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54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包括路基、减速组件和敲击组件。路基包括立柱、提示牌,减速组件包括转动件、连接件。本装置不会直接与超高车辆发生撞击,避免传统限高装置发挥作用时会造成车辆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对车辆的保护能力,降低了对超高车辆的损坏;该装置在发挥作用时,压缩弹簧自身弹力全部通过接触装置与车辆超高部分的接触面传递给车辆,使驾驶员通过动力损失感知超高情况,从而获得物理反馈;此外,本装置设计有防坠环和卡槽,确保在连接基座和轴座受侵蚀断开时,转动装置和敲击装置能够同步滑落并被有效止程,防止限高杆掉落砸到车辆,显著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特别是一种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


技术介绍

1、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防止超高车辆与桥梁、隧道等固定设施发生碰撞,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现有的限高装置多采用固定式结构,通过在道路上方设置固定高度的限高杆或限高架来实现限高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自动化的限高装置逐渐受到关注。这类装置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高度调节,并通过多种方式实时监测和反馈车辆的高度情况,提高限高装置的智能化水平和使用效果,从而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

2、然而,现有技术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固定式限高装置高度无法调整,容易导致车辆与限高装置发生直接碰撞,造成车辆和设施损坏。此外,这些装置在车辆超高时仅依靠视觉或警示标志进行提醒,缺乏物理反馈机制,驾驶员容易忽视或无法及时感知车辆的超高情况,增加安全隐患。限高装置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限高杆与支撑立柱的连接处,容易受到侵蚀,导致限高杆掉落,可能砸到行驶车辆,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防止侵蚀导致掉落,并提供物理反馈和警示的限高装置,以更好地保障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传统限高装置会直接与超高车辆发生撞击导致车辆损坏。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包括,路基,包括立柱、提示牌,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路基顶部两端,所述提示牌设置于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提示牌两端与所述立柱连接;减速组件,包括转动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配合;敲击组件,设置于所述提示牌与所述连接件之间。

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基座、轴座、弹簧座,所述连接基座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内侧,所述轴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基座的一侧,所述弹簧座设置于所述轴座的端部。

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轴套、第一复位弹簧、滑动套管,所述转动轴套与所述轴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套与所述弹簧座之间,所述滑动套管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套的顶部;所述滑动套管的内部还连接有接触件。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触件包括滚筒、垫块、滑动杆、压缩弹簧,所述垫块设置有所述滚筒内壁上侧,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滑动杆设置于所述垫块的底部,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套管滑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滑动套管的外侧,且设置于所述垫块与所述转动轴套的端面之间。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筒的还设置有防坠环和撞击板,所述防坠环设置于所述滚筒内侧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撞击板设置于所述滚筒端面。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撞击板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滚筒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敲击组件与防坠环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敲击组件包括滑套、配合滑座、扭杆、安装板、敲击板,所述滑套与所述立柱滑动配合,所述配合滑座设置于所述滑套下端,所述配合滑座的上端与所述滚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扭杆中部与所述滑套外表面一侧靠近顶部位置转动配合,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滑套一侧位于扭杆前方的位置,所述敲击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合滑座的侧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防坠环相配合。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扭杆还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击锤,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扭杆与所述滑套端面之间,所述击锤设置于所述扭杆的上方,所述扭杆底部与所述撞击板接触。

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装置不会直接与超高车辆发生撞击,避免传统限高装置发挥作用时会造成车辆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对车辆的保护能力,降低了对超高车辆的损坏;该装置在发挥作用时,压缩弹簧自身弹力全部通过接触装置与车辆超高部分的接触面传递给车辆,使驾驶员通过动力损失感知超高情况,从而获得物理反馈;此外,本装置设计有防坠环和卡槽,确保在连接基座和轴座受侵蚀断开时,转动装置和敲击装置能够同步滑落并被有效止程,防止限高杆掉落砸到车辆,显著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2)包括连接基座(202a)、轴座(202b)、弹簧座(202c),所述连接基座(202a)设置于所述立柱(101)的内侧,所述轴座(202b)设置于所述连接基座(202a)的一侧,所述弹簧座(202c)设置于所述轴座(202b)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1)包括转动轴套(201a)、第一复位弹簧(201b)、滑动套管(201c),所述转动轴套(201a)与所述轴座(202b)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1b)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套(201a)与所述弹簧座(202c)之间,所述滑动套管(201c)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套(201a)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03)包括滚筒(203a)、垫块(203b)、滑动杆(203c)、压缩弹簧(203d),所述垫块(203b)设置有所述滚筒(203a)内壁上侧,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滑动杆(203c)设置于所述垫块(203b)的底部,所述滑动杆(203c)与所述滑动套管(201c)滑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203d)设置于所述滑动套管(201c)的外侧,且设置于所述垫块(203b)与所述转动轴套(201a)的端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03a)的还设置有防坠环(203e)和撞击板(203f),所述防坠环(203e)设置于所述滚筒(203a)内侧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撞击板(203f)设置于所述滚筒(203a)端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203f)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组件(300)与防坠环(203e)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组件(300)包括滑套(301)、配合滑座(302)、扭杆(303)、安装板(304)、敲击板(305),所述滑套(301)与所述立柱(101)滑动配合,所述配合滑座(302)设置于所述滑套(301)下端,所述配合滑座(302)的上端与所述滚筒(203a)的内壁贴合,所述扭杆(303)中部与所述滑套(301)外表面一侧靠近顶部位置转动配合,所述安装板(304)设置于所述滑套(301)一侧位于扭杆(303)前方的位置,所述敲击板(305)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04)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滑座(302)的侧端设置有卡槽(302a),所述卡槽(302a)与所述防坠环(203e)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303)还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303a)、击锤(303b),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03a)设置于所述扭杆(303)与所述滑套(301)端面之间,所述击锤(303b)设置于所述扭杆(303)的上方,所述扭杆(303)底部与所述撞击板(203f)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2)包括连接基座(202a)、轴座(202b)、弹簧座(202c),所述连接基座(202a)设置于所述立柱(101)的内侧,所述轴座(202b)设置于所述连接基座(202a)的一侧,所述弹簧座(202c)设置于所述轴座(202b)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1)包括转动轴套(201a)、第一复位弹簧(201b)、滑动套管(201c),所述转动轴套(201a)与所述轴座(202b)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1b)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套(201a)与所述弹簧座(202c)之间,所述滑动套管(201c)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套(201a)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03)包括滚筒(203a)、垫块(203b)、滑动杆(203c)、压缩弹簧(203d),所述垫块(203b)设置有所述滚筒(203a)内壁上侧,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滑动杆(203c)设置于所述垫块(203b)的底部,所述滑动杆(203c)与所述滑动套管(201c)滑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203d)设置于所述滑动套管(201c)的外侧,且设置于所述垫块(203b)与所述转动轴套(201a)的端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运输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03a)的还设置有防坠环(203e)和撞击板(203f),所述防坠环(203e)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梦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