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424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及其工作方法,炉体内部的中央设有筒型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外侧形成储气区,第一隔板内侧设有第二隔板套筒,第二隔板套筒的底部安装有旋转控制组件,反应室设置于第二隔板套筒的内部,反应室的内部设有中心柱、格栅,反应室的周壁为套筒结构,中心柱竖直设置于反应室中轴线上并固定,格栅沿中心柱周向设有多个,其一侧边与中心柱的外周面连接,另一侧边与套筒结构内壁固定,将反应室沿周向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反应室,每个格栅上分别安装有多个蓄热陶瓷以形成蓄热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减少设备复杂度,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可燃冰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气体运输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可燃冰是一种富含甲烷的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和极地地区广泛存在。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可燃冰的特殊性质,其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目前,海上可燃冰的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湿重整技术,即通过反应炉将可燃冰中与水反应,然后将反应后的气体进行运输。

2、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可燃冰的运输和转化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运输过程中安全性难以保障,由于可燃冰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质,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二是可燃冰转化效率低下,其转化为燃气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保证运输安全性,提高转化效率。并提供了其工作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包括炉体,炉体内部的中央设有筒型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炉体内部的中央设有筒型的第一隔板(401),第一隔板(401)外侧形成储气区(400),第一隔板(401)内侧设有第二隔板套筒(501),第二隔板套筒(501)的底部安装有旋转控制组件(600),反应室(100)设置于第二隔板套筒(501)的内部,反应室(100)的内部设有中心柱(100a)、格栅(100b),反应室(100)的周壁为套筒结构(101a),中心柱(100a)竖直设置于反应室(100)中轴线上并固定,格栅(100b)沿中心柱(100a)周向设有多个,其一侧边与中心柱(100a)的外周面连接,另一侧边与套筒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炉体内部的中央设有筒型的第一隔板(401),第一隔板(401)外侧形成储气区(400),第一隔板(401)内侧设有第二隔板套筒(501),第二隔板套筒(501)的底部安装有旋转控制组件(600),反应室(100)设置于第二隔板套筒(501)的内部,反应室(100)的内部设有中心柱(100a)、格栅(100b),反应室(100)的周壁为套筒结构(101a),中心柱(100a)竖直设置于反应室(100)中轴线上并固定,格栅(100b)沿中心柱(100a)周向设有多个,其一侧边与中心柱(100a)的外周面连接,另一侧边与套筒结构(101a)内壁固定,将反应室(100)沿周向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子反应室,每个格栅(100b)上分别安装有多个蓄热陶瓷(301)以形成蓄热区(300),套筒结构(101a)上开设有多列与各子反应室对应连通的圆形开口(101b),第一隔板(401)上开设有多列与圆形开口(101b)对应的气体通道(402),第二隔板套筒(501)上沿竖向开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输气通道(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可燃冰运输的柱阀式湿重整反应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上、反应室(100)的顶部设有多个分别对应连通各子反应室的进气口(202),储气区(400)的顶部设有出气口(201),进气口(202)与入口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溟睿王筱蓉薛文华向临风危昊翔朱源黄晨峻陆皓炜苏傲成陶钜翔姜根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