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203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包括管道竖井,所述管道竖井的上端适于与垃圾料斗相连,用于从垃圾料斗接收垃圾渗滤液;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形成在所述管道竖井的下部且邻近管道竖井的下端;和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的上端与管道竖井相连且位于所述检修孔上方,所述溢流管道的下端适于通向地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可通过检修孔定期清理在管道竖井的底部沉积的杂质;另外,在管道竖井中底部沉积渗滤液的杂质后,澄清液浮于管道竖井的上部,当澄清液的液面达到溢流管道的高度时,便可溢出到溢流管道中,进而通过溢流管道的下端进入地池中,使排污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渗滤液收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在垃圾料斗溜槽下方的垃 圾渗滤液收集器。
技术介绍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 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液体,我们称之为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 有机或无机成份的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在垃圾料斗溜槽下方收集垃圾渗滤液一直是个难题。传 统的收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倾斜布置的管道排入垃圾仓,由于渗滤液中掺有大 颗粒杂质,容易造成长距离布置的倾斜管道堵塞,使得排污不畅,而且管道清理也比较困 难。另一种方法是用小车收集定期清理,此种方法不能适用于渗滤液量较大的情况下,而且 小车需要人力运输,另外,还需要时刻注意是否渗漏,维护不便且不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 在于提出一种可排污顺畅且容易清理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包括管道竖井,所述管道竖井的上端适于与垃 圾料斗相连以从垃圾料斗接收垃圾渗滤液;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形成在所述管道竖井的下 部且邻近管道竖并的下端;和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的上端与管道竖并相连且位于所述 检修孔上方,所述溢流管道的下端适于通向地池。由于渗滤液中存在杂质,因此在管道竖井的底部会沉积有大颗粒的杂质,于是,可 通过检修孔定期清理沉积的杂质。另外,在管道竖井中底部沉积渗滤液的杂质后,澄清液浮 于管道竖井的上部,当澄清液的液面达到溢流管道的高度时,便可溢出到溢流管道中,进而 通过溢流管道的下端进入地池中,使排污顺畅,操作方便。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所述溢流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溢流管道的观察镜。所述溢流管道为直角弯管,且所述观察镜设置于所述溢流管道的弯角处。观察镜 可用于检测管道的各个通路是否堵塞,从而进行及时通流,从而保证渗滤液收集器的正常 工作。在所述管道竖井上设置有用于截止和打开管道竖井的阀。所述阀为手动插板阀,可用于控制渗滤液的流入。当管道竖井需要进行检修时,可 关闭阀门,使渗滤液不再进入管道竖井。所述管道竖井在所述检修孔处安装有检修直管,且所述检修直管上安装有孔盖。孔盖在需要清污的时候打开,平时可关闭检修直管。这样,可以防止渗滤液沉积而 散发的难闻的气味进入到空气中,从而不致影响到车间的环境卫生。所述管道竖井由多段管连接而成,以便于安装和拆卸。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和图2是图1所示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包括管道竖井1、检修孔2和溢流管 道3。如图1中所示,管道竖井1的上端适于与垃圾料斗(未示出)相连,用于接收从垃 圾料斗溜槽流下的渗滤液。在管道竖井1的下部且邻近管道竖井1的下端形成有检修孔2, 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在检修孔2处安装有检修直管21,从而检修直管21的开口此 时用作检修孔2,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能够容易理解的。由于渗滤液中存在杂 质,因此在管道竖井1的底部会沉积有大颗粒的杂质,于是,可通过检修孔2定期清理沉积 的杂质。另外,可以在检修直管21的端口处安装有孔盖22,在需要清污的时候打开,平时关 闭检修直管21。这样,可以防止因渗滤液沉积而散发的难闻的气味进入到空气中,从而不致 影响到车间的环境卫生。溢流管道3的上端31与管道竖井1相通且位于检修孔2上方,而下端32通向地 池5。在图示的示例中,溢流管道3为直角弯管。管道竖井1中底部沉积渗滤液的杂质后, 澄清液浮于管道竖井1的上部,当澄清液的液面达到溢流管道3的高度时,便可溢出到溢流 管道中,进而通过溢流管道3的下端32进入地池5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溢流管道3上还设有观察镜33。观察镜33设置于 溢流管道3的直角弯角处,可用于检测管道的各个通路是否堵塞,从而进行及时通流。可选地,在管道竖井1上设置有用于截止和打开管道竖井1的阀4,可选地,阀4为 手动插板阀。手动插板阀4可用于控制渗滤液的流入,如图2所示。当管道竖井1需要进 行检修时,可关闭手动插板阀4的阀门,使渗滤液不再进入管道竖井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管道竖井1由多段管连接而成,如图1和图2所示,各段 管之间使用法兰连接,以便于安装和拆卸。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的工作过程。 在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工作前,首先将手动插板阀4拧开,使垃圾料斗溜槽流下的 渗滤液流入管道竖井1中。渗滤液在管道竖井1中进行沉淀,渗滤液的大颗粒杂质将沉积 于管道竖井1的底部,而澄清后的澄清液将浮于管道竖井1的上部。当澄清液的液面达到 溢流管道3的高度时,便可溢出到溢流管道中,进而通过溢流管道3的下端32进入地池5 中。当管道竖井1的底部沉积的杂污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检修直管21的孔盖22打开, 然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检修直管21将杂污清理出去,从而保证了渗滤液收集器的进一步收 集工作。另外,当从观察镜33中观察到溢流管道3中堵塞时,可以进行及时通流,保证渗滤 液收集器的正常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 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竖井,所述管道竖井的上端适于与垃圾料斗相连以从垃圾料斗接收垃圾渗滤液;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形成在所述管道竖井的下部且邻近管道竖井的下端;和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的上端与管道竖井相连且位于所述检修孔上方,所述溢流管道的下端适于通向地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竖井,所述管道竖井的上端适于与垃圾料斗相连以从垃圾料斗接收垃圾渗滤液;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形成在所述管道竖井的下部且邻近管道竖井的下端;和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的上端与管道竖井相连且位于所述检修孔上方,所述溢流管道的下端适于通向地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溢流管道上设有用 于检测溢流管道的观察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威李庆林戴瑞峰刘超张瑛华吕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