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工艺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696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工艺和装置,通过雨淋加砂装置上由两个驱动缸带动的两块加砂板进行二次加砂,并在砂箱箱口内周边形成环形砂凹槽,刮砂后的砂面与砂箱箱口面平齐;刮砂、清理、覆膜装置在刮砂、清扫过程中,支撑轮与砂箱面接触,保证刮砂板、前刷、后刷与砂箱面的相对高度,后刷上下动,确保刮过的砂面不被后刷破坏,砂型面与箱口面平齐,翻转合箱后砂胎底面具有承载能力。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灵活方便,适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翻砂真空密封造型方法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无箱档砂箱,其砂面和砂箱箱口面平齐且便于清理砂箱箱口面的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工艺和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V法造型是一种真空密封造型。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特制的砂箱内,填入无水无粘结剂的干砂,稍加微震紧实,并依靠真空泵抽出型砂内空气,造成铸型内外有压力差,使干砂紧实,以形成所需型腔的一种物理造型方法,随着人们对V法造型认识的增加和对V法技术掌握程度的提高,V法造型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V法造型基本上采用造型机单机造型,其它工序如翻箱、合箱等均由人工完成,生产中人工的参与较多,由于v法生产的多为中大件产品,从几吨到十几吨不等,相应的造型后砂箱的质量也很大,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很高。生产手段的落后,也造成生产率低和产品质量不稳定。而现有的自动v造型线设备中自动加砂、刮砂、清扫、覆背膜机构只适用于有箱档砂箱(箱挡作用为承载,因此造型时加砂高度低于箱口面),针对无箱挡砂箱的自动加砂、刮砂和清扫覆背膜机构目前由于技术原因无应用。如何保证自动刮平整型砂面后,砂面和砂箱箱口面的平齐、砂箱箱口面清理干净是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砂面和砂箱箱口面平齐和便于清理干净砂箱箱口面的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工艺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的工艺,它包括砂箱、模型箱、加砂、刮砂、清扫、翻箱和合箱,其特征在于采用无箱挡下砂箱,下砂箱放置在模型箱上,用专用设备在下砂箱内第一次加砂仅加至距下砂箱箱口面之下5-30mm处;第二次加砂仅在下砂箱中部区域1/2 3/4面积,至下砂箱箱口面之上5-25mm处;两次加砂在下砂箱箱口内形成封闭的环形砂凹槽,再经刮砂、横纵方向清扫箱口面、在下砂箱及刮好的砂表面覆背膜、翻转下砂箱后,上下砂箱合箱,合箱后下砂箱底部的砂胎与承载面接触; 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的装置包括 ①.用于自动二次加砂的雨淋加砂装置,它包括A驱动缸、B驱动缸、A加砂板、B加砂板和框架,A加砂板、B加砂板分别与A驱动缸、B驱动缸对应连接,A加砂板和B加砂板上均开有加砂孔,A加砂板和B加砂板支撑在框架上; ②.自动刮砂、清扫和覆背膜装置,它包括轨道梁、移动小车、刮砂、清扫、覆膜机构、覆膜支撑架、展膜架、切膜缸、提升缸、小车驱动电机、牵引链和切膜电阻,移动小车支撑在轨道梁上,移动小车上固定有牵引链,小车驱动电机固定在轨道梁上,覆膜支撑架固定在刮砂、清扫、覆膜装置的端部,展膜架固定在刮砂、清扫、覆膜装置的下方,两端的切膜缸与3切膜电阻连接,刮砂、清扫、覆膜机构包括活动架、连杆、覆膜吸附架、摆动板、摆动臂、摆动板推动缸、前刷、支撑轮、后刷、刮砂板和转轴,刮砂、清扫覆膜机构通过连杆与移动小车连接,覆膜吸附架铰接在连杆上,提升缸可控制刮砂、清扫、覆膜机构的升降,摆动板推动缸、前刷、支撑轮和后刷均固定在活动架上。 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切膜缸、提升缸和摆动板推动缸是液压缸或气缸。 所述的牵引链是链条或皮带或钢缆绳。 所述的小车驱动电机是电机或液压马达。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灵活方便,适用性强,在自动造型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对砂箱的自动刮砂、清扫、覆膜工作,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工艺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金属利用率高,旧砂处理回用简便等特点,特别适合薄壁铸件和一些表面不太复杂的大型铸件的制作,如载重车桥、火车摇枕、侧架、叉车配重、浴缸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两次加砂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刮砂后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雨淋加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下砂箱和自动刮砂、清扫和覆背膜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俯视示意图;图7是刮砂、清扫、覆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俯视示意图;图9是图8中A-A旋转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的P向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l-图ll中1.下砂箱,2.模型箱,3.第一次加砂,4.第二次加砂,5.凹槽,6.雨淋加砂装置,8. A驱动缸,9. A加砂板,10. B加砂板,11.框架,12.自动刮砂、清扫和覆背膜装置,13.轨道梁,14.移动小车,15.刮砂、清扫、覆膜机构,16.覆膜支撑架,17.展膜架,18.切膜缸,19.提升缸,20.小车驱动电机,21.牵引链,22.切膜电阻,23.活动架,24.连杆,25.覆膜吸附架,26.摆动板,27.摆动臂,28.摆动板推动缸,29.前刷,30.支撑轮31.后刷32.刮砂板33转轴,34.砂斗,35.吸附架。 具体实时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11。 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V法造型自动二次加砂和自动刮砂、清扫、覆背膜的工艺如下采用无箱挡下砂箱l,下砂箱1放置在模型箱2上,用专用设备在下砂箱1内第一次加砂3仅加至距下砂箱1箱口面之下5-30mm处;第二次加砂4仅在下砂箱1中部区域1/2 3/4面积,至下砂箱1箱口面之上5-25mm处;两次加砂在下砂箱1箱口内形成封闭4的环形砂凹槽5,再经刮砂、横纵方向清扫箱口面、在下砂箱1及刮好的砂表面覆背膜、翻转下砂箱1后,上下砂箱合箱,合箱后下砂箱1底部的砂胎与承载面接触。 本专利技术的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①.如图3所示用于自动二次加砂的雨淋加砂装置6,它包括A驱动缸7、B驱动缸8、A加砂板9、B加砂板10和框架11, A加砂板9、B加砂板10分别与A驱动缸7、B驱动缸8对应连接,A加砂板9和B加砂板10上均开有加砂孔,A加砂板9和B加砂板10支撑在框架11上,通过A驱动缸7和B驱动缸8不同的开启时间来控制A加砂板9和B加砂板10的二次加砂,雨淋加砂装置6安装砂斗34下方的出砂口处; ②.如图4-图6所示自动刮砂、清扫和覆背膜装置12固定在砂斗34的立柱上,自动刮砂、清扫和覆背膜装置12包括轨道梁13、移动小车14、刮砂、清扫、覆膜机构15、覆膜支撑架16、展膜架17、切膜缸18、提升缸19、小车驱动电机20、牵引链21和切膜电阻22,移动小车14支撑在轨道梁13上,移动小车14上固定有牵引链21,小车驱动电机20固定在轨道梁13上,小车驱动电机20拉动牵引链21而带动移动小车14沿轨道梁13往复运动,覆膜支撑架16固定在刮砂、清扫、覆膜装置12的端部,展膜架17固定在刮砂、清扫、覆膜装置12的下方,展膜架17上的吸附架35通过真空将覆膜吸住,两条轨道梁13上分别固定有与切膜电阻22连接的切膜缸18,切膜电阻22安装在切膜缸18的下部,通过切膜缸18驱动加热的切膜电阻22升降来完成切膜动作,提升缸19可控制刮砂、清扫、覆膜机构15的升降;如图5-图11所示刮砂、清扫、覆膜机构15包括活动架23、连杆24、覆膜吸附架25、摆动板26、摆动臂27、摆动板推动缸28、前刷29、支撑轮30、后刷31、刮砂板32和转轴33,如图10所示的连杆24成双使用, 一端铰接在移动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的工艺,它包括砂箱、模型箱、加砂、刮砂、清扫、覆背膜、翻箱和合箱,其特征在于:采用无箱挡下砂箱(1),下砂箱(1)放置在模型箱(2)上,用专用设备在下砂箱(1)内第一次加砂(3)仅加至距下砂箱(1)箱口面之下5-30mm处;第二次加砂(4)仅在下砂箱(1)中部区域1/2~3/4面积,至下砂箱(1)箱口面之上5-25mm处;两次加砂在下砂箱(1)箱口内形成封闭的环形砂凹槽(5),再经刮砂、横纵方向清扫箱口面、在下砂箱(1)及刮好的砂表面上覆背膜、翻转下砂箱(1)后,上下砂箱合箱,合箱后下砂箱(1)底部的砂胎与承载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的工艺,它包括砂箱、模型箱、加砂、刮砂、清扫、覆背膜、翻箱和合箱,其特征在于采用无箱挡下砂箱(1),下砂箱(1)放置在模型箱(2)上,用专用设备在下砂箱(1)内第一次加砂(3)仅加至距下砂箱(1)箱口面之下5-30mm处;第二次加砂(4)仅在下砂箱(1)中部区域1/2~3/4面积,至下砂箱(1)箱口面之上5-25mm处;两次加砂在下砂箱(1)箱口内形成封闭的环形砂凹槽(5),再经刮砂、横纵方向清扫箱口面、在下砂箱(1)及刮好的砂表面上覆背膜、翻转下砂箱(1)后,上下砂箱合箱,合箱后下砂箱(1)底部的砂胎与承载面接触。2. —种V法造型二次加砂和刮砂、清扫、覆背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① .用于自动二次加砂的雨淋加砂装置(6),它包括A驱动缸(7) 、 B驱动缸(8) 、 A加砂板(9)、B加砂板(10)和框架(ll),A加砂板(9)、B加砂板(10)分别与A驱动缸(7) 、 B驱动缸(8)对应连接,A加砂板(9)和B加砂板(10)上均开有加砂孔,A加砂板(9)和B加砂板(10)支撑在框架(11)上;② .自动刮砂、清扫和覆背膜装置(12),它包括轨道梁(13)、移动小车(14)、刮砂、清扫、覆膜机构(15)、覆膜支撑架(16)、展膜架(17)、切膜缸(18)、提升缸(19)、小车驱动电机(20)、牵引链(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洪曹洪范张志红李志宏马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