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银触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7349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铆银触点机,包括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铜柱感测机构、送银点机构、铆银点机构、出料机构和控制箱体机构,所述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送银点机构和出料机构均设置在控制箱体机构上方;所述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和出料机构依次连接;所述铆银点机构与送银点机构连接,并设于送银点机构上方;所述转盘机构分别与送银点机构和铆银点机构连接,所述铜柱感测机构设于转盘机构上,并置于进铜柱机构和铆银点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铆银触点的全自动加工,可把铜柱和银点迅速、稳定地铆合在一起,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成本,并提高产业效能及产品品质,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易于加工生产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将铜柱与银点铆合的铆 银触点机。
技术介绍
在电子元件中,触点是常见的结构,一般是通过将银点以铆接的形式固定在铜柱 上。由于银点的尺寸较小,而现有的铆银触点加工中,一般采用手工或机械半自动化加工 完成,即手工将触点放入铜柱的孔内,再通过机械冲压将触点与铜柱紧固连接,这种加工方 式具有加工不便、操作效率低、加工品质难以控制等缺陷,且需要结合大量的人工劳动来完 成,人工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铆银触点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铆银触点机,包括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铜柱感测机构、送银点机构、铆银点机 构、出料机构和控制箱体机构,所述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送银点机构和出料机构均设置 在控制箱体机构上方;所述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和出料机构依次连接;所述铆银点机构 与送银点机构连接,并设于送银点机构上方;所述转盘机构分别与送银点机构和铆银点机 构连接,所述铜柱感测机构设于转盘机构上,并置于进铜柱机构和铆银点机构之间。所述进铜柱机构包括进铜柱震动盘、进铜柱底板、护铜柱滑块机构、防叠料机构、 送铜柱滑块机构和插杆机构,所述进铜柱震动盘的一端连接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 出口位于护铜柱滑块机构上方;所述护铜柱滑块机构分别与送铜柱滑块机构、防叠料机构 连接;所述插杆机构与护铜柱滑块机构连接;所述送铜柱滑块机构设置于进铜柱底板上 方。所述护铜柱滑块机构包括护铜柱块、铜柱料道、护铜柱滑块和铜柱料道固定座,所 述护铜柱块、铜柱料道和护铜柱滑块依次连接,所述铜柱料道固定于铜柱料道固定座上;所述防叠料机构包括防叠料气缸、摆动杠杆、防叠料滑道、防叠料滑块、防叠料支 撑板和防叠料气缸,所述防叠料滑块置于防叠料滑道内,所述防叠料滑道设于防叠料支撑 板上,所述防叠料支撑板与防叠料气缸连接;所述摆动杠杆上设有销和挡料销,所述摆动杠 杆置于滑道上,所述销与防叠料滑块配合连接,所述防叠料滑块一侧连接有用于定位挡料 销的挡块;所述送铜柱滑块机构包括送铜柱滑块、送铜柱气缸连接块、送铜柱气缸固定板、送 铜柱气缸、送铜柱滑道和送铜柱定位挡块,所述送铜柱气缸、送铜柱气缸固定板和送铜柱气 缸连接块依次连接,所述送铜柱气缸连接块与送铜柱滑块连接,所述送铜柱滑块置于送铜 柱滑道内,所述送铜柱滑道设置于进铜柱底板上;所述送铜柱定位挡块设置于送铜柱滑道的端部;所述铜柱料道固定座与送铜柱滑道连接; 所述插杆机构包括插杆气缸、顶入插杆、顶入插杆护块和插杆气缸连接板,所述顶 入插杆护块设于铜柱料道固定座上;所述顶入插杆设于顶入插杆护块上,其上端通过插杆 气缸连接块与插杆气缸连接,其下端对应转盘机构设置;所述插杆气缸通过插杆气缸连接 板与顶入插杆护块连接。所述顶入插杆用于将护铜柱滑块上面的铜柱压入到转盘机构上。 作为优选,所述铜柱料道上设有铜柱料道盖板。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夹具、间隙分割器、来料感应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夹具 为若干个,优选为八个,且均勻分布于转盘的周边上,所述间隙分割器设于转盘下方,并设 于控制箱体机构上方;所述间隙分割器与来料感应机构连接,所述来料感应机构与驱动机 构连接。所述夹具包括夹具滑道、夹具滑块、夹具滑道盖板、弹簧挡块、夹爪和弹簧板,所述 夹具滑道固定于转盘的周边上,所述夹具滑道盖板固定于夹具滑道上,所述夹具滑块置于 夹具滑道内,所述夹爪连接于夹具滑块下方;所述弹簧板设于夹具滑道的端部,并与夹具滑 块的下端连接;所述弹簧挡块设于夹具滑道内,并与夹爪连接;所述来料感应机构包括来料感应块、来料感应器和感应片,所述来料感应块、来料 感应器和感应片依次连接,所述来料感应块与间隙分割器连接,所述感应片与驱动机构连 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和同步轮机构,所述步进电机和同步轮机构连接,所 述感应片设于同步轮机构上。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插开气缸、插开支撑板、出料插开杆、插开杆护块、出料道、出料 气缸和气缸支座;所述气缸支座固定于控制箱体机构上,所述出料道与出料气缸连接,所述 出料气缸固定于气缸支座上;所述插开支撑板固定于气缸支座上方;所述插开气缸、出料 插开杆和插开杆护块依次连接,并均设置于插开支撑板上;所述出料道设于转盘机构的夹具下方,所述出料插开杆与转盘机构上的夹具高度 相对应。所述铜柱感测机构包括光纤固定板、光纤连接块、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光纤固定 板、光纤连接块、支撑柱和底座依次连接,所述底座固定于控制箱体机构上,所述光纤固定 板设于转盘的周边。所述铜柱感测机构用于感应夹具上面有没有铜柱以及铜柱有没有盲孔等。所述控制箱体机构包括工作台、箱体和控制面板,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滑轮,所述控 制面板设于工作台上;所述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送银点机构和出料机构均设置在工作台 上方。所述送银点机构包括底板、银点震动盘、送银点料道、送银点滑动机构和送银点驱 动机构,所述送银点滑动机构和送银点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底板上;所述送银点料道与送银 点滑动机构连接;所述送银点滑动机构与送银点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底板下方设有直震和 光纤固定块,所述光纤固定块内置有光纤;所述送银点料道通过料道顶块与直震连接,其一 端与银点震动盘连接,另一端与送银点滑动机构连接;所述送银点滑动机构两侧分别连接 有插杆护块;所述底板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控制箱体机构上,所述直震固定于控制箱体机构 上。所述铆银点机构包括铆合驱动机构、滑动板和导柱,所述铆合驱动机构与滑动板 连接,所述导柱的一端与铆合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滑动板,并固定于底板上;所述滑 动板上设有插杆、压杆和铆针机构;所述插杆与所述插杆护块连接。本技术的作用原理通过控制面板启动进铜柱机构,进铜柱震动盘震动,并将 铜柱依次传送至护铜柱滑块机构和送铜柱滑块机构,插杆机构将铜柱压入到转盘机构上的 夹具里;转盘转动,同时铜柱感测机构感应夹具上面有没有铜柱,并检测铜柱有没有盲孔, 若检测不合格,则不进行铆合工作,否则将铜柱带动到铆银点机构旁;送银点机构通过银 点震动盘震动,将银点沿送银点料道和送银点滑动机构传送至铆银点机构下方;铆银点机 构将位于其下方的银点和铜柱进行铆合,完成铆合加工;转盘继续转动,并将已铆银点的铜 柱传送至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将夹具上的铜柱插开,铜柱沿出料道送出,完成整个工序的加 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通过气缸控制各机构的运动,可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生产效率 高,加工质量稳定。2、本技术通过银点震动盘、进铜柱震动盘、转盘等实现铜柱和银点的传送,并 通过气缸控制铆合加工,减少了手工和劳动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 间,提高了生产量,减少了人工资源的浪费。3、本技术使用方便,且易于加工生产。4、本技术可通过转盘实现铜柱的加工传送,可同时实现多个铜柱的加工,具 有加工连续性好、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进铜柱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转盘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出料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铜柱感测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铆银触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铜柱感测机构、送银点机构、铆银点机构、出料机构和控制箱体机构,所述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送银点机构和出料机构均设置在控制箱体机构上方;所述进铜柱机构、转盘机构和出料机构依次连接;所述铆银点机构与送银点机构连接,并设于送银点机构上方;所述转盘机构分别与送银点机构和铆银点机构连接,所述铜柱感测机构设于转盘机构上,并置于进铜柱机构和铆银点机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焦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