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474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包括桶体和换热组件,所述桶体的顶部安置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右上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左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桶体的内部,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主动齿轮、齿轮轴、驱动齿轮、上转动座、换热管、下转动座和加强杆,所述主动齿轮的底部啮合有齿轮轴,且齿轮轴的底部啮合有驱动齿轮。该余热重复利用装置通过换热组件的设置,当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离心叶片转动,来将锅炉过滤后的热废气抽入到风罩内部后,废气会通过上转动座进入到换热管内,使其能够与桶体内部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同时由于换热管呈S状,能够延长废气在桶体内部的换热时长,从而提高换热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具体为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但主要途径有三方面:余热的直接利用、余热发电、余热的综合利用。

2、如申请号为cn202020784309.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该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使用时废气通过排烟管时将部分余热传导给第一水管,第一水管将冷水变热水继续加入锅炉循环利用,仅靠第一水管不能将余热大量吸收,这时通过将废气通入热换桶进行二次余热吸收,并再次重复利用,可以大量节省资源,该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虽然通过s状第二水管来提高换热时的面积,但是不便于延长废气在换热桶的换热时间,废气可能还未换热完全就从换热桶内排出,致使整体换热效率较为一般的问题。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和换热组件,所述桶体的顶部安置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右上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左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桶体的内部,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主动齿轮、齿轮轴、驱动齿轮、上转动座、换热管、下转动座和加强杆,所述主动齿轮的底部啮合有齿轮轴,且齿轮轴的底部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内部安置有上转动座,且上转动座的底部中央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座,且下转动座的顶部两端均安置有加强杆。

3、进一步的,所述上转动座与支座转动连接,且上转动座与加强杆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上转动座与下转动座的内部均呈中空状,且下转动座与桶体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前端中央安置有观察窗,且桶体的正面左端设置有控制器。

6、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顶部安置有风罩,且风罩的左端连接有进气管。

7、进一步的,所述风罩的内部安置有离心叶片,且离心叶片与转轴固定连接,并且转轴与风罩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的右侧设置有换水组件,且桶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换水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泵体和进水管,所述桶体的顶部前端安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桶体的右侧下端连接有泵体,并且泵体的右端连接有进水管。

9、进一步的,所述换水组件还包括电磁阀和排水管,所述桶体的右上端安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右端连接有排水管。

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换热组件的设置,当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离心叶片转动,来将锅炉过滤后的热废气抽入到风罩内部后,废气会通过上转动座进入到换热管内,使其能够与桶体内部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同时由于换热管呈s状,能够延长废气在桶体内部的换热时长,从而提高换热时的效率,并且转轴还能通过主动齿轮、齿轮轴、驱动齿轮和上转动座来带动换热管转动,使得换热管能够与桶体内部各个方位的冷却水进行换热,避免换热管周围冷却水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整体的换热效率;

12、2、本技术通过换水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会检测桶体内部冷却水的水温,且当检测到的数值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后,会通过控制器自动启动泵体来将外部的冷却水重新填充至桶体内部,同时由于水温变高会导致其密度降低,因此高温水会位于桶体的上部,从而当电磁阀打开时,便能将高温的冷却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以便回收利用,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动换水,无需人员进行看管,以节省人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1)和换热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顶部安置有支座(4),所述支座(4)的右上端设置有电机(7),且电机(7)的左端连接有转轴(8),所述换热组件(10)设置于桶体(1)的内部,所述换热组件(10)包括主动齿轮(1001)、齿轮轴(1002)、驱动齿轮(1003)、上转动座(1004)、换热管(1005)、下转动座(1006)和加强杆(1007),所述主动齿轮(1001)的底部啮合有齿轮轴(1002),且齿轮轴(1002)的底部啮合有驱动齿轮(1003),所述驱动齿轮(1003)的内部安置有上转动座(1004),且上转动座(1004)的底部中央连接有换热管(1005),所述换热管(10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座(1006),且下转动座(1006)的顶部两端均安置有加强杆(10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座(1004)与支座(4)转动连接,且上转动座(1004)与加强杆(100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座(1004)与下转动座(1006)的内部均呈中空状,且下转动座(1006)与桶体(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前端中央安置有观察窗(2),且桶体(1)的正面左端设置有控制器(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的顶部安置有风罩(5),且风罩(5)的左端连接有进气管(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5)的内部安置有离心叶片(9),且离心叶片(9)与转轴(8)固定连接,并且转轴(8)与风罩(5)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右侧设置有换水组件(11),且桶体(1)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12),所述换水组件(11)包括温度传感器(1101)、泵体(1102)和进水管(1103),所述桶体(1)的顶部前端安置有温度传感器(1101),且桶体(1)的右侧下端连接有泵体(1102),并且泵体(1102)的右端连接有进水管(11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水组件(11)还包括电磁阀(1104)和排水管(1105),所述桶体(1)的右上端安置有电磁阀(1104),且电磁阀(1104)的右端连接有排水管(11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1)和换热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顶部安置有支座(4),所述支座(4)的右上端设置有电机(7),且电机(7)的左端连接有转轴(8),所述换热组件(10)设置于桶体(1)的内部,所述换热组件(10)包括主动齿轮(1001)、齿轮轴(1002)、驱动齿轮(1003)、上转动座(1004)、换热管(1005)、下转动座(1006)和加强杆(1007),所述主动齿轮(1001)的底部啮合有齿轮轴(1002),且齿轮轴(1002)的底部啮合有驱动齿轮(1003),所述驱动齿轮(1003)的内部安置有上转动座(1004),且上转动座(1004)的底部中央连接有换热管(1005),所述换热管(10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转动座(1006),且下转动座(1006)的顶部两端均安置有加强杆(10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座(1004)与支座(4)转动连接,且上转动座(1004)与加强杆(100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重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座(1004)与下转动座(1006)的内部均呈中空状,且下转动座(1006)与桶体(1)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军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潜江远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