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旋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322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左旋铣刀,包括刀柄,刀柄的一端延伸成铣削头,铣削头的表面设置有六道顺时针方向和五道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形成铣削刃,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在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切削面,铣削头的末端设置有两个使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夹角为130°±2°“V”口的切削面;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沿铣刀直径方向的投影与铣刀轴心的夹角均为25°,左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右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形成下排屑式结构,转速可达到30KRPM,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面光滑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PCB板的铣削,特别适用于SMT工艺装封电子元器件后的PCB板的加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床刀具,特别是一种左旋铣刀
技术介绍
在制作PCB板的过程中,需要对SMT工艺装封电子元器件后的 PCB板进行铣削加工,现有的铣刀通用性较强,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 SMT工艺装封电子元器件后的PCB板进行铣削加工设计的铣刀,导致 加工后的PCB板毛刺多,表面不光滑,从而不能满足制作精密电路 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对SMT工艺 装封电子元器件后的PCB板专门设计的铣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左旋铣刀,包括刀柄,刀柄的一端延伸成铣削头,所述铣 削头的表面设置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形成铣削 刃,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在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切削3面,铣削头的末端设置有两个使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夹角&为130° 土2° "V" 口的切削面;从铣削头起,顺时针方向向刀柄延伸的被定义为右螺旋凹槽,另一条被定义为左螺旋凹槽,其中,所述右螺旋凹槽设置有六道,左螺旋凹槽设置有五道,所述右螺旋凹槽与左螺旋凹槽沿铣刀直径方向的投影与铣刀轴心的夹角均为25°,所述左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右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形成下排屑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铣削头的表面设置有六道顺时针方向和五道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形成铣削刃,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在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切削面,铣削头的末端设置有两个使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夹角为130° ±2° "V" 口的切削面;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沿铣刀直径方向的投影与铣刀轴心的夹角均为25°,而左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右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形成下排屑式结构,其转速可达到30KRPM,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面光滑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PCB板的铣削,特别适用于SMT工艺装封电子元器件后的PCB板的加工。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铣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铣削刃的直径O与刃长L对照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 —种右左旋铣刀该铣刀的长度M为38.20—=鹏,它包括刀柄1,刀柄1的直径D为3,175I^咖,刀柄1的一端延伸成铣削头2,另一端设置成35°±2°的倒角5。所述刀柄l与铣削头2之间采用15° 土1°的锥形面7过渡,所述铣削头2的表面设置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形成铣削刃,铣削头2的末端设置有两个使铣削头2的末端形成夹角e为130° 土2° "V" 口的切削面6,两个切削面6错位设置,两切削面6之间的错配距离H为O. 15mm;从铣削头2起,顺时针方向向刀柄1延伸的被定义为右螺旋凹槽3,另一条被定义为左螺旋凹槽4,其中,所述右螺旋凹槽3设置有六道,左螺旋凹槽4设置有五道,所述右螺旋凹槽3与左螺旋凹槽4沿铣刀直径方向的投影与铣刀轴心的夹角均为25°,所述左螺旋凹槽4的深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右螺旋凹槽3的深度和宽度形成下排屑式结构。本技术的铣削刃的直径可根据加工的需要设置,铣削刃的直径O与刃长L的对照表参照图4。本技术在结构上形成上排屑式,转速可达到30KRPM,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面光滑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PCB板的铣削,特别适用于特别适用于SMT工艺装封电子元器件后的PCB板的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左旋铣刀,包括刀柄(1),刀柄(1)的一端延伸成铣削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头(2)的表面设置有两组环绕方向相反的螺旋凹槽形成铣削刃,铣削头(2)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形成夹角θ为130°±2°“V”口的切削面(6);从铣削头(2)起,顺时针方向向刀柄(1)延伸的被定义为右螺旋凹槽(3),另一条被定义为左螺旋凹槽(4),其中,所述右螺旋凹槽(3)设置有六道,左螺旋凹槽(4)设置有五道,所述右螺旋凹槽(3)与左螺旋凹槽(4)沿铣刀直径方向的投影与铣刀轴心的夹角均为25°,所述左螺旋凹槽(4)的深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右螺旋凹槽(3)的深度和宽度形成下排屑式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左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的长 度M为38.20:。,m,刀柄(1)的直径D为3.175 :咖。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左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切削 面(6)错位设置,两切削面(6)之间的错配距离H为O. 15mm。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左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 与铣削头(2)之间采用15。土r的锥形面(7)过渡。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左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 的另一端设置成35°±2°的倒角(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左旋铣刀,包括刀柄,刀柄的一端延伸成铣削头,铣削头的表面设置有六道顺时针方向和五道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形成铣削刃,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在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切削面,铣削头的末端设置有两个使铣削头的末端形成夹角为130°±2°“V”口的切削面;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凹槽沿铣刀直径方向的投影与铣刀轴心的夹角均为25°,左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右螺旋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形成下排屑式结构,转速可达到30KRPM,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面光滑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PCB板的铣削,特别适用于SMT工艺装封电子元器件后的PCB板的加工。文档编号B23C5/10GK201324866SQ200820205719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黄润昌 申请人:中山市东泓硬质合金刀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左旋铣刀,包括刀柄(1),刀柄(1)的一端延伸成铣削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头(2)的表面设置有两组环绕方向相反的螺旋凹槽形成铣削刃,铣削头(2)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形成夹角θ为130°±2°“V”口的切削面(6);从铣削头(2)起,顺时针方向向刀柄(1)延伸的被定义为右螺旋凹槽(3),另一条被定义为左螺旋凹槽(4),其中,所述右螺旋凹槽(3)设置有六道,左螺旋凹槽(4)设置有五道,所述右螺旋凹槽(3)与左螺旋凹槽(4)沿铣刀直径方向的投影与铣刀轴心的夹角均为25°,所述左螺旋凹槽(4)的深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右螺旋凹槽(3)的深度和宽度形成下排屑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润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东泓硬质合金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