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体外反搏器,包括小腿带、大腿带、臀带,三者连接一个控制其充排气的序贯转向阀;序贯转向阀连接一驱动电机,序贯转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电磁阀与储气罐连通,储气罐连接一空压机;序贯转向阀还连接一出气电磁阀;还包括一微控制器,所述的进气电磁阀、出气电磁阀、空压机、序贯转向阀的驱动电机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它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施压时刻精确、治疗效果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体外反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医疗上的体外反搏装置,常用的充、排气方式是靠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来 实现,而一般电磁阀的响应速度达不到、没有足够大的通径,结构复杂。并且一个体外反搏 装置上需要安装多个电磁阀,将体外反搏装置复杂化,造成体积大,成本也高。此外,现有的 体外反搏装置施压不精确、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体外 反搏器,它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施压时刻精确、治疗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便携式体外反搏器,包括小 腿带、大腿带、臀带,三者连接一个控制其充排气的序贯转向阀;序贯转向阀连接一驱动电 机,序贯转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电磁阀与储气罐连通,储气罐连接一空压机;序贯转向阀 还连接一出气电磁阀;还包括一微控制器,所述的进气电磁阀、出气电磁阀、空压机、序贯转 向阀的驱动电机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便携式体外反搏器中,所述序贯转向阀包括阀体,设有圆柱状内腔,侧壁上设有三个通气孔,一个排气孔;阀芯,呈圆柱状,置于阀体内腔中且为滑动配合;阀芯顶部设置轴向进气孔,阀芯 上还设置一个随阀芯转动可与阀体上的三个通气孔依次对应相通的径向出气孔,所述轴向 进气孔、径向出气孔连通形成进气通道;绕阀芯的外圆周面设置一段随阀芯转动可将阀体 上的三个通气孔与排气孔同时连通的排气槽;阀芯的底端设置连接轴,该连接轴伸出阀体 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阀盖,安装在阀体的顶部,且其上设有与阀芯的轴向进气孔对应的通孔。更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的外圆周面与阀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盖与阀体 之间设有密封圈。该便携式体外反搏器中,所述储气罐上设有泄压阀,该泄压阀与所述微控制器电 连接。该便携式体外反搏器中,所述储气罐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微控 制器电连接。该便携式体外反搏器中,还包括一进气罐,该进气罐的进气口连接补气装置,出气 口通过空压机与储气罐连接,该进气罐还与所述出气电磁阀连通。该便携式体外反搏器中,所述微控制器为嵌装有基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算法控 制软件的AVR微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施压时刻精确,治疗效果理想, 此外进一步利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其精确的旋转,通过阀芯和阀体上的不同的孔的 相互对应来实现体外反搏装置的所有气囊的充气和同时排气。结构简单、体积小,更有利于 简化体外反搏装置的整体机构,缩小整体体积,成本低,方便携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气控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序贯转向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前方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序贯转向阀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后方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序贯转向阀的装配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序贯转向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11通气孔,12排气孔,2阀盖,21通孔,3阀芯,31轴向进气孔,32径 向出气孔,33排气槽,34连接轴,4密封圈,5密封圈,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该便携式体外反搏器,包括小腿带、大腿带、臀带,三者连接一控 制其充排气的序贯转向阀。如图3、4、5所示,该序贯转向阀,主要包括阀体1、阀芯3、阀盖2。阀体1设有圆柱状内腔,侧壁上设有三个通气孔11、一个排气孔12。三个通气孔 11用于分别接小腿气囊、大腿气囊、臀部气囊。排气孔12用于接排气管。阀芯3呈圆柱状,置于阀体内腔中,两者间为滑动配合,且阀芯3的外圆周面与阀 体1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如图6所示。阀芯3顶部设置轴向进气孔31,阀芯3上还设置 一个随阀芯转动可与阀体上的三个通气孔11依次对应相通的径向出气孔32。轴向进气孔 31、径向出气孔32连通形成进气通道。绕阀芯3的外圆周面设置一段随阀芯转动可将阀体 上的三个通气孔11与排气孔12同时连通的排气槽33。如图6所示,阀芯3的底端设置连 接轴34,该连接轴34伸出阀体1,用于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阀盖2设置在阀体1的顶部,与阀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5。阀盖2、阀体1及两者之间的密封圈5通过螺栓6固接在一起。阀盖2上设有与阀芯3的轴向进气孔31对应的 通孔21。该通孔21用于接进气管。工作时,气源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通孔21中(此时排气孔12是关闭 的),流经轴向进气孔31,流向径向出气孔32。同时步进电机的旋转,精确的使径向出气孔 32依次与三个通气孔11对应相通,实现各气囊的序贯式充气。径向出气孔32依次转过三 个通气孔11后,继续转动,当排气槽33同时与三个通气孔11对应时,即三个通气孔11通 过排气槽33同时与排气孔12连通,打开排气管,即实现各气囊的同时放气。序贯转向阀的进气口即通孔21通过进气电磁阀与储气罐连通,储气罐连接一空 压机。序贯转向阀还连接一出气电磁阀。该体外反搏器包括一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为嵌装有基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算 法控制软件的AVR微控制器。如图2所示,该AVR微控制器的控制口 1连接控制空压机的交流继电器,控制口 2 连接设置在储气罐上的泄压阀,控制口 3连接设置在储气罐上的压力传感器,接收来自压 力传感器的气压反馈信号,控制口 4连接出气控制阀,控制口 5连接进气控制阀,控制口 6 连接步进电机。工作时,所述的AVR微控制器触发信号输入后,控制空压机启动,控制进气电磁阀 打开,出气电磁阀关闭,控制步进电机启动,驱动序贯转向阀的阀芯转动,为小腿带、大腿 带、臀带充气。排气时,AVR微控制器控制空压机停止工作,进气电磁阀关闭,出气电磁阀打 开,控制步进电机继续转动,为小腿带、大腿带、臀带排气。该体外反搏器还包括一进气罐,该进气罐的进气口连接补气装置(设单向阀),出 气口通过空压机与储气罐连接,空压机启动将进气罐内的气体输入储气罐。该进气罐还与 所述出气电磁阀连通,小腿带、大腿带、臀带通过序贯转向阀排出的气体最终回到进气罐, 从而形成气体的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体外反搏器,其特征是:包括小腿带、大腿带、臀带,三者连接一个控制其充排气的序贯转向阀;序贯转向阀连接一驱动电机,序贯转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电磁阀与储气罐连通,储气罐连接一空压机;序贯转向阀还连接一出气电磁阀;还包括一微控制器,所述的进气电磁阀、出气电磁阀、空压机、序贯转向阀的驱动电机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便携式体外反搏器,其特征是包括小腿带、大腿带、臀带,三者连接一个控制其充排气的序贯转向阀;序贯转向阀连接一驱动电机,序贯转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电磁阀与储气罐连通,储气罐连接一空压机;序贯转向阀还连接一出气电磁阀;还包括一微控制器,所述的进气电磁阀、出气电磁阀、空压机、序贯转向阀的驱动电机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体外反搏器,其特征是,所述序贯转向阀包括阀体,设有圆柱状内腔,侧壁上设有三个通气孔,一个排气孔;阀芯,呈圆柱状,置于阀体内腔中且为滑动配合;阀芯顶部设置轴向进气孔,阀芯上还 设置一个随阀芯转动可与阀体上的三个通气孔依次对应相通的径向出气孔,所述轴向进气 孔、径向出气孔连通形成进气通道;绕阀芯的外圆周面设置一段随阀芯转动可将阀体上的 三个通气孔与排气孔同时连通的排气槽;阀芯的底端设置连接轴,该连接轴伸出阀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贡,徐继文,耿金碧,郝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碧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