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减小运动物体对固定建筑物撞击时的破坏的一种防撞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特别适合对桥墩进行防护的柔性耗能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固定建筑物遭到撞击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例如河流或跨海大桥的桥墩常被船舶撞 击,如长江上的一座大桥建成后就遭到七十多次的撞击。此类桥墩被撞击后的后果是十分 严重的, 一是船舶严重被损,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二是桥墩被撞后,轻则留有重大隐患且很 难修复,严重的会出现桥墩倒塌,因此对桥墩进行防撞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使用的防撞方式 一是间接方式,如人工岛方式,其是用搁浅方法将船舶阻于桥墩外一定距离,如果该人工岛 离航道中线较远,则桥、船双方都能接受,但在水较深时,人工岛的成本很大,而且堵塞天然 航道,影响环境,故实际上只用于浅水或有天然岛礁的场合;沉箱和围堰亦是常用的方式; 还有就是外加桩墩方式,其是在桥墩前方设置桩墩,常见于通航船舶较小和水较浅的场合, 如果碰撞的船较大,不但桩墩建设费用很大,而且仍然很难完全避免对桥墩的撞击;还有一 种是浮体绳缆方式,其是在桥墩周边设置绳缆以拦挡船舶,其对较大较快的船只效果不佳, 往往拦挡不住船只的运动,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耗能防撞装置,包括外层钢围(1)和内层钢围(2),其特征在于内外层钢围(2、1)之间设有多个排列的柔性复合耗能防撞钢圈(4),外层钢围(1)有一迎撞角(3),迎撞角(3)的角度范围为25°角至170°角之间,外层钢围(1)设有减小外层钢围(1)垂直位移的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柔性耗能防撞装置,包括外层钢围(1)和内层钢围(2),其特征在于内外层钢围(2、1)之间设有多个排列的柔性复合耗能防撞钢圈(4),外层钢围(1)有一迎撞角(3),迎撞角(3)的角度范围为25°角至170°角之间,外层钢围(1)设有减小外层钢围(1)垂直位移的定位装置。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柔性耗能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钢围(1)的屈服极 限大于柔性复合耗能防撞钢圈(4)的屈服极限。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耗能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迎撞角(3)的角度 范围优选为50。 90°之间,迎撞角(3)的尖端处为一圆弧过渡。4.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耗能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复合耗能防撞钢圈 (4)的结构是其断面为多股钢丝构成的线接触型的平行捻,其表面包覆有一橡胶层,柔性复 合耗能防撞钢圈(4)的断面可为圆形、或为椭圆形、或为多边形、或为梯形,柔性复合耗能 防撞钢圈(4)与内外层钢围(2、1)固定连接。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耗能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钢围(1)为一具有 一定厚度的钢板,或外层钢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黎明,陈国虞,王礼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上海海洋钢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