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双水相萃取分离发酵液中L-高丝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803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水相萃取分离发酵液中L‑高丝氨酸的方法,通过筛选合适的有机溶剂/无机盐构建双水相萃取体系,通过预处理、双水相萃取、脱色、结晶等操作,能够从L‑高丝氨酸发酵液中高效分离L‑高丝氨酸,且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减少氨基酸分离提取步骤,加入的无机盐、有机溶剂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收,降低了分离过程的三废排放,对于大规模的生产而言解决生产能力有限的问题,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双水相萃取分离发酵液中l-高丝氨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l-高丝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是生物合成l-蛋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重要前体,同时也是合成多种c4化合物(异丁醇、γ-丁内酯、1,4-丁二醇、2,4-二羟基丁酸)和l-草铵膦等的重要平台化合物。在已报道的l-高丝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技术路线中,化学法因反应过程中使用的试剂价格昂贵,反应时间长或者提纯步骤繁琐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典型的化学合成法,如蛋氨酸法首先将l-蛋氨酸与碘甲烷反应形成鎓盐,然后通过加水溶解回流,在碱性条件下得到l-高丝氨酸,收率约为68%,此方法收率高,但碘甲烷价格昂贵,反应时间太长。丁内酯法以丁内酯为原料,通过溴化,氨化,水解反应合成l-高丝氨酸,收率约为70%,此方法原料易得,收率较高,但提纯步骤繁琐,反应时间长达24h。而生物发酵法以其绿色高效,培养基材料廉价易得等优势备受研究者关注,在现阶段可达到较高的发酵产量(约110g/l,见metab.eng.,2022,73:104-113.),且预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双水相萃取分离发酵液中L-高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L-高丝氨酸的发酵液中L-高丝氨酸的含量为40.0-160.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L-高丝氨酸的发酵液按如下方法获得:将大肠杆菌E.coli W3110ΔmetIΔmetJΔmetBΔthrBΔmetAΔtdcC-metL-thrA-rhtA(trc)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200rpm过夜培养,所得种子液以体积浓度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双水相萃取分离发酵液中l-高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l-高丝氨酸的发酵液中l-高丝氨酸的含量为40.0-160.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l-高丝氨酸的发酵液按如下方法获得:将大肠杆菌e.coli w3110δmetiδmetjδmetbδthrbδmetaδtdcc-metl-thra-rhta(trc)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200rpm过夜培养,所得种子液以体积浓度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30℃、搅拌速度400rpm,通气量1-2vvm条件下培养,采用ph-stat模式补料,当ph>6.82时开始补料,补料周期为每间隔30s以0.5ml/min的速度流加补料培养基10s,培养至溶氧达到100%,得到所述含有l-高丝氨酸的发酵液;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强任魁熊能郑裕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