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31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气扇,由框架和框架内的机体组成,框架由底部件和壁部件组成,机体由上向下安装在底部件上,底部件安装在壁部件上并在安装后能够从下方予以拆卸,壁部件设有吊装部件,用于将整个组装后的换气扇吊装在天花板上。维修时,不需要从天花板上拆下整个换气扇,只需拆下底部件,就可以进行点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装在天花板上的多功能换气扇,尤其是关于一种装在天花板上的多功能换气扇。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615548Y中揭露的一种多功能抽湿机,如图1A所示,该多功能抽湿机 的主要构造是在同一个风路中,从吸风口到出风口依次设有蒸发器4、冷凝器2、电发热管 7、送风机5、室内出风口 6和室外出风口 8 ;室内出风口 6和室外出风口 8之间设有电动风 门9 ;风路旁设有压縮机1和毛细管3,其中压縮机1和冷凝器2连接,冷凝器2通过毛细管 3和蒸发器4连接。 图1B为此类多功能抽湿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像这样已有的带压縮机的多功能 除湿机,本体10由装有压縮机11等部件的底部件12和盖在其上面的盖13组成,是先通过 用地脚架吊住设在底部件的法兰盘121而将本体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再从底部件12 的上方盖上盖13,再从下面用螺丝固定构成。因此,组装时,需要吊起本体从下面用螺丝固 定,或是把机体翻转后再用螺丝固定。并且,当安装完本体后,要对其进行点检、修理时,必 须先把本体10从地脚架上拆下,然后再拆下盖13。这样一来,非常不方便,增加了检修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扇,不需要从天花板上拆下整个换气扇,只需拆 下换气扇的一部分,就可以进行点检、维修。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换气扇,由框架和框架内的机体组成,框 架由底部件和壁部件组成,机体由上向下安装在底部件上,底部件安装在壁部件上并在安 装后能够从下方予以拆卸,壁部件设有吊装部件,用于将整个组装后的换气扇吊装在天花 板上。 所述的吊装部件为设在壁部件上吊环。 所述的吊装部件为设在壁部件上L形吊耳,端部设有U字形状的凹孔,该U字形状 的一端的顶端向上弯曲,另一端的顶端向下弯曲。 所述的底部件和壁部件相连接处设有开孔,并设有穿过该开孔的螺栓和锁付在螺 栓上的螺母,并设有卡住螺栓和螺母旋转的装置。 所述的卡住螺栓旋转的装置是固定于框架底部件的罩住螺栓的第一帽;所述的卡 住螺母旋转的装置是固定在框架壁部件的罩住螺母的第二帽。 所述的底部件和壁部件相连接处设成凹孔,并设有能插入并卡住上述凹孔的分离 部件,该分离部件由上部件和下部件组成,中间设有开孔,用螺丝穿过分离部件中的开孔和 凹孔,把底部件和壁部件固定成一体。 在凹孔的方向往外设突起滑槽,在分离部件上设置和上述滑槽配合的凹槽。 所述的底部件和壁部件通过L形部件连接,分别在该L形部件与底部件和壁部件 相邻接的边设有开孔,与其相对应的底部件和壁部件上也设有开孔。 所述的底部件由若干个可自由装拆的底部组件组成,总称为机体的热交换器、风 机、压縮机分别独立安装在上述底部组件上。 所述的壁部件还包括一个顶部件,和底部件共同形成一个六面框架。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垂直从上向下打螺丝,因此可以事先在生产线上组装完整的框架和机体,因此在组装过程中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吊具。在组装之后,才需要用吊具安装在天花板内。而在点检维修时,不需要拆下整个制品,从下面可以取下底部件。即便于安装,也便于检修。尤其适用于机体内装有不可倒置的压縮机的多功能换气扇。附图说明 图1A是公知技术功能方框图; 图IB是公知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分离部件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表述,本专利技术整个说明书中所说的上方和下方,都是以换气扇安装后的方 位为准的。 图2A、2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A所示,换气扇100由框架200和框 架内的机体(图中未示)组成。框架200由底部件210、壁部件220和顶部件230组成。其 中底部件210由若干个底部组件211组成,总称为机体的热交换器(图中未示)、风机(图 中未示)、压縮机(图中未示)等部件分别独立安装在若干个底部组件211上。 每一个底部组件211都独立安装在壁部件220上,底部组件211和壁部件220相 连接处分别设成凹孔212和凹孔221。还设有能插入并卡住上述凹孔212和凹孔221的分 离部件240,该分离部件240由上部件241和下部件242两部分组成,中间设有开孔243。在 凹孔212和凹孔221的方向往外设突起滑槽228,在分离部件240上设置和上述滑槽228配 合的凹槽229。所述的滑槽228是把凹孔212的两边向下折弯曲,把凹孔221的两边向上折 弯曲而形成;所述的凹槽229是把组成分离部件240的上部分241的两边向下折弯曲设置, 把下部分242的两边向上折弯曲设置而形成。螺丝244穿过分离部件240中的孔243和凹 孔212、221将底部组件211和壁部件220固定成为一体的框架200。 壁部件220设有L形状的吊耳222,吊耳222通过螺丝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壁部 件220上。安装吊耳222的端部设有U形的凹孔223,该U形的一端224的顶端向上弯曲, 另一端的顶端225向下弯曲。 组装时,事先把分离部件240的上部件241对准下部件242,用螺丝244将该两部 件连接好,然后分别把热交换器(图中未示)、风机(图中未示)、压縮机(图中未示)等部 件由上向下垂直地独立安装在相对应的底部组件211上,然后再从上面对准,把壁部件220盖在若干个底部组件211上,再把连接好的分离部件240从侧面滑入上述凹孔212和凹孔 221内,凹槽229与滑槽228相互卡合,通过分离部件240把底部件210和壁部件220固定 成一体,最后将顶部件230安装在壁部件220的上面,形成一个六面框架。并且,将换气扇 实际吊装到建筑物上时,用螺栓(图中未示)穿过吊耳222的U形的凹孔223,其一端通过 螺母固定在吊耳222上,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由此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和吊耳222将 换气扇100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另外,当进行维修时,从在天花板的下方松开连接分 离部件240的螺丝244,可以从壁部件220上垂直取下任意一个底部组件211,就能对底部 组件211上装有的热交换器(图中未示)、风机(图中未示)、压縮机(图中未示)等部件 分别进行检查和点检以及维修。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换气扇100由框架200和框架内的 机体(图中未示)组成。框架200由底部件210、壁部件220组成,总称为机体的热交换器 (图中未示)、风机(图中未示)、压縮机(图中未示)等部件都安装在底部件210上。底部 件210和壁部件220相连接处设有开孔260、261,并设有穿过该开孔260、261的螺栓262和 锁付在螺栓上的螺母263,并在底部件210上固定有罩住螺栓262将其卡住的第一帽264, 和固定在壁部件220上的罩住螺母263将其卡住的的第二帽265。壁部件220上固定有吊 耳(图中未示)。 组装时,预先把螺栓262穿过底部件210的孔260,在螺栓262的头部分安装卡住 螺栓262旋转的第一帽264。再分别把热交换器(图中未示)、风机(图中未示)、压縮机 (图中未示)等部件由上向下垂直地都安装底部件210上,再使底部件210侧的螺栓262穿 过壁部件的孔261,然后,把螺母263锁付安装在螺栓262的上侧,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气扇,由框架和框架内的机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由底部件和壁部件组成,机体由上向下安装在底部件上,底部件安装在壁部件上并在安装后能够从下方予以拆卸,壁部件设有吊装部件,用于将整个组装后的换气扇吊装在天花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换气扇,由框架和框架内的机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由底部件和壁部件组成,机体由上向下安装在底部件上,底部件安装在壁部件上并在安装后能够从下方予以拆卸,壁部件设有吊装部件,用于将整个组装后的换气扇吊装在天花板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部件为设在壁部件上吊环。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部件为设在壁部件上L形吊 耳,其端部设有U字形状的凹孔,该U字形状的一端的顶端向上弯曲,另一端的顶端向下弯 曲。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件和壁部件相连接处设有开 孔,并设有穿过该开孔的螺栓和锁付在螺栓上的螺母,并设有卡住螺栓和螺母旋转的装置。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住螺栓旋转的装置是固定于框 架底部件的罩住螺栓的第一帽;所述的卡住螺母旋转的装置是固定在框架壁部件的罩住螺 母的第二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凯田亮古山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