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236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实际的悬浮系统结构,构建悬浮系统及其完备公共地的三维空间模型;步骤二:对悬浮系统金属外壳的仿真模型进行特征模分析,得到特征值、模式显著性系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以及金属外壳表面的特征电流;步骤三:确定在频段内更易被激励起的模式;步骤四:选择需要激励或抑制的模式;步骤五:设置接地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通过金属外壳本身的物理结构便可设计合适的接地位置,避免了复杂的优化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兼容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接地是电路或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技术要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以及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在传统的分析中往往聚焦于局部电路,忽略“地”的三维结构,认为“地”可以吸收容纳所有多余的能量,接地电路产生的所有多余能量可经由接地点被全部转移到“地”上。至于转移到“地”上的能量将如何分布、如何耗散,往往不在接地系统设计的关注范围内。不同于接大地的系统,飞机、航天器等系统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设备的地线系统在电气上与大地绝缘,属于悬浮地系统。其金属壳体作为一种“悬浮地”,不能像大地一样容纳无限多的能量,经由接地点注入的能量最终必然以某种方式耗散。因此,“壳体地”上注入的能量如何分布、如何耗散将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电磁兼容。

2、根据坡印廷定理,当向一个悬浮系统提供能量时,该系统可将部分能量辐射到自由空间,将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耗散,或者储存为磁场能或者电场能。飞机等悬浮系统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金属壳体,其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孔和缝隙,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悬浮系统完备公共地接地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飞王佳昊宋凌南陈星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