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阵列的组态优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3136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光伏电池阵列的组态优化控制系统。包括有检测光伏电池阵列入射光强的光强度传感器(1),检测光伏电池阵列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检测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流、端电压的电流、端电压传感器(3),A/D转换模块(4)、CPU控制单元(5)、组态开关控制模块(6)、光伏电池阵列(7),其中光强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电流、端电压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A/D转换模块(4)的输出端与CPU控制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CPU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与组态开关控制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组态开关控制模块(6)的开关器件K↓[0]~Kn与光伏电池阵列(7)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实时检测光伏电池阵列输出功率、表面温度和入射光强等参数。并根据光伏电池阵列的入射光强和表面温度来控制光伏阵列的组态方式,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组态控制电路来实现光伏电池阵列的组态变换,更好的发挥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发电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池阵列的组态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检测光伏电池阵列入射光强的光强度传感器(1),检测光伏电池阵列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检测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流、端电压的电流、端电压传感器(3),A/D转换模块(4)、含CPU的控制单元(5)、组态开关控制模块(6)、光伏电池阵列(7),其中光强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电流、端电压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A/D转换模块(4)的输出端与含CPU的控制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含CPU的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与组态开关控制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组态开关控制模块(6)的开关器件K0~Kn与光伏电池阵列(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淼岑长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