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轮的滑动缓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348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线轮的滑动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5)、滑块(4)和滑轨(3);所述的放线轮与成型机的光模相接触;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分离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向所述放线轮施加一个向所述光模靠近的缓冲力;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挤压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能吸收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相互挤压力;当所述气缸(5)施加所述缓冲力或吸收所述挤压力时,所述滑块(4)带动所述放线轮在所述滑轨(3)上滑动。通过所述气缸的作用,使所述放线轮可以通过所述滑块和导轨的相互滑动,来调节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使所述放线轮与光模始终保持正确接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线轮的滑动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成型机系统是用于传送皮带生产线中胶套的硫化前的成型工作的成套设备,包括成型机主机、放线机和料架三部分组成。 成型机主机用于绕线及包胶,包括以下功能包胶片、绕线、生胶套制作等,所述成型机主机包括主轴系统,排线机构、压辊机构、液压系统、光模和光模支撑台。其中,光模是一个圆筒形的部件,其一端被所述主轴系统驱动,另一端被所述光模支撑台可回转地支撑,因此在所述主轴系统的驱动下,光模发生旋转。 放线机用于按设定的张力要求进行放线,放线时能准确的控制线绳的张力。每套放线机可以同时控制两根线,保证排线密度均匀,排线张力稳定。 当放线机放线时,所述放线机的放线轮与所述光模相接触,由于所述放线轮与所述光模的制造误差,必然会使所述放线轮与光模在转动的过程中,有时接触不紧密,有产生相互的挤压,从而损坏所述光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够自动对成型机的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的机构。本专利技术中的放线轮的滑动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滑块和滑轨; 所述的放线轮与成型机的光模相接触; 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分离的趋势时,所述气缸向所述放线轮施加一个向所述光模靠近的缓冲力; 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挤压的趋势时,所述气缸能吸收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相互挤压力; 当所述气缸施加所述缓冲力或吸收所述挤压力时,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放线轮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通过所述气缸的作用,使所述放线轮可以通过所述滑块和导轨的相互滑动,来调节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使所述放线轮与光模始终保持正确接触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l是成型机的整体图。 图2是放线机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成型机系统包括放线机100、成型机主机200和料架300。 在成型机工作的过程中,所述放线机的放线轮1与所述成机型主体部分的光模相接触,二者均为圆柱形部件。 为了防止由于制作误差,使所述放线轮1与光模之间的接合面相分离或挤压,所述放线轮1安装在支架上,放置于在所述支架后部、且同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接触面的相互作用方向在同一平面内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为气缸5 ;所述支架的底部安装在一载体板2上,所述载体板2的后端,即靠近所述气缸5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滑块4 ;所述滑块4可以在滑轨3上滑动。 所述滑轨3以与所述放线轮和光模接触面的相互作用方向在同一平面内的方式设置。 当所述放线轮1和光模有相分离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向所述放线轮1提供促使所述放线轮1向所述光模移动的缓冲力,此时,所述放线轮1依靠所述滑块4在所述滑轨3上的滑动从而与所述光模保持接触。 当所述放线轮1和光模之间产生相互挤压时,由于所述滑块4可以在所述滑轨3上滑动,此时,由所述气缸5缓冲由于所述的相互挤压产生的挤压力。权利要求一种放线轮的滑动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5)、滑块(4)和滑轨(3);所述的放线轮与成型机的光模相接触;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分离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向所述放线轮施加一个向所述光模靠近的缓冲力;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挤压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能吸收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相互挤压力;当所述气缸(5)施加所述缓冲力或吸收所述挤压力时,所述滑块(4)带动所述放线轮在所述滑轨(3)上滑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气缸(5)与所述支架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载体板安装在所述滑块上。4. 一种放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夹线机构。5. —种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线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线轮的滑动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5)、滑块(4)和滑轨(3);所述的放线轮与成型机的光模相接触;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分离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向所述放线轮施加一个向所述光模靠近的缓冲力;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挤压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能吸收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相互挤压力;当所述气缸(5)施加所述缓冲力或吸收所述挤压力时,所述滑块(4)带动所述放线轮在所述滑轨(3)上滑动。通过所述气缸的作用,使所述放线轮可以通过所述滑块和导轨的相互滑动,来调节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使所述放线轮与光模始终保持正确接触的目的。文档编号B29D29/06GK101786338SQ20091026180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傅春敏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线轮的滑动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5)、滑块(4)和滑轨(3);所述的放线轮与成型机的光模相接触;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分离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向所述放线轮施加一个向所述光模靠近的缓冲力;当所述放线轮与光模有相互挤压的趋势时,所述气缸(5)能吸收所述放线轮与光模之间的相互挤压力;当所述气缸(5)施加所述缓冲力或吸收所述挤压力时,所述滑块(4)带动所述放线轮在所述滑轨(3)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春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