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22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包括显示器面板及其背光组件,显示器面板置于一缓冲框架内,环绕该缓冲框架是一外框架支撑部,该支撑部周边的侧壁部有加强壁。所述框架支撑部具有与上述显示器面板并行安置的底板部,在底板部的外端,沿着上述显示器面板的厚度纵向折曲,形成与上述缓冲框架外侧面接触支撑的侧壁部,上述加强壁在上述侧壁部的内侧壁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无额外费用的增加,用简单的方法制造框架支撑部,比原先提高了框架支撑部的强度,因而提高了整个显示器模块的结构强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更详 细地讲,是有关即使无额外费用的损失,用简单的方法制造框架支撑 部,提高框架支撑部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个显示器模块的结构强度的 显示器模块及具备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和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 框架支撑部的技术。
技术介绍
终端机是指包括PCS电话,PDA等的个人便携式电话,对于现代 人而言,终端机不再是奢侈品,逐渐成为了生活必须品。因此终端机 制造厂家以增加新技术方式或华丽的外观设计方法,不断上市新产 品,而且消费者也呈现以一定的周期更换终端机的趋势。终端机分输入信息的输入部分和输出已输入的信息或显示外部 信息的显示部分,显示部分是指被称为液晶的显示器模块。显示器模块大体上具备形成画像的面板;结合在面板后面;向 面板投射光的背光组;及容纳并结合上述部件的模型框架。作为面板主要采用的是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面 板装有与终端机上装备的印刷电路板相连接的柱形驱动IC。另外,LCD面板本身不能发射光,而采用的是调节透射率的方 式,因此要在面板上形成一定的画像,就得向面板投射光,这一功能 是由背光组件Back Light Unit来执行。背光组件包括把光源安置在面板平面的一侧,把全部面板直接 照射的直下型;在面板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安置线光源或点光源, 通过导光板及反射镜片等部件反射及扩散光线的侧光型。目前便携式电话的终端机主要采用侧光型的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和面板结合在形成外框的模型框架内,形成一个显示器 模块。模型框架是包括面板和背光组件结合的内空的四角型环状的 缓冲框架;面板和背光组件结合的缓冲框架收容结合的框架支撑部。缓冲框架一般是用聚碳酸脂PC注塑制造,用聚碳酸脂PC注塑制 造模型框架,不仅批量生产性和同一复制性好,而且具有原材料采购 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大部分厂家用聚碳酸脂PC来注塑制 造缓冲框架。与此相反,框架支撑部是环绕缓冲框架的外框来支撑,起到阻止 缓冲框架的任意变形的作用。因此框架支撑部要选用比缓冲框架更为 坚硬的材质,比如不锈钢SUS来制作的。尤其是,在缓冲框架的制作过程中,如果框架支撑部的厚度厚时, 会增加整个显示器模块的厚度,因此通常是用纸张厚度的不锈钢钢板 以大体四角箱体的形状折曲,来制造框架支撑。但是,把如此薄的不锈钢钢板折曲成大体为四角形箱体的形状, 简单制作的框架支撑部,是难以维持要求的强度,且被弯曲的可能性 大,因此难以保护LCD面板。但选用较厚的不锈钢钢板,虽可维持希 望的强度,但是整个显示器模块的厚度增加,难以符合终端机小型化 的目的,也可能损失相应的费用。如上所述,按原先的方法制造框架支撑部后,在框架支撑部内部 结合面板和背光组件的缓冲框架形成一个显示器模块,适用于便携式 电话终端机时,由于不慎而掉落终端机或施加愿违的冲击力时,被施 加的冲击力直接传递到面板,使面板受损等问题发生。如图l是终端 机在掉落时,终端机被冲击力瞬间变形的图像,图2是由于图1的冲击 力造成面板的右上角部分破损的图像,此均只作为参考,无任何参考 符号。故提出了提高模型框架强度的必要性,尤其需要不增加框架支撑部厚度的前提下,改善框架支撑部的结构,使其能够达到要求的强度, 提高显示器模块结构强度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无额外费用的损失,用简单 的方法制造框架支撑部,比原先提高了框架支撑部的强度,因而提高 整个显示器模块的结构强度的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 及其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器模块缓 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包括显示器面板及其背光组件,显示器面板 置于一缓冲框架内,环绕该缓冲框架是一外框架支撑部,该支撑部周 边的侧壁部有加强壁。所述框架支撑部具有与上述显示器面板并行安置的底板部,在底 板部的外端,沿着上述显示器面板的厚度纵向折曲,形成与上述缓冲 框架外侧面接触支撑的侧壁部,上述加强壁在上述侧壁部的内侧壁形 成。所述的侧壁部及加强壁是以不锈钢薄板一体制作。 所述的加强壁和侧壁部是至少进行一次弯曲加工不锈钢薄板两 端后形成弹簧结构的弹簧壁,以深冲加工使其与底板部成交叉形态。 所述弯曲加工是在相互反方向多次进行。形成所述弹簧壁的加强壁和侧壁部的安置是面接触形态。 所述的加强壁和侧壁部之间形成有间隙。一种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 法的步骤是a) 准备一块金属薄板;b) 对金属薄板至少进行一次弯曲加工,使弹簧壁的加强壁和侧壁 部一体加工形成;C)将金属薄板放在底座上,用深冲加工法冲压,形成框架支撑部 的底板部。所述b)步骤要进行相互反方向多次弯曲。 在所述b)步骤后追加金属薄板中形成穿孔加工以及金属薄板边 角部分的平滑清理加工。所述金属薄板是不锈钢薄板。本技术的优越功效在于无额外费用的增加,用简单的方法 制造框架支撑部,比原先提高了框架支撑部的强度,因而提高了整个 显示器模块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第一实例的具备显示器模块的终端机斜视图; 图2是图1中显示器模块的分解斜视图3 (包括图3A、图3B和图3C)是图2中框架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 (包括图4A、图4B、图4C、图4D、图4E、图4F和图4G)是图3框架支撑部的制造过程流程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例的显示器模块的框架支撑部的侧面示意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例的显示器模块框架支撑部侧壁部领域 的部分斜视图7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例的显示器模块框架支撑侧壁部的 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IO—终端机; ll一本体部;15—折叠部; 20—显示器模块; 40—背光组件; 50—模型框架; 60—框架支撑部; 70—底板部; 701—导向孔; 80—侧壁部;91一未弯曲加工的加强壁 93—凸边; 95—底座;97—间隙。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60 , 包括显示器面板30及其背光组件40,显示器面板30置于一缓冲框 架51内,环绕该缓冲框架51是一外框架支撑部60,该支撑部60周 边的侧壁部80有加强壁90。所述框架支撑部60具有与上述显示器面板30并行安置的底板部 70,在底板部70的外端,沿着上述显示器面板30的厚度纵向折曲, 形成与上述缓冲框架51外侧面接触支撑的侧壁部80,上述加强壁90 在上述侧壁部80的内侧壁形成。所述的侧壁部80及加强壁90是以不锈钢薄板一体制作。所述的加强壁80和侧壁部90是至少进行一次弯曲加工不锈钢薄 板两端后形成弹簧结构的弹簧壁,以深冲加工使其与底板部70成交 叉形态。18—电池;30—面板; 41—导光板; 51—缓冲框架;702—贯通孔; 90—加强壁; 92—贯穿孔;96—冲床;所述弯曲加工是在相互反方向多次进行。形成所述弹簧壁的加强壁90和侧壁部80的安置是面接触形态。所述的加强壁90和侧壁部80之间形成有间隙97。 一种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外框架支撑部60的加工方法,该加 工方法的步骤是a) 准备一块金属薄板;b) 对金属薄板至少进行一次弯曲加工,使弹簧壁的加强壁和侧壁部一体加工形成;c) 将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模块缓冲框架的框架支撑部,显示器模块包括显示器面板及其背光组件,显示器面板置于一缓冲框架内,其特征在于: 环绕该缓冲框架是一外框框架支撑部,该支撑部周边的侧壁部有加强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红兵沈芝刚隗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纽发利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