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浮动盘的涡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861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浮动盘的涡旋式压缩机,在压缩机的动涡旋和上支撑之间设有浮动盘,浮动盘的上表面与动涡旋的底面接靠,浮动盘装于上支撑上,浮动盘与上支撑上的与浮动盘相配合的结构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配合处设有密封结构,将浮动盘底面和上支撑底面之间形成环形中间压力腔,中间压力腔通过引压通道与压缩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均为静密封,可以实现良好可靠的密封;浮动盘与上支撑之间在较大的轴向位移时也可以保证密封,因此可以将动、定涡旋之间的距离设置更大,最大程度的降低起动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压縮机领域,特别涉及涡旋式压縮机齿顶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涡旋式压縮机包括设有螺旋形涡旋齿的定涡旋、与定涡旋相配合的设有螺 旋形涡旋齿的动涡旋、在动涡旋与上支撑之间运动,分别与动、定涡旋配合并限制它们只能 相对平动的十字环,通过动涡旋与定涡旋相互配合形成了容积可变的多个压縮腔,由电机 带动曲轴驱动动涡旋沿其公转轨道公转,从而完成气体的吸入、压縮和排出。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使两涡旋件的涡旋齿顶与另一涡旋件的齿底紧密的贴合以减少相邻压縮腔之间的 齿顶泄漏。 现有技术中,为使两涡旋件的涡旋齿顶与另一涡旋件的齿底紧密的贴合以减少相 邻压縮腔之间的齿顶泄漏,采取在动涡旋和上支撑之间通过密封件形成一个背压腔,通过 引入一定压力的流体将动涡旋推向定涡旋一段距离,使动涡旋紧密贴合定涡旋,减少齿顶 的泄漏。 现有技术的不足是涡旋压縮机实际运转过程中,动涡旋一直在高速的运动并产 生一定的变形,因此获得良好的密封背压腔及密封背压腔中的流体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可以减少 齿顶泄漏的涡旋式压縮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浮动盘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安装在压缩机壳体内的定涡旋(1)、动涡旋(2)、十字环(3)、上支撑(4)、曲轴(5)、电机转子(6)和电机定子(7),定涡旋(1)固定于上支撑(4)上,动涡旋(2)和十字环(3)设置在定涡旋(1)和上支撑(4)之间,动涡旋(2)由曲轴(5)驱动,电机转子(6)安装在曲轴(5)上,上支撑(4)、电机定子(7)固定在压缩机壳体上,动涡旋(2)与定涡旋(1)相互配合形成多个压缩腔(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动涡旋(2)和所述上支撑(4)之间设有浮动盘(8),浮动盘(8)为圆盘式结构的盘,浮动盘中部设有轴孔,轴孔直径等于上支撑内孔直径,浮动盘(8)装于所述上支撑(4)...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浮动盘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安装在压缩机壳体内的定涡旋(1)、动涡旋(2)、十字环(3)、上支撑(4)、曲轴(5)、电机转子(6)和电机定子(7),定涡旋(1)固定于上支撑(4)上,动涡旋(2)和十字环(3)设置在定涡旋(1)和上支撑(4)之间,动涡旋(2)由曲轴(5)驱动,电机转子(6)安装在曲轴(5)上,上支撑(4)、电机定子(7)固定在压缩机壳体上,动涡旋(2)与定涡旋(1)相互配合形成多个压缩腔(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动涡旋(2)和所述上支撑(4)之间设有浮动盘(8),浮动盘(8)为圆盘式结构的盘,浮动盘中部设有轴孔,轴孔直径等于上支撑内孔直径,浮动盘(8)装于所述上支撑(4)上,上支撑(4)上设有与浮动盘相配合的结构,浮动盘与上支撑上的与浮动盘相配合的结构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配合处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将浮动盘底面和上支撑底面之间形成环形中间压力腔(21),浮动盘(8)的上表面与动涡旋(2)的底面接靠,动涡旋(2)轴柄套装在浮动盘(8)的轴孔内,动涡旋(2)轴柄可在浮动盘(8)的轴孔范围内径向滑动,所述上支撑(4)上设有与浮动盘相配合的结构以及与浮动盘底面和上支撑底面之间形成的环形中间压力腔(21)连通的上支撑引压通道(11),上支撑引压通道(11)的另一端口与定涡旋上的定涡旋引压通道在定涡旋1与上支撑4接触面上连通,定涡旋引压通道的另一端口与动涡旋(2)与定涡旋(1)相互配合形成的压缩腔(9)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浮动盘的涡旋式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上 的与浮动盘相配合的结构是下述结构中的任意一种a)浮动盘(8)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星张铁良周英涛朗贤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