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894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包括至少分别设置在两只车轮处的第一刹车部以及第二刹车部,其中一个所述的刹车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刹车部刹车或解刹的操作部,其余刹车部与所述的操作部之间设置有使得该刹车部能够随动于所述的操作部进而与上述一个刹车部同步刹车或解刹的刹车线。该儿童推车在使用时,只需要脚踩动一下刹把就能够实现刹车或者解刹,操作十分方便,简化操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尤其是对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有多种型式,但不外乎都是在至少两个 车轮上分别设置一套独立的刹车机构,通过操作多套刹车机构达到刹车的目的。 这些儿童推车,在刹车、解刹时就显得比较麻烦,必须要对两套以上的刹车机 构分别操作才能实现刹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一步操作就能够实现刹车的 刹车机构,使得儿童推车刹车、解刹更加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推车的刹车 机构,包括至少分别设置在两只车轮处的第一刹车部以及第二刹车部,其中一 个所述的刹车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刹车部刹车或解刹的操作部,其余刹车部与所述的操作部之间设置有使得该刹车部能够随动于所述的操作部进而与上述 一个刹车部同步刹车或解刹的刹车线。该刹车机构包括设置在右后车轮处的第一刹车部及左后车轮处的第二刹车 部,其中第一刹车部上设置有所述的操作部,第一刹车部与第二刹车部之间通 过所述的刹车线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刹车部包括固定在右后车轮上的第一卡槽、 固定在车架上的第一滑槽、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设置在 所述的第一滑槽内的使得所述的第一滑块趋于卡设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弹性 件。所述的刹车线包括刹芯与包覆在所述的刹芯外的套管,所述的套管的一端 部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槽上,所述的第一滑块与所述的刹芯的一端部相连接。 所述的操作部包括转动设置在车架上的刹把、与所述的刹把固定设置的凸轮, 所述的凸轮的周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块相抵触,所述的凸轮包括凸部与凹部,当 凸部与第一滑块相抵触时所述的第一滑块与所述的第一卡槽相分离,当凹部与 第一滑块相抵触时所述的第一滑块与所述的第一卡槽相卡合。所述的第二刹车 部包括固定在左后车轮上的第二卡槽、固定在车架上的第二滑槽、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内的使得所述的第二滑 块趋于离开第二卡槽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的套管的另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第二 滑槽上,所述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的刹芯的另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卡槽、 第二卡槽中的一个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的刹芯的延伸方向、另一个的开口方向 背离所述的刹芯的延伸方向。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 儿童推车在使用时,只需要脚踩动一下刹把就能够实现刹车或者解刹,操作十 分方便,简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技术的刹车机构的儿童推车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刹车机构的主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右后车轮的放大立体图4a是图3的主视剖视图,其中刹车机构处于解刹状态; 图4b是图3的主视剖视图,其中刹车机构处于刹车状态; 图5是图4a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6是左后车轮的主视剖视图,其中刹车机构处于刹车状态; 图7是图6的沿着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技术的作用原理其中1、第一刹车部,11、第一卡槽,12、第一滑槽,13、第一滑块,14、 第一压簧,2、第二刹车部,21、第二卡槽,22、第二滑槽,23、第二滑块,24、 第二压簧,3、操作部,31、刹把,32、凸轮,4、刹车线,41、刹芯,42、套 管,50、车架,51、右后车轮,52、左后车轮。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 一种儿童推车,它的刹车机构包括设置在右后车轮51处 的第一刹车部1及左右车轮52处的第二刹车部2,所述的第一刹车部1上设置 有操作部3,第一刹车部1与第二刹车部2之间通过所述的刹车线4相连接。当 对操作部3进行转动时,能够使得第一刹车部1刹车或解刹,通过刹车线4的 作用,能够使得第二刹车部2同步刹车或解刹,达到对整个童车刹车或解刹的 目的。参见图3、图4a、图4b、图5,所述的第一刹车部1包括固定在右后车轮 51上的第一卡槽11、固定在车架50上的第一滑槽12、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 滑槽12内的第一滑块13、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12内的使得所述的第一滑块 13趋于卡设在第一卡槽11内的第一压簧14。所述的刹车线4包括刹芯41与包覆在所述的刹芯41外的套管42,所述的 套管42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槽12上,所述的第一滑块13与所述的刹 芯41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操作部3包括转动设置在车架50上的刹把31、与所述的刹把31固 定设置的凸轮32,所述的凸轮32的周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块13相抵触,所述的 凸轮32包括凸部与凹部。参见图6、图7,所述的第二刹车部2包括固定在左后车轮52上的第二卡 槽21、固定在车架50上的第二滑槽22、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22内的第 二滑块23、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22内的使得所述的第二滑块23趋于离开第 二卡槽21的第二压簧24。所述的刹车线4的套管42的另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 第二滑槽22上,所述的第二滑块23与所述的刹芯41的另一端部相连接。参见图8以及图2至图7,本技术的作用原理如下-所述的第一卡槽11的开口朝向所述的刹芯41的一端部,第二卡槽21的开 口背离所述的刹芯41的另一端部,只有如此设置,才能够实现两刹车部同步刹 车或解刹。参见图4a、图5,第一刹车部1,当所述的凸轮32的凸部与第一滑块13 相抵触时,凸轮32迫使第一滑块13与第一卡槽11相分离,同时刹芯41也随 动于第一滑块13远离第一卡槽11,使得第二刹车部2处的刹芯41产生松动; 相应的,第二刹车部2上的第二压簧24使得第二滑块23与所述的第二卡槽21 相脱离,同时刹芯41也随动于第二滑块23接近第二卡槽21 (正是由于第一 刹 车部l的松动才能实现)。此时整个童车解刹。参见图4b,当凸轮32的凹部转向第一滑块13,在第一压簧14的回复力的 作用下,第一滑块13与所述的凹部相抵触,使得第一滑块13与第一卡槽ll相 卡合,同时刹芯41也随动于第一滑块13接近第一卡槽11,这样就绷紧第二刹 车部2处的刹芯41;参见图6,相应的,刹芯41拉动第二滑块23卡入第二卡 槽21。此时整个童车被刹车。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分别设置在两只车轮处的第一刹车部以及第二刹车部,其中一个所述的刹车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刹车部刹车或解刹的操作部(3),其余刹车部与所述的操作部(3)之间设置有使得该刹车部能够随动于所述的操作部(3)进而与上述一个刹车部同步刹车或解刹的刹车线(4)。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机构 包括设置在右后车轮(51)处的第一刹车部(1)及左后车轮(52)处的第二刹 车部(2),其中第一刹车部(1)上设置有所述的操作部(3),第一刹车部(1) 与第二刹车部(2)之间通过所述的刹车线(4)相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刹车部(1)包括固定在右后车轮(51)上的第一卡槽(11)、固定在车架(50) 上的第一滑槽(12)、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12)内的第一滑块(13)、 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12)内的使得所述的第一滑块(13)趋于卡设在第一 卡槽(11)内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的刹车线(4)包括刹芯(41)与包覆在所述的刹芯(41)外的套管(42), 所述的套管(42)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分别设置在两只车轮处的第一刹车部以及第二刹车部, 其中一个所述的刹车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刹车部刹车或解刹的操作部(3), 其余刹车部与所述的操作部(3)之间设置有使得该刹车部能够随动于 所述的操作部(3)进而与上述一个刹车部同步刹车或解刹的刹车线(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虞家云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