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471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通入高温煤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在密封卡盖的中部,且密封卡盖卡接安装在矩形处理箱的端口,所述矩形处理箱靠近密封卡盖的一端内壁设置有除尘单元,且除尘单元包括设立在矩形处理箱中部的放电极杆,所述矩形处理箱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集尘极板。本技术通过在高温煤气通入的端口处设置除尘单元,利用放电极杆与集尘极板的相互配合,产生高速电场,从而对穿过的煤气中的灰尘进行附电子,配合电场的吸附力完成静电除尘,从而避免后续换热管道内部的堵塞,而集尘极板利用不断移动的刮尘板进行上下移动,可以及时处理堆积的灰尘,确保除尘单元能够高效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尤其涉及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活塞式煤气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焦化、冶金领域的煤气储存及输配中,而在活塞式煤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由于活塞在气缸内对煤气做功,使煤气达到一定压力通过排气阀排出,在这一过程中,真正用于煤气压力提升所消耗的功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功都转化为热能同时使煤气温度升高,而煤气温度高对于燃气输配是不利的,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压缩后的高温煤气用循环冷却水降温,然后再进行输配。但是现有的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电能,还浪费了热能,是很不经济的,因此有必要对高温煤气的余热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通过除尘单元和换热单元的配合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高温煤气输送过程中热量的浪费和降温造成的电能浪费的两个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通入高温煤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在密封卡盖的中部,且密封卡盖卡接安装在矩形处理箱的端口,所述矩形处理箱靠近密封卡盖的一端内壁设置有除尘单元,且除尘单元包括设立在矩形处理箱中部的放电极杆,所述矩形处理箱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集尘极板,所述集尘极板底部设置有集尘盒;

4、所述矩形处理箱的内壁设置有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插接在矩形处理箱底部的换热罐,且换热罐的一端中心处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换热罐的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螺旋导热块,所述换热罐一侧内壁连通有第一连通阀管,且第一连通阀管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连通阀管,所述第二连通阀管连通有换热外壳。

5、通过上述的方案,当使用该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时,首先将该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组装完毕,然后将圆形密封盖螺接在换热内胆和换热外壳的底部完成密封,并且将需要换热的冷水通入进水管的内部,准备完毕之后把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煤气输送至进气管的内部,之后高温煤气会先穿过除尘单元,由于放电极杆被赋予电子,且集尘极板接地,从而会从中部往两侧形成一个看不见的电场,而当含有灰尘的煤气通过中部时,灰尘会被赋予电子,从而会被吸入到两端的集尘极板的表面,实现高温煤气的除尘操作,而当大量的灰尘堆积在集尘极板的表面时,利用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杆不断的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刮尘板不断的清理集尘极板表面的灰尘,而灰尘会被集中收集在底部的集尘盒内部,而这样的除尘处理,可以有效避免余热回收系统后方管道长时间换热出现的内部灰尘堵塞现象,间接提高换热效率;

6、当高温煤气内部的灰尘被除尘完毕后,高温的煤气会到达换热罐的附近,利用螺旋导热块吸热然后传递至换热罐的内部,可以对换热罐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实现气-水的换热处理,而首次加热后的水会经过第一连通阀管和第二连通阀管进入换热外壳和换热内胆的间隙中,而高温煤气会经过u型连接管输送至换热内胆的内部,由于换热内胆内部插接的多个弧形换热片,可以增加导热面积,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换热处理,将高温传递至换热外壳和换热内胆之间,完成对水体的进一步加热处理,而换热完毕后的热水从排液管直接排出,而由于除尘单元无法完全将高温煤气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弧形换热片外壁会堆积一定的灰尘,此时利用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清洁刮框架对弧形换热片进行清理,确保弧形换热片的表面洁净,提高换热效率。

7、优选的,所述放电极杆通过导线连接有高压负极,且集尘极板通过导线连接外部地面。

8、通过上述的方案,利用中部产生电子,配合接地的集尘极板构成一个高速电场,从而能够对穿过的灰尘进行除尘处理。

9、优选的,两个所述集尘极板相互靠近一侧外壁均贴合设有刮尘板,且刮尘板顶部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插接在矩形处理箱顶部外壁,且固定杆顶部安装在电动伸缩杆顶部。

10、通过上述的方案,不断调节位置的固定杆能够带动刮尘板不断的移动,从而能够将堆积在集尘极板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确保后续除尘能够正常进行。

11、优选的,所述换热外壳的内部轴心处设有换热内胆,且换热内胆的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热鳍片,所述换热外壳的一侧内壁连接有排液管。

12、通过上述的方案,首次换热结束后再次进行柱形水流换热,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热量回收效率。

13、优选的,所述换热外壳和换热内胆的同一侧内壁均螺接有圆形密封盖,且圆形密封盖的轴心处均贯穿连通有排气管。

14、通过上述的方案,换热外壳和换热内胆的底部一侧设置螺接可拆卸设置,能够方便后续清理。

15、优选的,所述换热内胆的内部设立有清灰单元,且清灰单元包括等距离呈环形开设在换热内胆内壁的滑动插槽,所述滑动插槽的内壁滑动插接焊有弧形换热片的滑动插块。

16、通过上述的方案,在换热内胆的内部设置插接的弧形换热片,可以大大吸收高温煤气的热量,从而能够更好的对流动的水流实现导热处理,提高热量回收效率。

17、优选的,所述弧形换热片之间卡接设置有清洁刮框架,且清洁刮框架的轴心处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外壁连接有伺服电机。

18、通过上述的方案,利用螺接的清洁刮框架不断的移动,可以对粘付在弧形换热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确保导热的高效进行。

19、优选的,所述换热外壳和换热内胆的内壁均等距离连通有多个第一导气管,且矩形处理箱四周外壁中部均连通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u型连接管。

20、通过上述的方案,通过在换热内胆与矩形处理箱之间进行连通,可以将部分未降温的高温煤气输入到内部,从而确保换热内胆内部气体的高温,确保换热的高效进行。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和u型连接管的外壁均开有环形密封槽,且环形密封槽的内壁均设置有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槽与环形密封垫形成紧密配合。

22、通过上述的方案,连接处设置环形密封垫能够确保整体的密封性,避免高温煤气泄露。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4、1、本设计的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通过在高温煤气通入的端口处设置除尘单元,利用放电极杆与集尘极板的相互配合,产生高速电场,从而对穿过的煤气中的灰尘进行附电子,配合电场的吸附力完成静电除尘,从而避免后续换热管道内部的堵塞,而集尘极板利用不断移动的刮尘板进行上下移动,可以及时处理堆积的灰尘,确保除尘单元能够高效除尘;

25、2、本设计的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在对高温煤气进行换热处理时,通入的冷水配合多个螺旋导热块的热传递,可以将流动的高温煤气热量进行换热处理,而在初次换热完毕后,再将升温后的水倒入换热外壳与换热内胆的夹层中,配合多个导热鳍片与弧形换热片的高效热传导,可以进一步提高余热回收效果;

26、3、本设计的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当余热回收系统长时间换热后,其换热内胆内部的弧形换热片表面堆积一定的灰尘后,利用可往复移动的清洁刮框架对弧形换热片的表面灰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通入高温煤气的进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连通在密封卡盖(2)的中部,且密封卡盖(2)卡接安装在矩形处理箱(3)的端口,所述矩形处理箱(3)靠近密封卡盖(2)的一端内壁设置有除尘单元,且除尘单元包括设立在矩形处理箱(3)中部的放电极杆(4),所述矩形处理箱(3)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集尘极板(5),所述集尘极板(5)底部设置有集尘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杆(4)通过导线连接有高压负极,且集尘极板(5)通过导线连接外部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尘极板(5)相互靠近一侧外壁均贴合设有刮尘板(7),且刮尘板(7)顶部焊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滑动插接在矩形处理箱(3)顶部外壁,且固定杆(8)顶部安装在电动伸缩杆(9)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外壳(15)的内部轴心处设有换热内胆(16),且换热内胆(16)的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热鳍片(17),所述换热外壳(15)的一侧内壁连接有排液管(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外壳(15)和换热内胆(16)的同一侧内壁均螺接有圆形密封盖(18),且圆形密封盖(18)的轴心处均贯穿连通有排气管(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内胆(16)的内部设立有清灰单元,且清灰单元包括等距离呈环形开设在换热内胆(16)内壁的滑动插槽(24),所述滑动插槽(24)的内壁滑动插接焊有弧形换热片(26)的滑动插块(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换热片(26)之间卡接设置有清洁刮框架(27),且清洁刮框架(27)的轴心处螺接有螺纹杆(28),所述螺纹杆(28)的一侧外壁连接有伺服电机(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外壳(15)和换热内胆(16)的内壁均等距离连通有多个第一导气管(21),且矩形处理箱(3)四周外壁中部均连通有第二导气管(22),所述第一导气管(21)和第二导气管(22)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有U型连接管(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21)、第二导气管(22)和U型连接管(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通入高温煤气的进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连通在密封卡盖(2)的中部,且密封卡盖(2)卡接安装在矩形处理箱(3)的端口,所述矩形处理箱(3)靠近密封卡盖(2)的一端内壁设置有除尘单元,且除尘单元包括设立在矩形处理箱(3)中部的放电极杆(4),所述矩形处理箱(3)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集尘极板(5),所述集尘极板(5)底部设置有集尘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杆(4)通过导线连接有高压负极,且集尘极板(5)通过导线连接外部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尘极板(5)相互靠近一侧外壁均贴合设有刮尘板(7),且刮尘板(7)顶部焊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滑动插接在矩形处理箱(3)顶部外壁,且固定杆(8)顶部安装在电动伸缩杆(9)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压缩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外壳(15)的内部轴心处设有换热内胆(16),且换热内胆(16)的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热鳍片(17),所述换热外壳(15)的一侧内壁连接有排液管(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涛李桦任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