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003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键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键包含底座、键帽及升降机构。该底座包含套管,该套管为不透光结构。该键帽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包含帽体及与连接于该帽体的导光部,该帽体包含上表面及相对于该上表面且朝向该底座的下表面,该导光部包含入光端及出光端,该导光部自该下表面朝向该底座突出延伸并以该入光端滑动于该套管内,该出光端露出于该上表面。该升降机构衔接该键帽及该底座以使该键帽能相对该底座上下移动。藉此,该按键具有光指示功能,并且在该导光部内传播的光线不会外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键盘,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光指 示功能的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键盘。
技术介绍
一般键盘除了包含输入用的多个按键外,尚包含用以指示目前键盘状态的指示 灯。以计算机键盘而言,其主要以英文字母按键、数字按键及一些功能性按键组成,在有限 的按键数量下欲达到一定数量的输入键功能,势必有些按键需具有多重输入的选择,例如 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输入。在传统计算机键盘中,通常以一个LED指示灯来指示目前英文字 母处于大写输入状态,抑或小写输入状态。此LED指示灯通常置于键盘壳体的前部,以便于 使用者检视。然而,目前键盘的指示灯不只一个,至少有大写锁指示灯、数字键锁指示灯、滚动 条锁指示灯及其它指示灯(例如计算机硬盘存取指示灯、计算机系统休眠指示灯等等)。多 个指示灯常排成一列,每个指示灯旁通常标示有该个指示灯的功能描述或图标,在使用者 实际的使用习惯(眼睛距该等指示灯及其图示约40 50公分)下,使用者实难看清楚该 等图示,因此常有误认指示灯的情形。虽然大部分使用者多习于自己惯用的键盘,并且一般 键盘的指示灯仍有惯用的排列次序,指示灯旁的图示是否清楚已不重要,因此使用者仍能 正确地知道键盘状态。但是,不同厂牌或不同型号的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上的指示灯数量或排列次序则 常有出入,并且有些强调具有特别功能的桌上型计算机用的键盘亦有指示灯数量或排列次 序不同的情形,因此前述使用者误认指示灯的情形则仍会发生。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更具直觉式、更精确的指示设计的键盘,以解决前述先前技 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指示功能的按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按键的键盘。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的按键包含底座,包含套管和底板,该套管为不透光 结构,并连接于该底板;键帽,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包含帽体及与连接于该帽体的导光部, 该帽体包含上表面及相对于该上表面且朝向该底座的下表面,该导光部包含入光端及出光 端,该导光部自该下表面朝向该底座突出延伸并以该入光端滑动于该套管内,该出光端露 出于该上表面;以及升降机构,衔接该键帽及该底板以使该键帽能相对该底板上下移动。若 进一步突显该导光部的该出光端的光指示效果,该帽体得以不透光材质制成,以使该帽体 不透光。另外,该套管可大致密合该导光部,以降低光线泄漏的可能性。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升降机构包含一导引孔座及一导引柱,该导引孔座连接于 该底板上,该导引柱连接于该帽体上,并被导引地滑动于该导引孔座内以使该键帽能相对3该底座上下移动。其中该底板、该套管及该导引孔座一体成型,进一步简化本技术的按 键制程。进一步地,该底座包含一电路板、一软性绝缘垫、一弹性突出部、一光源模块及一 遮光环,该软性绝缘垫设置于该底板与该电路板之间,该弹性突出部位于该电路板上的一 开关与该键帽之间,该光源模块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该光源模块的发光方向对着该套管 内,该遮光环设置于该电路板与该套管之间并围绕该光源模块,可减少自该光源模块发射 出的光线于该套管与该光源模块的间的泄漏。该遮光环、该软性绝缘垫及该弹性突出部一 体成型。当该键帽向该底板移动时,该弹性突出部被该键帽推向该电路板以导通该开关。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提出的键盘包括如上所述的按键;第二键帽,与上述 按键的该键帽排列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包含第二帽体;以及第二升降机构,衔接该第二键 帽及该底座以使该第二键帽能相对该底座上下移动。藉此,光线自该光源模块发射、进入该导光部的该入光端,再经由该导光部的该出 光端逸出该按键,以达到光指示的功能。此外,于本技术的键盘架构下(包含前述按键 及其它按键),该光线自该光源模至该出光端逸出均受到遮蔽,不致泄漏而影响其它按键, 或是键盘其它的背光、光指示功能。更特别的是,由于指示灯号可直接设置于功能按键上 (例如大写锁键「CapsLock」、滚动条锁键「Scroll Lock」),使用者可辨识无误,解决了先前 技术中使用者可能误认指示灯的情形。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绘示根据一具体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图2A是绘示图1中x-x线的局部剖面图。图2B是绘示不同于图2A中遮光环连接结构关系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绘示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键盘的剖面图。图4是绘示利用不同于图2A所示的升降机构的第一按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阅图1,图1是绘示根据一具体实施例的键盘1的示意图。键盘1包含壳体12 及多个按键。壳体12用以承载该多个按键及其它所需零件,并作为整个键盘1的主结构体。 该多个按键包含第一按键14及第二按键16。第一按键14即本技术的按键的实施例, 第二按键16则为一般按键的实施例。请并参阅图2A,图2A是绘示图1中x-x线的局部剖面图。于该具体实施例中, 第一按键14与第二按键16共享同一底座18,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底座18包含底 板182、电路板184、软性绝缘垫186及对应第一按键14及第二按键16设置的弹性突出部 188a、188b,电路板184其上对应弹性突出部188a、188b设置有开关184a、184b (例如以线 路布局形成接点开关)。弹性突出部188a、188b与软性绝缘垫186 —体成型(例如以橡胶、 硅胶热压或射出制成),设置于电路板184与底板182之间。弹性突出部188a、188b直接设 置于开关184a、184b的上方,弹性突出部188a、188b的前端(接触部分)可施以表面处理 使其能导电或是直接于其上形成导体,用以于接触应对的开关184a、184b时能导通其开关接点。第一按键14包含第一键帽142及第一升降机构144,第一升降机构144衔接第一 键帽142及底座18以使第一键帽142能相对底座18上下移动。同理,第二按键16包含第 二键帽162及第二升降机构164,第二升降机构164衔接第二键帽162及底座18以使第二 键帽162能相对底座18上下移动,其中第一键帽142与第二键帽162排列设置于底座18 之上。进一步地说,第一键帽142包含第一帽体142a,第一升降机构144包含第一导引孔 座1442及与第一导引孔座1442匹配的第一导引柱1444,第一导引孔座1442连接于底板 182上,第一导引柱1444则连接于第一帽体142a上导引地滑动于第一导引孔座1442内以 第一键帽142能相对底座18上下移动。同理,第二键帽162包含第二帽体162a,第二升降 机构164包含第二导引孔座1642及与第二导引孔座1642匹配的第二导引柱1644,第二导 引孔座1642连接于底板182上,第二导引柱1644则连接于第二帽体162a上导引地滑动于 第二导引孔座1642内以第二键帽162能相对底座18上下移动,其中第一导引孔座1442、第 二导引孔座1642与底板182 —体成型。第一按键14的第一键帽142包含连接于第一帽体142a的导光部142b。底座18对 应导光部142b包含套管190,套管190可连接于底板182上;于该具体实施例中,套管190、 底板182及第一导引孔座1442 —体成型。第一帽体142a具有上表面142c及相对于上表 面142c的下表面142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座,包含套管和底板,该套管为不透光结构,并连接于该底板;  键帽,设置于该底座之上并包含帽体及与连接于该帽体的导光部,该帽体包含上表面及相对于该上表面且朝向该底座的下表面,该导光部包含入光端及出光端,该导光部自该下表面朝向该底座突出延伸并以该入光端滑动于该套管内,该出光端露出于该上表面;以及  升降机构,衔接该键帽及该底板以使该键帽能相对该底板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权秦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