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98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包括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丝杠(7)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中,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轴承(6)安装在轴承座(1)中,该轴承座(1)与压板(2)的一端固定相连,压板(2)的另一端悬置于支撑套(3)的上部,调节螺钉(4)穿过压板(2)的悬置端后再从支撑套(3)中穿出旋装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学生对丝杠不等高故障现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切身的感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装置,尤其是一种让学生了解中心丝杠不等高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教学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加工中心中如果丝杠两端不等高会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和机床的噪声的大小,因此,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丝杠不等高现象,必须对等高安装的丝杠加以调节,使之产生不等高的现象,而目前由于没有相关的调节装置,导致老师只能抽象地提示学生不等高现象,学生没有直观感受,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机床教学设备由于没有丝杠高度调节装置,导致教学空洞,学生无直观感受,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设计一种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包括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丝杠7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中,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轴承6安装在轴承座1中,该轴承座1与压板2的一端固定相连,压板2的另一端悬置于支撑套3的上部,调节螺钉4穿过压板2的悬置端后再从支撑套3中穿出旋装在安装座上。 压板2的悬置端离支撑套3的距离小于丝杠两端不等高的最大误差值。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使学生对丝杠不等高故障现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切身的感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种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包括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丝杠7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中,所述的后轴承6安装在轴承座1中,该轴承座1与压板2的一端固定相连,压板2的另一端悬置于支撑套3的上部,调节螺钉4穿过压板2的悬置端后再从支撑套3中穿出旋装在安装座上。为了防止不等高调节距离过大,造成对丝杠的损坏,具体实施时,压板2的悬置端离支撑套3的距离(相当于压板2的下压量)小于机床规定的丝杠两端不等高的最大误差值。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随着调节螺钉4的拧入,压板2会以支撑套3为支点将轴承座1抬高,从而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的等高,使学生对对丝杠前后轴承不等高的故障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支撑套3的高度限制了后轴承座的抬高量,可避免丝杠前后轴承等高误差太大而带来丝杠的损坏。 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包括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丝杠(7)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中,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轴承(6)安装在轴承座(1)中,该轴承座(1)与压板(2)的一端固定相连,压板(2)的另一端悬置于支撑套(3)的上部,调节螺钉(4)穿过压板(2)的悬置端后再从支撑套(3)中穿出旋装在安装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教学用改变丝杠前后轴承等高的结构,包括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丝杠(7)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前轴承(5)和后轴承(6)中,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轴承(6)安装在轴承座(1)中,该轴承座(1)与压板(2)的一端固定相连,压板(2)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连祥张存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日上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