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饲育1龄野桑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51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昆虫的饲养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低成本人工饲料饲养1龄野桑蚕的方法。对蚕种进行卵面灭菌处理后,在饲育环境为温度25±1℃、相对湿度为70~75%、黑暗条件下,将孵化的野桑蚕蚁蚕移至放有人工饲料的密闭容器中,容器的容积为60~70cm↑[2]×1.6~1.8cm,饲育密度为0.9~1.2头/cm↑[2],经6~8天育成2龄野桑蚕起蚕。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野桑蚕习性野,不善群居,易扩散,趋光性强的生长特性,通过限定饲育头数、控制饲育容器的容积,适当缩小其活动空间,有效增加了其摄食饲料的几率,提高了2龄起蚕率;同时,由于人工饲料具有省力、卫生、不受桑叶环境条件限制的特点,尤其是使用了不含琼脂的人工饲料,将降低成本,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的饲养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低成本人工饲料饲养1龄野桑蚕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野桑蚕和家蚕同属鳞翅目家蚕蛾科,它们有共同的祖先——古野桑蚕。野桑蚕经过漫长的野外环境的选择淘汰延续下来,家蚕则在室内人为条件下定向选择培育而来。因此,野桑蚕具有许多家蚕没有的品质,如抗逆性、抗药性、对变温的适应性、腹足强把握力、行动活泼性、迁飞能力、拟态性等,历来作为家蚕生理、生态的比较研究对象和遗传育种的基因资源被重视和利用。但是,野桑蚕生存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体内会携带各种病原体和寄生虫,给研究带来干扰,希望能在室内饲养。虽然有人用桑叶饲养野桑蚕,但由于桑叶受季节性的限制,不能全年饲养,因此,人工饲料饲养野桑蚕是十分必要的。在本专利技术作出之前,题为《饲料含水量及空气中相对湿度对人工饲养野蚕的影响》[浙江农业学报2(4)181-185.1990]和《野蚕混合饲料及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浙江农业学报7(1)51-54.1995]的研究论文中公开了在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饲养条件下,在容积为22×15×5cm3的容器中饲养100~150头野桑蚕初孵幼虫的人工饲养的方法,由于所使用的饲料为含琼脂类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育1龄野桑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蚕种进行卵面灭菌处理后,在饲育环境为温度25±1℃、相对湿度为70~75%、黑暗条件下,将孵化的野桑蚕蚁蚕移至放有人工饲料的密闭容器中,容器的容积为60~70cm↑[2]×1.6~1.8cm,饲育密度为0.9~1.2头/cm↑[2],经6~8天育成2龄野桑蚕起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育1龄野桑蚕的方法,特其征在于对蚕种进行卵面灭菌处理后,在饲育环境为温度25±1℃、相对湿度为70~75%、黑暗条件下,将孵化的野桑蚕蚁蚕移至放有人工饲料的密闭容器中,容器的容积为60~70cm2×1.6~1.8cm,饲育密度为0.9~1.2头/c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德赵华强许雅香李兵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