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65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由碳包覆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组成,所述碳包覆纳米金属氧化物具有核壳架构,颗粒分散均匀,颗粒直径范围为10nm~80nm,碳包覆层为2.5nm~10nm。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材料制成的电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高比能、长寿命、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在小型二次电 池领域取代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成为商用二次电池的主流,而且由于全球石油价格的飞速 上涨,电动汽车的实用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锂电池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将会越来越 普及,因此对化学电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目前工业化使用的碳负极材料(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相比,过 渡金属氧化物在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Poizot P et al. Nano—sized transition—metal oxides as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batteries. Nature 2000 ;28 :407],同时具有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引起 科学界禾口企业界的广泛关注[Peter GB et al. Nano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Lithium Batteries. Lithium Batteries, 2008 :47 :2-19]。然而过渡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具有核壳架构的碳包覆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颗粒直径范围为10nm~80nm,碳包覆层厚度为2.5nm~10nm,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金属氧化物20%~60%,碳40%~80%。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具有核壳架构的碳包覆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颗粒直径范围为10nm~80nm,碳包覆层厚度为2.5nm~10nm,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金属氧化物20%~60%,碳40%~80%。2. —种权利要求1所述碳包覆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 体步骤和方法为A:将质量比为l : 0. 1 1 : 5的含氧碳氢化合物与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溶剂混合 并搅拌至均匀,然后干燥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将所得固体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惰性气氛 中、升温至400 550°C,随即停止升温,待温度降到室温,得到热解产物;所述有机含氧碳氢化合物选自带有芳香烃基、烯烃基、烷烃基、杂环基团的一种或者一 种以上基团的醇、酸或酸酐、醛、酚中的一种,或者是仅由C、H、0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所述过 渡金属化合物选自茂基过渡有机金属化合物、羰基过渡有机金属化合物、乙酰丙酮基过渡 有机金属化合物、过渡金属乙酸盐或过渡金属硝酸盐中的一种;B:以吡啶或四氢呋喃为溶剂对热解产物进行清洗、过滤、干燥,得到目标产物。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包覆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碳氢化合物与过渡金属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怀河付伯承周继升陈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