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81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正极材料包括三种正极材料组分形成的多相混合物,且三种正极材料组分相对于有机溶剂中的金属锂的放电电压平台分别在3.0-3.7V、3.9-4.4V和4.5-5.1V范围。该正极材料基于单放电平台材料的组合,使电极具有三放电平台的特性;可以显示荷电状态,特别是动力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减少成品电池中使用的控制电路,降低电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机正极材料研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的设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一种具有宿主结构的化合物,能够在较大的组成范围内允 许锂离子可逆地脱出和嵌入。较为常见的正极材料是一些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如LiCo02、 LiNi02及LiMn204等。LiCo02已经商品化,但其价格过高,毒性较大;LiNi02的合成比较困 难;LiM化04则存在理论容量低、循环性能较差的缺点。因此,电池界在不断地开发新型的正 极材料。 含有聚阴离子,如S042—、P043—或As0/—的化合物目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有取代 上述几种氧化物材料之势。尤其是橄榄石结构的LiFeP04,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来 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等,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中的热点。LiFeP04的理论容量相 对较高(170mA h/g),在全充电状态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小的吸湿性和优良的充放电 循环性能。改性后的该材料将有可能使锂电池突破目前的存储容量和电能极限,进而促进 体积更小巧、更轻便,使用时间更长久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问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正极材料包括三种正极材料组分形成的多相混合物,且三种正极材料组分相对于有机溶剂中的金属锂的放电电压平台分别在3.0-3.7V、3.9-4.4V和4.5-5.1V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正极材料包括三种正极材料组分形成的多相混合物,且三种正极材料组分相对于有机溶剂中的金属锂的放电电压平台分别在3.0-3.7V、3.9-4.4V和4.5-5.1V范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 压平台在3. 0-3. 7V的正极材料组分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选自LiFeP04,LiMi02的正极材料; 其中LiMi02代表基于LiMn02、 Li2Mn03、 LiM102的富锂层状化合物,Ml选自Co、 Ni、 Al过渡 金属元素及其组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 电压平台在3. 9-4. 4V的正极材料组分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选自LiMnP04、 LiCo02、 LiNi02、 LiMO尖晶石结构的Li1+aMn2+s04+e的正极材料,其中M选自两种以上的Co、 Ni、 Al、 Mg元 素;a , P , S均大于-0. 5,且均小于0. 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三平台混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 压平台在4. 5-5. IV的正极材料组分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选自Li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辉鞠华李德成郑军伟汝坤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