁(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立杆(6),在立杆(6)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7),在立杆(6)上或顶部框架(7)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延伸臂(8),在延伸臂(8)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旋桨(9),在后支架(2)上固定连接有支座(10),在支座(1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推进器(11),在安装座(4)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末端与传动杆(13)的一侧转动连接,在传动杆(13)的另一侧设有安装臂(14),在安装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樊祥伟,李杰,祝令桥,王西金,陈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优路通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