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卡与其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05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记忆卡与其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中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提供一处理界面使主机得存取非挥发性记忆体。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包括模式设定端口组、固件下载端口组、主机存取端口组、记忆体端口组、控制单元、处理单元、界面单元与切换单元。因此,当要进行固件更新时,切换单元会切换至固件下载端口组,进而连接治具获得新的固件,控制单元则根据处理单元的指令直接在电路板上对非挥发性记忆体更新固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直接在电路板上更新固件,以提高固件更新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直接于电路板上更新固件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与使用此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记忆卡。
技术介绍
由于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半导体技术所开发出来的储存媒体(storage media)已逐渐成为主流产品, 一般通称为硅碟卡(portable memory)、快闪硅碟卡(flash memory card)或记忆卡。其与传统的软式磁盘片、光盘片等两大储存媒体相较,可携式硅 碟卡无论在携带的便利性、省电、数据保存、数据传输速率、重复读写、以及防震、防潮等功 能特性的表现上,都远超越上述两种传统储存媒体许多。正因为硅碟卡拥有如此优越的使 用特性,于是各家国际电子产品大厂,都不断积极进入这个市场,并且主动推出其所主导的 硅碟卡,诸如Smart卡、PC卡(PCMCIAATAFlash Card) 、 CF卡(CompactFlashCard) 、 SM卡 (Smart Media Card)、匪C卡(MultiMedia Card) 、MS卡(MemoryStick Card) 、SD卡(Secure Digital Card)等,而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各样的数字产品中。 一般来说,当记忆卡制造商完 成卡片的制造后,必须利用特殊治具MP-tooling(通常由记忆卡的控制器厂商提供)完成 固件写入的开卡程序。 图1为公知的多晶片封装记忆卡的固件写入的功能模块图。请参照图l,多晶片封 装(multi-chip package, MCP)集成电路110包括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120与多个非挥 发性记忆体160与170。非挥发性记忆体120更包括界面电路121、处理单元122、控制单 元123、主机端存取端口组124与记忆体端口组125、 126。多晶片封装集成电路110可以是 Smart卡、PC卡或是SD卡等规格的记忆晶片封装。 在此假设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120是SD记忆卡控制器,而非挥发性记忆体160 与170是闪存晶片。多晶片封装集成电路110的外部装置,例如主机(host)140,通过主机 存取端口组124连接至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120。若主机140欲存取非挥发性记忆体160 或170,则此主机140必需遵循SD记忆卡的规范而传送信号给界面电路121。治具180获得 新固件后,便将新固件经由主机存取端口组124、界面电路121传送新固件至处理单元122, 而处理单元122通过控制单元将新固件写入非挥发性记忆体160。 在另一公知的技术中,当记忆卡失效或是兼容性有问题而需要更新多晶片封装集 成电路110的固件时,是将焊接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上的多晶片 封装集成电路110解焊(也就是将多晶片封装集成电路iio移开印刷电路板),然后将多 晶片封装集成电路110加载特定的固件更新治具来重新写入新的固件,既不方便也浪费成 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可以直接在电路板上更新固件,提 高固件更新的便利性。 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记忆卡,其可以直接于电路板上更新固件。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它提供一处理界面使主机得以存取非挥 发性记忆体,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包括模式设定端口组、固件下载端口组、主机存取端口 组、记忆体端口组、控制单元、处理单元、界面单元与切换单元。固件下载端口组得接收新固 件码,主机存取端口组得耦接至主机,记忆体端口组得耦接至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单元耦 接至记忆体端口组,处理单元耦接至控制单元,其中处理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存取非挥发性 记忆体。界面单元耦接至处理单元。切换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主机存取端口组,其第二端 耦接至固件下载端口组,其第三端耦接至界面单元,其中处理单元依据模式设定端口组接 收的逻辑状态,控制界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一端,或控制界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 接至其第二端。 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记忆卡,它包括非挥发性记忆体与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 器,其中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包括模式设定端口组、固件下载端口组、主机存取端口组、 记忆体端口组、控制单元、处理单元、界面单元与切换单元。固件下载端口组得接收新固件 码,主机存取端口组得耦接至主机,记忆体端口组得耦接至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单元耦接 至记忆体端口组,处理单元耦接至控制单元,其中处理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存取非挥发性记 忆体。界面单元耦接至处理单元。切换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主机存取端口组,其第二端耦 接至固件下载端口组,其第三端耦接至界面单元,其中处理单元依据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 的逻辑状态,控制界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一端,或控制界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 至其第二端。 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包括第一记忆体端口组、第二记忆体端口组、控制单元、处理单元、界面单元以及模式设定端口组。第一记忆体端口组耦接 至第一非挥发性记忆体。第二记忆体端口组耦接至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其中第二记忆体 端口组更被共享做为固件下载端口组。控制单元耦接至第一记忆体端口组与第二记忆体端 口组。处理单元耦接至控制单元,其中处理单元得通过控制单元存取第一非挥发性记忆体 或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界面单元耦接至处理单元,其中处理单元通过主机界面单元提供 处理界面,使主机得存取第一非挥发性记忆体或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其中,处理单元依据 模式设定端口组的逻辑状态控制该控制单元,以决定控制单元是否执行经由该固件下载端 口组传送来的指令。 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记忆卡,包括第一非挥发记忆体、第二非挥发记忆体以及非挥发记忆体控制器。非挥发记忆体控制器包括第一记忆体端口组、第二记忆体端口组、控 制单元、处理单元、界面单元以及模式设定端口组。第一记忆体端口组耦接至第一非挥发性 记忆体。第二记忆体端口组耦接至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其中第二记忆体端口组更被共享 做为固件下载端口组。控制单元耦接至第一记忆体端口组与第二记忆体端口组。处理单元 耦接至控制单元,其中处理单元得通过控制单元存取第一非挥发性记忆体或第二非挥发性 记忆体。界面单元耦接至处理单元,其中处理单元通过主机界面单元提供处理界面,使主机 得存取第一非挥发性记忆体或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其中,处理单元依据模式设定端口组 的逻辑状态控制该控制单元,以决定控制单元是否执行经由该固件下载端口组传送来的指 令。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与非挥发性记忆体均封装于一多晶片封装中。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主机存取端口组配置于多晶片封装的下侧以便焊接于印 刷电路板上,而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多晶片封装的上侧,模式设定端口组可以配置于 多晶片封装的上侧。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主机存取端口组配置于多晶片封装的下侧中央部以便 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而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多晶片封装的下侧边缘部,模式设定端 口组可以配置于多晶片封装的下侧边缘部。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与非挥发性记忆体各自封装于不同的封装中。其中主机存取端口组与记忆体端口组配置于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以便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而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非挥发性记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提供一处理界面使一主机得存取一非挥发性记忆体,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包括:一模式设定端口组;一固件下载端口组,其中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得接收一新固件码;一主机存取端口组,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得耦接至该主机;一记忆体端口组,其中该记忆体端口组得耦接至该非挥发性记忆体;一控制单元,耦接至该记忆体端口组;一处理单元,耦接至该控制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存取该非挥发性记忆体;一界面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单元;以及一切换单元,其第一端耦接至该主机存取端口组,其第二端耦接至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其第三端耦接至该界面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的逻辑状态,控制该切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一端,或控制该切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提供一处理界面使一主机得存取一非挥发性记忆体,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包括一模式设定端口组;一固件下载端口组,其中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得接收一新固件码;一主机存取端口组,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得耦接至该主机;一记忆体端口组,其中该记忆体端口组得耦接至该非挥发性记忆体;一控制单元,耦接至该记忆体端口组;一处理单元,耦接至该控制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存取该非挥发性记忆体;一界面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单元;以及一切换单元,其第一端耦接至该主机存取端口组,其第二端耦接至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其第三端耦接至该界面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的逻辑状态,控制该切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一端,或控制该切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二端。2. 根据权利要求l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均封装于一多晶片封装中。3. 根据权利要求2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上侧。4. 根据权利要求3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上侧。5. 根据权利要求2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中央部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边缘部。6. 根据权利要求5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边缘部。7. 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与该记忆体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上侧。8. 根据权利要求7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上侧。9. 根据权利要求l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与该记忆体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中央部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边缘部。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边缘部。11. 根据权利要求l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换单元为一多任务器。12. 根据权利要求l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换单元为一切换开关。13. 根据权利要求l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更共享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做为一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以耦接至一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其中该控制单元更耦接至所述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使得该处理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存取该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1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的逻辑状态关闭该切换单元与该界面单元的功能,使一治具得经由该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下达指令与该新固件码给该控制单元,而由该控制单元经由该记忆体端口组对该非挥发性记忆体进行固件的更新。15. 根据权利要求13的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的逻辑状态关闭该控制单元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内部总线之间的连接,使一治具得经由该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下达指令与该新固件码给该控制单元,而由该控制单元经由该记忆体端口组对该非挥发性记忆体进行固件的更新。16. —种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非挥发记忆体;以及一非挥发记忆体控制器,包括一模式设定端口组;一固件下载端口组,其中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得接收一新的固件码;一主机存取端口组,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得耦接至一主机;一记忆体端口组,其中该记忆体端口组得耦接至该非挥发性记忆体;一控制单元,耦接至该记忆体端口组;一处理单元,耦接至该控制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存取该非挥发记忆体;一界面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单元;以及一切换单元,其第一端用以耦接至一主机,其第二端耦接至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其第三端耦接至该界面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的逻辑状态,控制该切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一端,或控制该切换单元使其第三端耦接至其第二端。17. 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均封装于一多晶片封装中。18. 根据权利要求17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上19. 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上侧。20. 根据权利要求17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中央部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边缘部。21. 根据权利要求20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多晶片封装的下侧边缘部。22. 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与该记忆体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上侧。23. 根据权利要求22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上侧。24. 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存取端口组与该记忆体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中央部以便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则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边缘部。25. 根据权利要求24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模式设定端口组配置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的封装下侧边缘部。26. 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换单元为一多任务器。27. 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换单元为一切换开关。28. 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它更共享该固件下载端口组做为一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以耦接至一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其中该控制单元更耦接至所述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使得该处理单元通过该控制单元存取该第二非挥发性记忆体。29. 根据权利要求28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的逻辑状态关闭该切换单元与该界面单元的功能,使一治具得经由该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下达指令与该新固件码给该控制单元,而由该控制单元经由该记忆体端口组对该非挥发性记忆体进行固件的更新。30. 根据权利要求28的记忆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模式设定端口组接收的逻辑状态关闭该控制单元与该非挥发性记忆体控制器内部总线之间的连接,使一治具得经由该第二个记忆体端口组下达指令与该新固件码给该控制单元,而由该控制单元经由该记忆体端口组对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景泓
申请(专利权)人:亮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